林改“头雁”的启示
    2010-06-09    作者:来建强 余仕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党口村农民在茶山种树。 记者 张国俊/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如我国的各项改革,走的是“试点先行”的渐进式道路。近年来,林改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相继完成,而在这场林改的雁阵中,处于“头雁”位置的福建南平给后来者带来哪些启示?

  绿山富民

  南平是我国南方的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259万亩,占全省的1/4,林木蓄积量1.18亿立方米,占全省林木蓄积量的1/3;竹林面积最大,其中毛竹林面积527万亩,毛竹立竹量8.4亿株,占全国的1/10。
  2003年以来,南平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集体商品林林权发证面积1875.2万亩,占应登记发证面积的96.6%;发放林权证19.6万本,涉及农户47.6万户。
  “林改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和自主经营的权利,真正做到‘务林有其山、山林有其主’,把山林的所有权、经营权交给林农,确立林农在集体林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南平市林业局副局长陈学文告诉记者,“林改后,最大的成效就是,山更绿了,林农更富了。”
  林改前,南平市下辖的各县市每到造林时节,干部“天天下乡动员”,一年的造林量也就20万亩左右。“林改后,林农造林积极性空前提高,至今全市造林更新总量连续7年保持在35万亩以上,2009年造林总量突破了50万亩,2010年更是达到了51万亩,其中个私造林近42万亩,占乡村集体部分的96.5%。”陈学文说。
  林改后,农民之所以“喜造林”,根子在于林农有了发家致富的第二块责任田。造林耕山可以致富,这是林改先行者的成果,也是其最大启示。
  南平市林业部门还算过一笔林农的致富账,目前林业收入占到了南平市农民纯收入的1/3以上,部分林区甚至达到了50%以上。下辖的县级市邵武沿山镇周源村村民近几年从林业中人均年收入3000元以上,占到了家庭总收入的70%。

  怎一个“分”字了得

  与当年分田到户相比,林改的“分山”要复杂得多。复杂的原因主要是:分田只牵扯地,分山既要分林地,还要分林木。林改前,集体林权处置权主要掌握在少数村干部手中,干群矛盾突出。
  虽然情况复杂,但南平总体“分”得妥当、平稳。陈学文介绍说,林改工作铺开前,南平市首先明确各级、各部门责任,在林区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分门别类,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其次对山林权属纠纷力求协调解决,经济合同纠纷以协商解决,根据税费优惠等政策,对经济利益进行适当调整等。据统计,近年来,南平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0万余起,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矛盾。
  分山的过程“慢工出细活”,南平各地在均山分林的方式上,“因山而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分的“花样”很多,一些地方的群众特别创造出了“预期均山”的新办法。
  顺昌县2004年初成立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以元坑镇际下村等7个建制村为试点,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没想到,当县林改工作组驻村把林改政策宣传到户时,村民们却闹开了。
  际下村117户460人,扣除生态林、自留山,可均商品林2800亩,人均约6亩山地。自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于村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村集体将集体山林对外发包转让,全村90%以上的用材林和商品林集中在了村里不到30%的“大户”手上,林已有主,包亦有期,这个“期”短则8年,长则20年,“无山可均”岂不使“均山到户”成了水中望月?于是出现“山多的骂、山少的闹、无山的吵”的混乱局面。
    解决混乱局面的办法就是“期货均山”。
    顺昌县长朱志华对记者说:“为了充分体现集体组织内部初次分配权益平等,达到均山目标,一些地方群众针对林改前已依法转让部分林木的现实,通过预期分配的形式,把林木和林地分离,林木维持现有经营的稳定,对下一轮林地使用权进行预分配,把现已被依法承包、租赁、转让的林地使用权预分配给就近的村民小组,待原承包合同期满,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收归集体时,再分到户承包经营。”

  “绿山”变“金山”

  明晰产权、承包到户,只是整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如何迈开林改第二步?“明晰产权、分山到户让林农有了自己的生产资料,而林业要素市场的建立、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的展开,则将帮助林农把‘绿山’兑现成‘金山’。”福建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认为。
  建阳市是南平市的林业大县,林改前林权私下流转相当活跃,但由于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老百姓的利益经常受损,纠纷争议频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阳市政府积极引导,在林改中不仅放活经营,还强调规范流转——建立林业要素市场,为林权流转搭建起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平台。
  如今,南平下辖的10个县市区都建成县级林业服务中心,56个乡镇成立了乡级林业服务中心。各服务中心为保障林农权益在流转中不受侵害,建立和完善了中介、评估、信息、法律等服务体系。
  建阳建立要素市场,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只是林权改革配套措施之一。在基层林业工作者们看来,除此之外,配套改革还应包括:完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林业投融资制度、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在改革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方面,南平市以落实林业经营者林木处置权为核心,推行按可伐森林资源份额分配采伐指标,按林木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安排采伐山场的做法。用活用足国家林业局批准福建省开展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和建立商品林采伐管理新办法。
  在推进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南平全市成立了民营担保公司9家,林改以来累计贷款总额达11.1亿元,其中林农小额贷款金额逾1亿元,有效缓解了林农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按照“低保费、低保额、保成本”的原则,稳步推进森林保险业务,为金融机构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提供支持。

  相关稿件
· 贾治邦近日表示:我国林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2008-10-07
· 山林定权人定心:林改让思茅林业迸发新活力 2008-09-09
· 江西省林改基本完成:山分了 负减了 林活了 2008-07-15
· “北方林改第一省”辽宁重现数百野生黑熊 2008-07-15
· 《“科技服务林改”行动方案》发布 200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