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项调查显示:农民工劳动超时维权难
2007-08-31 本报记者:刘紫凌 黎昌政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上海公布首个《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工计价指南》,以帮助建筑农民工在计酬时实现“明码标价”,并作为农民工遇到欠薪时维权的依据。图为三名建筑工人在工地劳作。新华社记者 郑悦 摄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记者近期与共青团湖北省委、华中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一起,对武汉七城区的青年农民工生存状态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近年来其生存状态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工作流动性强、劳动超时、维权难等问题仍然突出,需引起注意。
这次调查发现,农民工普遍工作时间较长。调查样本中,约70%的青年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平均每天工作为10.2小时,其中一成以上的人超过13小时。
经济收入整体上偏低。调查样本中,70%的青年农民工是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打工;74%的月工资在580至1600元间,大部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青年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调查样本中,超过半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为了生存,他们大多只能选择体力劳动,一般在建筑、制造等行业,工资低、条件差、职位不稳定,普遍陷于低水平竞争与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这既占去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难腾出时间去充电提高,又难以从工作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农民工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情况也较普遍。调查发现,一些用工单位不仅剥夺了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各项劳动保险权益,而且不签劳动合同,常强制加班,延长劳动时间,以各种理由拖久、克扣工资和奖金,对农民工工伤置之不理的情况也多有发生。而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途径不畅通,很难有结果。据反映,农民工要求签订合同时,用人单位常以拒用相威胁。找有关方面维权,又常被一些部门推来推去,最后多是不了了之。
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农部部长燕元沂小说,农民工维权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缺乏联络机制,会存在衔接不畅、相互推诿的情况,导致一些维权案件久拖不决。调查发现,要求提供职业维权服务的农民工,得到很好解决的不到半数。很多农民工对政府部门失去信心,遇到问题宁愿找媒体,也不愿求助于制度帮助。问卷调查中,共青团、工会、司法部门等可提供制度性帮助的部门,都不在他们的首选范围内。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江立华认为,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且得不到有效解决,容易引发群体事件。最近,武汉市的一些工地就发生过集体讨薪堵路的事件。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因为缺乏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解决渠道,而在于这些制度和渠道的实际有效性不够。
相关稿件
·
蔡昉:发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
2007-08-31
·
让仲裁成为劳动者的制度福利
2007-08-28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首次提请审议
2007-08-27
·
避免“先走人后维权” 上海立法保护劳动者
2007-08-22
·
福建为劳动者支付夏季高温津贴
200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