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发布的《2006年度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报告中称,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到2006年底中国的研发投入总额将超过1360亿美元,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研发投入第二大国。 这份报告迅速引起西方世界的注意。《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著名媒体纷纷以封面文章的形式进行讨论。有报道进行延伸解读称,“中国制造商的谈论主题正在向科学领域转移,在接下来的20年中,它希望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德媒体:全球科技格局面临重新洗牌
近日,德国国家广播电台——德国之声以《“龙”视眈眈:中国正在磨砺科技之剑》为题,称2006年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资赶“日”超“德”,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全球科技力量格局面临着重新洗牌。 该文章不仅谈到中国科研经费的增长,更是从中国大学扩建、“海归”回流等方面谈到了中国科技力量的增长。在人才回流方面,文章表示,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初期,中国科研人员一度待遇极低,致使人才大量流失。但是自从实行与绩效挂钩的经费审批制度以来,截至2004年,已经有1/3的海外学人重新回流。 另外,文章提到,世界700多家企业都在中国成立了研究中心。 在德国之声的文章发表前不到两个月,《德国金融时报》做了《中国作为研发基地吸引力正在增加》的报道。文章称,对国际企业来说,中国作为科研和开发基地的吸引力正在增加。中国正表现出与韩国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相同的发展势头:告别劳动密集型生产,走入高附加值产品时代。
英美媒体:惊呼“狼来了”
面对中国研发投入的增长,一些英美媒体惊呼“狼来了”。从去年12月开始,美国主流媒体就一直热烈讨论一个耸人听闻的话题: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正在逼近美国,这一势头将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1月16日,美国前参议员欧内斯特·霍林斯和商业信息公司总裁查尔斯·麦克米林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标题为《中国挑战美国科技霸主地位》的文章,称中国的科技研发支出不断飙升,目前已超过日本。文章援引一项最新报告称,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的研发支出将在四年后超过欧盟,在七年后超过美国。文章中还特别指出,如果中国的研发支出继续加速,或者美国的研发支出放缓,那么,中国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成为全球科技领导者。 文章称:“由于中国拥有更多的人口数量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因此,美国保持其较高生活水平和军事安全的惟一方法,便是将一些最为先进的技术留在国内。”“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最为重大的国家经济和安全利益之一,就是要确保我们继续保持巨大的科技优势。然而,这种关键的国家利益并没有得到保护,目前正面临严重而迫在眉睫的危险。”
另一种声音:中国创新存在障碍
对于中国科研经费的迅猛增长,海外媒体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如《华尔街日报》1月初就在《中国式创新》一文中称,现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被用于研发,虽然比五年前的1%有所上升,但仍远远低于美国的2.6%及日本的3.2%。中国授予本国公司的专利中仅有12%属于自主创新,而授予外资公司的专利中自主创新占到了80%。尽管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从2000年开始每年增长42%,但其中中国公司的产品仅占12%,而且这一比例在不断下降。 美国《商业周刊》在去年12月底也刊发了《中国的创新障碍》一文,称中国的社会结构对创新有着与生俱来的障碍。中国的文化整体性和社会层次感太强,这都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引入外界人才。 文章称,中国人有强烈的团体感,更愿意同自己熟悉和信赖的人一起工作、交流、分享信息。他们经常排斥来自其他部门或分支的人,即使他们在同一个公司或大学。所有这些习惯都不利于接受不同类型的思想、行为或人。同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问题。在中国,大学教育意味着你从来不会弄脏双手。汽车工程师从来不开车,煤矿工程师从来不下煤矿。” 对中国科技实力的怀疑在西方媒体中一直存在。去年年中,美国《商业周刊》就曾刊发《中国的创造性障碍》一文,称中国要想从制造工厂变成发明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国,“真正的发明家并不能得到恰当的资本支持”。 再早一些时候,法新社曾发表《中国在大多科研领域仍处落后地位》一文,称“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新兴经济大国仍将是物理、化学、医学的旁观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