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通缩不能仅寄希望于宽松货币政策
    2009-03-11    作者:马光远(经济学博士)    来源:东方早报
  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CPI和PPI数据:CPI同比下降1.6%,是6年以来首次负增长,PPI继去年12月和1月之后,同比下降4.5%,连续三个月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这样,衡量物价趋势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双双进入了“负数时代”。
  CPI和PPI双双下降,是否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陷入了通缩,各界看法不一。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认为,2月份CPI和PPI的双下降,主要受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显著下降和一些特殊性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就此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而且,从我国情况看,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充裕,贷款大量增加,不存在通货不足的问题。
  一般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但也有人认为,通货紧缩还要伴随货币供应量的减少。由于对通货紧缩判断的标准不同,视角各异,因而对我国是否存在通货紧缩以及物价持续下滑的原因,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如果说对目前是否已经存在通货紧缩尚难以最终判定,但2月份大多数商品价格和工业原料价格的下跌态势足以提醒我们:通缩的趋势在加剧,恐怕已经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尽管本次CPI和PPI的双降,的确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但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全球经济持续衰退和动荡的情况下,整个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将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下降通道,这些以前所谓的“特殊因素”都成了全球经济的常态,在全球物价下行周期中,期待中国在价格走势上一枝独秀纯属一厢情愿,以此否认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趋势加剧的态势,更难以立足。
  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有通货紧缩的趋势或者风险,其最根本的依据是判断物价下跌是否具有全面性和持续性,而不是看货币供应量。如果以我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来否认通货紧缩的风险的话,也有悖于常识,因为众所周知,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并不能科学地反映经济的真实状况,而且,如果实体经济持续下滑,即使打开水龙头加大货币供应,这些流动性也往往难以流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供应再多也改变不了物价下滑的趋势。
  在今年1月份数据出台之后,早报就发表评论,提醒一定要在政策上防患于未然,提防通缩对经济复苏的损害。从2月份大部分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看,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危险的确在加大,即使宏观政策的效应逐步显现,但恐怕在整个上半年难以扭转颓势,宏观政策一定要提前拉响警报,千万不可麻痹大意,甚至以什么“非典型紧缩”来自我安慰,都很危险。日本政府上世纪90年代一直不肯承认日本经济进入通缩的事实,以至于在政策上应对失措,也是酿成“失去十年”的原因之一,我们对此一定要有足够的防范。
  无论从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通缩的历史看,通缩对经济造成的损害绝不亚于通胀,治理的难度也很大。而且,中国的通缩往往有结构性因素,比如居民收入低,有效需求不足,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存在长期的体制性障碍。这些叠加因素导致预防经济陷入通缩的政策难度很大,预防通缩的危险只能是在通缩之外。我们认为,在政策的着力点上一定要立足于去解决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
  当前除了通过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民生之外,一定不要错过全球物价和要素价格下滑的“时间窗口”,推动能源等要素价格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领域。千万不要将预防通缩的重任寄托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上,货币政策的宽松应该和实体经济本身匹配,而不是“抢跑”,人为扩大货币供应量,致使流动性进入股市空转。在总体物价水平及利率都较低的情况下,信贷资金流入股市会进一步导致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萎缩及消费下降,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
  最后还是要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只要我们充分估计困难,应对有方,中国经济就不会陷入通缩并有望率先实现复苏。
  相关稿件
· 经济触底 通缩与资产泡沫并存 2009-03-02
· 央行是否降息取决于通缩程度 2009-02-25
· 专家:通缩风险明显加大 如何防范意见不一 2009-02-20
· 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的危险依然存在 2009-02-11
· 1月CPI碰触通缩预警线 市场预期降息将继续 200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