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第三个忠告 不要小看自己,多给自己打气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成功离不开自信,没有自信就没有成功。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除了自身要具备成为成功者的才能之外,最根本的是自己要相信自己能成功,唯有自信才能引领命运前行,才能让自己走向最终的成功。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自信我能成功。”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他肯定就不会成功,他就只能生活在畏畏缩缩之中,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要说成功,恐怕维持生存都很困难。 自信是自觉不是自傲 自信的人敢于尝试新的领域,能更快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华,因此就更容易获得成功。拿破仑?希尔曾说:“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的成功车轮,你就可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岭。” 因为在台湾没怎么学英语,李开复刚到美国时,在课堂上很难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这让他有一些自卑,上课时常常看武侠小说或者睡觉。有一次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道题:“1/7换算成小数等于几?”虽然李开复没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但黑板上这个“1/7”李开复还是认识的,类似的题目他在台湾的小学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于是李开复马上就举起手并大声说出了答案:“0.142857。”这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觉得李开复简直就是个“天才”。此后老师和同学都把李开复当做数学天才,学校还经常送他去参加各种数学竞赛。虽然李开复心里知道这个答案是自己背出来的,但当周围的人都把他当天才的时候,他也不知不觉地认为自己真的很聪明。这种天才论让李开复坚信自己的数学不但在台湾可以学得很好,在美国也能学得很好。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因此他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后来在高二时,他还获得了田纳西州数学比赛第一名的成绩。 自信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品质,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但这种自信必须是自觉的自信,没有自觉的自信就会成为自傲,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好的自信是自觉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觉的人自信时,他成功的概率就非常大;自觉的人不自信时,他仍可努力尝试,但会将风险坦诚地告诉别人。自觉的人不需要靠成功来增强自信,也不会因失败而丧失自信。 自信的关键在于自己,在于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想做的事情。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没有诚心、没有希望,而是因为他们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成功,所以,他们做起事情来往往虎头蛇尾。自信是对付前进路上的阴霾的最好武器,它完全可以成为你披荆斩棘、问鼎成功的秘密武器。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不可能不与外部世界发生任何联系,因此,一定会在社会这个大网里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而这些是最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意志力的。如果你在历经种种磨难后,仍能昂首挺胸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那么,你不但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整个世界。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周明小时候非常自卑,因为家里穷,父母又没什么地位,周明在学校里见到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就绕着走,可还是常常被人欺负,甚至无缘无故地挨打。 有一天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到一家食品厂参加劳动,老师宣布大家进行刷瓶子比赛,看谁刷得又多又干净。周明很快就学会了刷瓶的程序,一个又一个,一整天都没有停下来,结果他刷了108个,是所有小孩里面成绩最好的一个。这是周明第一次赢得第一名,30年后,他还对此记忆犹新,他说:“我原来一直是没有什么自信心的,但是这件事给了我莫大的自信。就是从那天起,我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我发现了天才的全部秘密,其实只有6个字 不要小看自己 。那一瞬间,值得我一辈子记忆,我知道我的生活完全不同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经验,它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一直持续到今天。” 要得到自信,你必须成为自己的“啦啦队员”。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成一两件或大或小成功的事情,你不妨在每晚入睡前想一想,今天发生了什么值得自己自豪的事情?你得到好成绩了吗?有什么超出自己的期望值吗?别人夸奖你了吗?慢慢地你就会发现,每天这一点一滴的“小成功”会越来越有意义。因为当你自信时,无论多么小的成功,你都会特别期望再一次得到自己或别人的肯定,这时,你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只要你有毅力,就会像周明所说的那样,“什么事情只要我肯干,就一定可以干好。”你能学会你想学会的任何东西,这不是你能不能学会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学的问题。如果你对自己手里的东西有强烈的欲望,你就会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尤其当你是普通人的时候。 有时,你可能没做过某一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做成,这时,除了毅力外,你还需要勇气。不但要有勇气尝试新事物,还要有勇气面对失败。我们不能仅凭匹夫之勇去做注定要失败的事,但面对失败,自信、自觉的人会从失败中学习,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什么事情,再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自觉。因此,不要畏惧失败,只要你尽了力,愿意向自己的极限挑战,你就应该为自己的勇气而自豪。中国古人有句话“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是说,一个人遭受再多的艰难险阻,也不能把心中那熊熊的希望之火熄灭。一个自信和自觉的人,如果能勇敢地尝试新的事物,并有毅力把它做好,他就会从成功里获得自信。 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信心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自信犹如火焰,当阴霾之日时,它指给你奔向光明前程的路;自信宛如温泉,当冰凌满谷时,它冲荡身心让你暖意融融;自信好比葛藤,当你向险峰攀登之时,它引你拾级而上;自信就像灯塔,在浩淼的人生海洋中,指引着人们走向辉煌。一个人若想在人生中有一番成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强烈地相信自己能有一番成就,因为强烈的自信,才会促使人拿出行动,勇敢扫除一切横在眼前的障碍。 自信是一种美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自信就能战胜别人,因为你已经首先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和卑怯。世界上许多让人无法相信的事情都有人做到了,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些人有强烈的自信心,他们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人在职场,眼前总是有着种种困难,这些困难没人替我们扫除,只能靠自己解决,如果没有强烈的自信,就很容易被困难吓倒,从而失掉马上就可到来的成功。所以,职场新人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为各种干扰所左右,让自信引领自己朝着既定的职业目标奋勇直前。 自信是基于自觉的。当我知道能做什么时,我的自信就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判断,而不是感性的自我膨胀。如果没有自觉,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后的每一个失败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失。 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法国著名思想家布冯曾说:“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成功源于自信,如果一个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他肯定不会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自信就可以带来成功,自信只是成功的起点,要真正取得最后的成功,还需要将这份自信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 有一个青岛的小伙子,从小就迷恋唱歌,参加了一大堆歌手比赛,每次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他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在演艺圈闯出名堂。后来他到了广州,签约太平洋唱片公司,跟他一起签约的还有毛宁和杨钰莹,二人后来大红大紫,而他却一直默默无闻,到最后连歌都没得唱了,只能沦落为杨钰莹的伴舞。 1994年,他来到北京,在酒吧当驻唱歌手,凭着一副擅长流行歌曲的好嗓子和又能主持又能编舞的才艺,他渐渐站稳了脚跟。但是,和他一块在酒吧里卖艺的朋友,诸如周迅、满文军、沙宝亮等人相继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只有他被世界遗忘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2000年,他开始涉足电影表演,不过他扮演的都是一些路人甲、士兵乙这样的小角色。微薄的片酬,根本无法维持他在北京的生活。他睡过桥洞,吃过饭店的剩饭,捡过垃圾堆里的衣裤。 这时,他已接近30岁了,朋友劝他不要在演艺圈耗下去了,世上的路有千万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他笑着说:“演艺这条路虽然我一直走得不顺,但我在这个圈子里积累了许多经验和人脉,如果改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就这样,他苦苦坚持并继续着自己的奋斗。 2006年,一部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让他红遍大江南北。 2009年,他在《斗牛》中饰演主角牛二,凭借该剧,他一举夺得了第46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他叫黄渤,一位一直不肯放弃自己梦想的新生代实力演员。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要取得最后的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许多人之所以终其一生都一事无成,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实力或是没有信心,而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到底。一个有必胜决心的人,一定会意志坚定、胸有成竹地去战胜一切。事实上,也只有那些拥有十足自信的人,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才能保持事业上的雄心、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1998年夏天,李开复正着手准备回中国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他需要说服一批人跟他一起到中国开辟新天地,可是谁会愿意跟他去中国呢?要知道,回到中国,意味着不但要放弃美国舒适的生活,一切还都要从零开始。 李开复清楚地知道,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几次,当李开复说要在中国做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时,对方就会毫不留情地表示出鄙夷,“在中国随便拉几个人,只不过是微软的小玩具而已。”还有一些好心人劝李开复不要回国,他们认为李开复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身边的人都认为李开复疯了,如同堂吉诃德空有一腔理想,却注定要失败。 那段时间,李开复每天都不停地往微软总部跑,打听哪些人有回国意向,然后给他们发邮件说:我将在中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院,那里将成为与雷德蒙研究院、剑桥研究院一样伟大的研究院,是一个适宜进行脑力激荡的地方。如果你愿意,可以带领一些中国博士,开创一项新的事业。我相信,这样的开创性工作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激情和成就。 李开复马不停蹄地约见了十多位华裔工程师,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一开始他们都充满激情,兴致高昂地畅谈研究院的前景,可一提到回国就变得犹豫不决: “开复,你的想法很好,可我太太和小孩已经习惯美国了,让他们改变不太可能。” “搬家太麻烦了,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 “去中国机会成本太大了。” 每次被拒绝、被打击的时候,李开复都告诉自己:我是对的,只要找到五个一流的资深研究员,我就可以打造出亚洲最好、世界知名的研究院。 在一片否认声中,李开复继续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微软的软件测试经理陈宏刚和资深软件工程师凌小宁,两人毫不犹豫地同意跟李开复回国开创崭新的事业。就这样,李开复、陈宏刚、凌小宁加上新来的秘书陈蕾,四个人一起开始了打造后来被比尔?盖茨称为“世界最火”的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历程。 李开复之所以能在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的微软中国研究院持否定态度时还能坚持下去,正是内心强烈的自信支撑住了他的理想,而这种坚持反过来又强化了他的自信。假如李开复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在各种否定和打击之下,他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坚持与自信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越坚持,越有自信,越有自信,就越能坚持下去。 生活中总是充满各种磕磕绊绊,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也不见得有几个,有的人面对困难畏缩不前,有的人面对危机镇定自若,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原因无他,就是有自信和没自信的区别、能坚持下去和不能坚持下去的区别。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充分地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骏马虽然很强壮,腿力也强健,然而它只跳一下,最多也不能超过十步;一匹劣马虽然不如骏马强壮,然而若它能坚持不懈地拉车走十天,照样也能走得很远。它之所以走得远,就在于坚持不懈地走个不停。一个人想干成任何事情,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说起来,一个人克服一点儿困难也许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只要你做到这一点,就已经不同凡响了!然而生活中却是“在第一百次成功的人少,在第五十次泄气的人多。” 坚持到底,不是执迷不悟的玩火自焚,也不是蒙昧无知的玩世不恭,更不是妄自尊大的玩物丧志,而是以自信为后盾的一种执著,是一种深具自知之明的敏锐,是一种自食其力的洒脱,更是一种自得其乐的风度。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并因此形成坦然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心理状态。自信是对自身能力的正面评估,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个人品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培养自信要一步步迈进 “我一大学同学毕业两年就买了3套房子”、“我昨天才和圈里一名人吃饭” 如今,不少年轻人在聚会时总爱提及一些成功人士,还特意表示自己和这些人特别熟,这种现象被网友戏称为“拽人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20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虽然58.7%的人对“拽人名”现象表示反感,但80.4%的人坦言自己“拽”过人名,仅19.6%的人明确表示从不“拽人名”。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石人柄认为,“拽人名”如同“炫富”,目的无非是炫耀自己的社会资源丰富、人脉广,以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因为大家普遍认为,拥有社会资源越多的人越能办事儿。而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时进则认为,“拽人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现在不少年轻人缺乏自信,他们崇拜大头衔,希望与名人攀关系,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以试图通过外在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他是否自信。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才。德国哲学家谢林说过:“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么,很快他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让他首先在思想上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快,现实生活中他也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建立自信是每个年轻人都渴望的,但是年轻人在资本、资质、资历、资格、资源等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如何才能建立起自信呢? 李开复的小女儿上小学时有一点自卑,常常向李开复说“我好笨”,老师也向李开复反映孩子有点害羞,在课堂上从来不举手发言。李开复知道,其实女儿一点也不笨,只不过是因为她听信了少数同学对她的恶意中伤而已。 为了改变女儿的自卑心理,李开复决定从鼓励女儿上课发言入手,慢慢培养女儿的自信。为让女儿勇于发言,李开复先给女儿讲了自己在比尔?盖茨面前发言的故事,然后对女儿说,当着众人的面讲话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你有勇气尝试就可以了。在李开复的劝说下,女儿同意试一试,但她认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有最好的意见时才可以发言,否则的话会被同学笑话。李开复告诉女儿,这个“最好的意见”是一个主观评估,我们很难衡量什么意见是最好的,所以,要把目标换成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她每天在课堂上举一次手,如果坚持一个月就有奖。然后,他又让女儿慢慢增加举手的次数。一年后老师告诉李开复,孩子对课堂发言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 在鼓励女儿上课勇于发言的同时,李开复还发现女儿日记写得很好,就经常夸奖女儿,鼓励她再多写一点。慢慢地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增加了,写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后来居然还写了一本《自传》并经常拿给别人看,甚至还把它放到了李开复网站的“个人背景”栏 这个时候,李开复一点也不担心女儿缺乏自信的问题了,反而觉得她应该学点谦虚了。 李开复对女儿的教育,其实为我们生动地上了一堂关于如何培养自信的课。自信是一种感觉,不可能使用背书的方法来提高,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信呢?下面介绍几种提高自信心的简易方法,如果你能实践和运用这些方法,那么你就一定能成为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1. 设立明确的目标。培养自信也要设定具体的目标,一步步地迈进。确立目标是人生成功的需要,也是激发人的潜力、最大化地创造价值的需要。你心中有了目标,你的潜意识就会调动你所有的能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这些目标一定是自觉制定的,是客观具体并且可衡量的。 2. 学习自我肯定。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经验和眼光,没有任何人能取代你的位置。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把别人的说三道四放在心上,一心一意向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前进就可以了。 3. 争取机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你在公开场合敢于积极地发言,自信心就会在一次次积极发言中得到加强。表达自己想法时,可以用举手或其他肢体语言让他人知道你想发言。如果别人都在说话,你感觉插不进嘴,那就等别人呼吸时把握时机插进去。试着从“我有些另外的想法 ”开始,不要让他人打断你,不要让他人不理会你的意见。如果你被打断,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请让我说完”。 4. 不要自动接受别人的看法。你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独立自主的人,而不是别人的附庸,因此,你要理解自己的原则,知道什么是不可放弃的,绝对不能同意那些不符合自己原则的事。你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表示反对的意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挑战他们的意见,从而表达你的看法;当然你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当别人正确的时候,诚恳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5. 经常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你总想着自己的缺点和失败,总拿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跟别人的优点和成功相比,当然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试着把你的优点和成就列出来,写在纸上,至少写出五项,对着这张纸条,经常看看、想想。在从事各种活动时,想想自己的优点,并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成就,这一招对提升自己的自信还是很有效果的。 6. 正视别人的眼神。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他的许多信息,一个人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面前我觉得自卑”、“我不如你”、“我怕你”等。躲避别人的目光则意味着“我做了你不希望的事情”、“我怕一接触你的目光,你就会看穿我”等。正视别人传达的信息则是:“我光明磊落,没什么隐瞒的”、“我相信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不心虚”等。想让你的眼睛为你说话,为你工作,就要勇敢地正视别人,这不但可以给你增加自信,还可以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7. 用默念名言警句来增强自信心。默念诸如“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会越好”、“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之类的话。在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时,就去想一想这些励志谚语和警句,并对之深信不疑,此时,你的自信心就会倍增。 8. 永远保持微笑。微笑是上帝赐给人的专利,微笑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表情。面对一个微笑着的人,你会感受到他的自信、友好,同时这种自信和友好也会感染你,使你生出自信和友好来,使你和对方亲密起来。微笑是一种含意深远的身体语言,微笑是在说:“你好,朋友!我喜欢你,我愿意见到你,和你在一起我感到愉快。”微笑可以鼓励对方的信心,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正如英国谚语所说:“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介绍信。”微笑,将为你打开通向友谊之门,将极大地提高你的自信心。 如果你对自己的认识很充分,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毫不迟疑地欣赏自己的长处,也开放地接受自己的不足,通过积极学习来拓展自己,这样你就有了自信,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 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 自信是人性的优点之一,但凡事都有一个度的问题,自信同样如此,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过了就是自大,不足则为自谦。李开复赠给武汉学子的十句箴言中第一条就是:“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从小就很聪明,5岁时,忽然有一天感觉上幼儿园没意思了,就对母亲说再也不想去幼儿园了,他要去上小学。 母亲说:“再过一年你就可以上小学了,等一年吧。” 李开复仰起头对妈妈说:“妈妈,让我自己考行不行?考上了我就念,考不上我就还上幼儿园。” 母亲看他一脸自信的样子,就答应了他。因为不够年龄,妈妈特地托了人才让李开复参加了台湾小学入学考试。幸运的是,在第一张榜单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李开复,这让李开复和妈妈非常高兴。 在小学,李开复的成绩同样很好。小学刚上了几个星期时,有一天家里来了位阿姨串门,阿姨问李开复:“学习成绩怎么样啊?”李开复扬扬得意地说:“我从来都没见过99分的样子。”言外之意是说自己每次考试都拿100分。 没想到刚夸下海口,第二个星期李开复考试就得了个90分,而且跌出了前5名。看到李开复的成绩单,妈妈二话没说,拿过板子就把李开复打了一顿。李开复哭着说:“我的成绩还不错,你为什么要打我?” “我打你是因为你骄傲、自大。你不是说 从来都没见过99分的样子 吗?那你就给我每次都考100分。我要让你记住,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自大的毛病。” 妈妈的话让李开复开始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从此,他记下了这个教训并受益终身 自信,但要不失谦虚。 在与大学生谈自信的时候,李开复常把自己的童年故事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人可以自信,但是自信一定要有个度,自信过头了、把自己高估了,就会变成自傲,就会适得其反。自信与自大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义却大相径庭。从现实中看,自信者往往头脑清醒,而自大者则常常盲目清高;自信者总是专注于未来的目标,而自大者则一直醉心于往日的功劳;自信者永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而自大者只知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自信者赢来的是可喜可贺,而自大者招致的是可悲可笑。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充满自信,而当我们凭着自信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后,则应该时刻警醒自己不要骄傲自大。因为自大的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不能正确看待别人,自大会使我们变得主观,变得好高骛远,如此一来,成功又怎么会再眷顾我们呢? 李开复曾经说过:“其实,自信不一定都是好事。没有自觉的自信会成为自傲,反而会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和信赖。”他认为,好的自信是自觉的,即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而生活中却有些年轻人在取得一点点成功后就开始变得扬扬自得、自以为是。对此李开复说,自信的态度与自我偏执、不允许自己犯错、以自我为中心、失去客观立场等做法是不能画等号的,如果将自信与自傲混为一谈,就容易陷入“我永远不会错”的观念的危害中。 李开复有一个绝顶聪明的同事E先生,他一生认准了“我永远不会错”这句“真理”,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工作中,E先生表现得无比自信,每当某句话被证明是对的,他就会提醒大家,几个月前他早就说过这句话了。E先生几乎是为了自信而活着,有时发生了一件事,他会硬说是他早有预料的。其实,他以前说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更糟的是,一旦他说的话被证明是错的,他就会顾左右而言他,或干脆否认那句话是自己说的。 虽然E先生非常聪明,他的正确率可能高达95%,但是仅有的5%的错误让他失去了自己的信誉和他人的尊敬。最后,他发现自己无法得到下属的信服,不得不郁郁寡欢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年轻人不能自信过头,同样也不能自谦过头。虽然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会使人进步,但如果把谦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我贬低,则会让自己的竞争力大打折扣。试想,领导把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去完成时,你却谦虚地说:“这个我恐怕做不好吧?”这样领导还会放心把任务交给你吗?当朋友把一件事情托付给你时,你却说:“我恐怕做不好,我不敢保证能做好。”朋友又会怎么想呢? 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如果太谦虚、太低调,就会给别人留下不自信的感觉,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无能的人,这样的你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年轻人需要谦虚,但在谦虚的同时要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优点的谦虚,不叫谦虚。 李开复在上海交大演讲时就遇到过这样一个同学: 他刚进大学时,老师在班会上对大家说:“如果你有哪方面的特长,可以自报家门,以便把班级的工作做得更好。”尽管这个同学爱好广泛,但他认为比自己强的人有很多,所以就没敢出声。后来了解他的同学向老师推荐了他,老师把他叫到跟前,询问他的爱好和特长,他还是谦虚地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奈之下,老师就把他放弃了。 后来,他看到比自己差很多的同学在做板报,擦了画、画了擦,一次又一次还是无法令人满意,他实在忍不住,就主动跑过去帮忙,结果他三下五除二就轻松地办出了一期精美的板报。 当老师看到他的“杰作”后,非但没有表扬他,还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不支持班里的工作,这让他感到非常委屈。后来,班主任任命那个虽不如他,但主动去办板报的同学担任了宣传委员,而指定他来协助对方。也就是说,工作由他来做,但成绩却是那位同学的。 这位同学的悲哀之处就在他的过分谦虚,这种过分谦虚使别人丧失了对他的信任,虽然他并不是真的自卑,但却给人留下了自卑的印象。每个年轻人都应当具有谦虚的美德,但是不要过分,而要有能力就说“有”,没能力就说“无”;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才是真正的谦虚,这才是真正的自信。 谦虚不失自信,因为自信是谦虚的支撑;自信不失谦虚,因为谦虚能升华自信。自信中带着点谦虚,会让你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谦虚中不失自信,会让你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赖。当你谦虚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自己,要表现出自信;当你自信的时候,不要忘了提醒自己谦虚一点。没有人因为你自信,就认为你的谦虚是虚伪的,也没有人因为你的自信中带着谦虚,就认为你不自信。如果你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自信和谦虚,就能给人留下成熟、稳重、有魄力、能力强的好印象。 年轻人既不能因为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分地自谦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在自信和自谦这组对立统一的逻辑概念之间,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