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经参·财智
|
经参·思想
|
经参·读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济参考网读书频道
第一个忠告 昨日不能重现,积极规划人生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积极的规划。如果没有规划,走一步看一步,便无法充分发挥人生的潜力,便会在犹豫、徘徊、迷茫中虚度光阴,白白浪费了许多本可以成功的机会。纳德?兰塞姆牧师在聆听了万余人的临终忏悔后,总结出了一句足以让后人时刻警醒的话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生命的残酷在于昨日不能重现,而这也是生命美好的根源,如果不积极对有限的生命进行规划,我们的生命将变得一文不值。 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李开复这个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生在台湾,游学于美国,长期在苹果、SGI、微软、谷歌担任高管的人,是一个标杆式的人物,堪称中国年轻人的思想教父。李开复之所以能在年轻人中如此大名鼎鼎,被无数年轻人视为偶像,是因为李开复对自己的未来一直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全力而为,一步步走近自己的目标。 李开复曾在新浪聊天室里与网友进行交流,当时有网友问李开复他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李开复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这个目标是李开复在大学二年级时就树立起来的。对李开复来说,这个宏大的目标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他最好的智囊,曾多次帮他解决了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 比如1998年时,李开复放弃了在美国舒适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当时许多人都认为微软中国研究院不可能成功,李开复这是在自毁前程。然而李开复却认为,这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与自己的人生目标完全吻合。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李开复带领自己的团队将微软中国研究院建成了一个颇具规模、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机构,他们发表的论文质量超过了亚洲任何类似的科研组织,足以挑战美国最先进的高校。 再比如,当李开复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而给他们写回信时,他首先会想到的是“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中国学生?”正是在“影响力”这个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李开复果断地做出了许多人生重大决定,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清晰而长远的目标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和指路明灯,它能协助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给我们带来期盼,激励我们奋勇前行,即便在奋斗的过程中暂遇挫折,也能精神抖擞。在人生旅途上如果没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长远目标,行动就会失去焦点,纵使花费再大的力气也找不到终点,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也就不会取得任何成就。法国心理学家伊蒙斯说:“没有了目标,便丧失了生存的目的和方向,而潜意识地决定生存也没有什么意义。” 美国著名演说家哈特瑞尔·威尔逊小时候生活在东得克萨斯州的一条铁路旁,有一次,他与两个小朋友在一段废弃的铁轨上比赛谁走得更远。两个小朋友中一个身材普通,另一个则是小胖子。每次哈特瑞尔与较瘦的小朋友都走不上几步就掉了下来,而较胖的小朋友则能走得很远。这让哈特瑞尔非常不解,就问他的胖朋友是如何做到的。小胖子对哈特瑞尔解释说:“你们两个在铁轨上走的时候,总是盯着自己的脚,所以总是掉下去。而我因为太胖了,看不到自己的脚,所以,我只能选择铁轨上远处的一个目标,并朝目标走去。接近目标时,我就再选一个目标,然后再向新的目标走去,所以我每次都能走很远。”多年以后,威尔逊感叹地说:要想让自己走得远,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如果连目标都不明确,那么,肯定是做不成什么事的。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成功者都会为自己制定富有意义的目标,然后积极采取行动,朝着这些目标和方向努力。可以这样说,有没有明确而长远的目标,是成功者和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那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精英、社会精英。那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至于那60%只有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而那27%没有目标的人群,25年来则全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了实现自己人生的目标,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中国更多的年轻人,2009年,李开复决定放弃面对世界第一品牌的机会,放弃优厚的薪水和股票、放弃风光诱人的职位、放弃被天才包围的工作环境,离开Google公司,创办一家帮助中国青年创业的“创新工场”,与中国青年一起打造一个新奇的技术奇迹。对此,李开复解释道:“这是来自我内心深处的声音,当一个微小的火种慢慢地在心里闪烁,最终蔓延成燃烧的火焰;当一个并不清晰的潜意识渐渐地野蛮生长,成为明确的意志,我想,就是做出改变的时候了。我想用自己的主动性,去做一个掌控全局的工作。我要全力以赴,到达心中的下一个 理想国 。我已经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再不去做,我怕真的来不及了。” 人们常常认为,目标过于长远就难以实现。其实事情的难易,不在大小、远近,而在于是否能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战胜压力的力量就越强,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高尔基曾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我的全部生活经验,也是我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过的一切确定下来的。” 可是,我们该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李开复告诉我们:“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再者,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只要你能俯下身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奋力前行,这些目标终究会实现。” 从本质上看,缺乏激情或上进心的人十有八九是找不到真正可追寻的目标的人。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因缺乏目标而陷入迷茫和痛苦中,但若一个人拥有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理想和责任,他就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并确立长远的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巧妙地变无效为有效,变低效为高效。曾有人进行过研究:如果你从事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则能发挥你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你全部才能的20%~30%。 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曾经对哈佛大学MBA毕业班的学生做过一次调查。他们的问题是:你们就快毕业了,在即将进入职场的时候你们根据什么来选择工作?结果,有七成的人回答说,根据所学的专业来选择职业。另外有三成的人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五年后,心理学家再对他们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最为成功、最出色的人都是当初说要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工作的人。 李开复在台湾上小学时,有位姓徐的班主任经常对学生罚款并宣称罚来的钱会被悉数充入班费。但李开复通过计算班上同学被罚钱款总额与在班长那里查到的班费数额比较后发现,相当一部分钱没有被计入班费,而是进入了班主任的腰包。于是李开复将这种情况向校长进行了举报,班主任得到了惩罚,班费从此再也没有被克扣过。这场“正义之战”,让李开复开始对政治、法律发生了兴趣,并“心向往之”,从此之后,他一直把学习法律当成自己的目标,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律师。因此,当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填写自己的专业意向时,毫不犹豫地填了政治科学,因为这是一门属于法学博士预科的专业。 但是,上了几门课之后李开复就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学习成绩也只是中游,于是便决定转系。此时,李开复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选择,那就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计算机科学专业。 李开复在高中时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他又选修了一门计算机编程课,他对这门课程无比好奇。几个月下来,他发现自己在计算机方面有相当的天赋,每晚他都期盼着去电脑教室,每晚都过得特别快乐,往往一不注意就是一个通宵。这让李开复深深体会了那句话:“You are good at what you love;you love what you are good at(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著名记者霍布斯曾经说过:“成功就是当你想来,无论身在何处,无论年龄多大,你很快就从床上弹起,因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爱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华做的工作。这工作比你个人伟大、神圣,你迫不及待地要跳进它怀里。”李开复当时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中,他对计算机专业充满了向往和热情,他感到一种向前的动力在指引着自己:放弃政治科学专业,跳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怀里。 李开复的选择令很多人感到吃惊,因为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当时在全美排名第三,如果选择法律系,李开复的前途是可以预见的:做法官、律师、参选议员等。而计算机系只是一个新设的专业,前途并不明朗,李开复甚至连将来要做什么都想不出来,因为当时还没有软件工程师这一职业。但李开复考虑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和“我的兴趣”,而没有受到就业等现实问题的影响。 转系之后,李开复的成绩立刻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以前他的成绩单上不是B就是C,而转系之后,即使是全系公认的最难的“可计算性和形式语言”这门课,李开复都可以拿到100分,这在全系是唯一一个满分。 这次转系对李开复个人来说可以说是决定性的转折,甚至对整个IT行业或者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转折。多年以后,李开复说:“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可见,追寻自己的兴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兴趣是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准备,是个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人奋斗的主要源泉之一。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相反,如果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最终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发掘培养自己的兴趣呢?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寻找兴趣点的办法则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爱。比如大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图书馆资源、旁听课程、搜索网络、听讲座、打工、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使用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工作类型和更多的专家学者。当年如果李开复不去旁听计算机系的课程,就不会去计算机中心打工,也不会去找计算机系的助教切磋,就更不会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年轻人寻找自己兴趣点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几点:不要把社会、家人或朋友看重的事当做自己的兴趣;不要以为有趣的事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不要以为有兴趣的事情就可以成为自己未来的职业;不要以为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就意味着有这方面的天赋。 其次是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的确很重要,但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追寻兴趣中去却是致命的。比如有些大学生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的专业提不起任何兴趣,于是就走火入魔般地四处追寻自己的兴趣,毕业后才发现专业荒废了,兴趣也没找到。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对所学专业不间断地保持好奇心,并进行深入研究,也许你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况且一个专业内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你不可能对所有的领域都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就算你毕业后要从事其他的行业,你依然可以把自己的专业读好,这同样能成为你在新行业中的优势。假如你学的是工科,毕业后却想从事服务业,你把工科学好后,就可以在服务业中以精通技术作为自己的特长。 最后,立定终身不变的志向。人生是一条很长、很多彩的路,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兴趣,但你不可能把精力投入到所有的兴趣之中,你一定要从众多兴趣中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志向,这是比兴趣更为重要的事。例如李开复的志向是“使影响力最大化”,多年以来,他有很多兴趣,如政治法律、语音识别、对弈软件、多媒体、研究到开发的转换、管理学、满足用户的需求、演讲和写作、帮助中国学生等,他的兴趣在不断地转变,但志向却是始终不渝的。志向就像罗盘,兴趣就像风帆,这两者相辅相成,当它们形成合力时,就可以带领你驶向理想的港湾。 美国一所中学在入学考试时曾出过这么一道题: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4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老师告诉学生,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念给一个分数。一位刚移民到美国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后,不知道如何作答交了白卷。而他的同桌认为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结果老师在这道9分的题上给了移民学生5分,而给了同桌1分。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对这道题目,比尔?盖茨本人是这样答的: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财富、兴趣、幸福、荣誉和成功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必须作出唯一选择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一下自己的兴趣。因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更容易做出瞩目的成就。相反,如果忽视了兴趣,努力得越多,就可能离成功越远。 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虽然改变会付出很多代价,但做一个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目标、步步为营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都制定了远大的目标,但最终却仍然失败了,这是不是告诉我们设定目标没有多大的用处呢?其实,根据自己的兴趣,设定终身目标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一步登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让人为一个单独的目标保持长久的热情是很难的,如果目标太远大,我们就会因为苦苦追求却无法得到而气馁,从而放弃目标。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将大目标分出层次,科学地分解为若干小目标,步步为营,具体落实到每天、每周的任务上。也就是说,设定目标要尽可能细节化,定下明确的数字、日期和时间,确保每个目标都是可测量的,要么达成了,要么没达成。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当记者问他取得如此惊人成绩的原因时,他说:“我是用智慧战胜对手的。”当时许多人都认为,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靠的是身体素质和耐性,说用智慧取胜完全是山田本一在故弄玄虚。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日本你获得了冠军,这一次又压倒所有对手取得第一名,能谈一谈你的经验吗?”山田本一仍然回答说:“我是用智慧战胜对手的。”这个答案让许多人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说:“每次比赛前我都会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德意志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 这样一直画到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目标是分为很多个层次的,如人生终极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小目标,这些目标的关系就像一座金字塔,如果人们一步一步地实现各层目标,取得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反之,若想一步登天,就相当困难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分解、设定具体的小目标呢?目标设计有八条原则,按这些原则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可以组合成两个英文单词,即灵活(Smart)和少(Few)。具体地说就是: 行为的明确性(Specification)。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如果太空泛,不够具体明确,日后行动就容易陷入盲目,不能收集相关领域的知识信息,也无法有效自我培训提高。比如,如果只说自己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个目标就太宽泛,太空洞了。教师有很多种,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按照学科的不同,还有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 一定要说清楚自己想做哪一种、哪一层级。 可测量性(Measurable)。目标应该是可以衡量的,要有定量数据,如数量、质量、时间等。 可实现性(Attainable)。这个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是合理的、在个人可控制的范围内的,其次必须是“要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而不仅是前一个目标的重复,那样就毫无难度可言了。 相关性(Relevant)。你的目标应该符合社会与组织需求,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时,要考虑到内外环境的需要,特别是要考虑到社会与组织的需要。把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目标协调起来,发展就会比较顺利。 时限性(Time-bound)。即目标需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具体地说,就是拉开时间差距,实现一个目标后,再实现另一个目标。 重点集中性(Focused Targets)。也就是目标的数量要适度,且要突出重点。目标不可定得太多,太多了就意味着没有重点,一般三至五条即可。如果你什么都想要,你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授权激励性(Empowerment Level)。有的工作个人完全可以做主,有的则需要考虑组织的限制,要考虑组织的制度制约。 重要等级性(Weighted Grade)。个人在目标设定时,要把全部的权重依重要性不同分配给不同的关键任务。这样可以分清不同工作的轻重缓急,而且在评估中也会有不同的重要性的体现。 人生终极目标是统帅、是灵魂,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目标。长期目标是由数个中期目标组成,而中期目标则是由若干个短期目标组成的,短期目标又由若干日常小目标组成的。只有实现了每一个小目标,才能实现短期目标;只有实现了一个个短期目标,才能实现中期目标;只有中期目标实现了,长期目标才能实现;每一个长期目标实现了,人生终极目标也就实现了。这有点像连环套,大目标统率着小目标,小目标又牵制着大目标,大目标是实现小目标的动力,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阶梯,它们是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的。 当李开复决定把“将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作为人生终极目标时,他发现自己最欠缺的是演讲和沟通能力,因为他与别人交谈就会脸红,上台演讲就会恐惧。为了实现他的最高目标,他给自己设定了多个提高演讲和沟通技巧的具体目标,并努力地去完成这些目标。比如,他要求自己每个月做两次演讲,并且每次都要同学或朋友去旁听,并给自己反馈意见。他对自己承诺,不排练三次以上,绝不上台演讲。同时,他还要求自己每个月都去听演讲,并向优秀的演讲者求教。在这个过程中,李开复发现自己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时,自己会表现得更好,于是以后他就只在排练时使用讲稿;他发现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超过了自己的演讲能力,于是就多留时间回答问题;当发现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无法讲好,于是就不再答应讲那些不感兴趣的话题。几年后,周围的人都夸李开复的演讲能力,甚至有人认为李开复天生就是个演说家。 对此,李开复后来在给中国年轻人的信中深有感触地写道:“任何目标都必须是实际的、可衡量的目标,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上的口号或空话。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不去衡量你就无法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进步。所以,你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 制定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如果目标超出自己的期望,可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把期望调低。达成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选择自己的态度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一个人能否被击败,不取决于外界环境的阻碍,而取决于他对环境如何反应,也就是他的态度如何。前中国国家男足主教练米卢?蒂诺维所说的“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这个意思。米卢酷爱戴一顶帽子,帽子上有一句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米卢选人用人的标准、赢得比赛的法宝都是态度,态度也给米卢带来了无尽的荣誉。在带领中国国家男足期间,米卢曾无数次地对我们的国脚强调并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句话,最终,米卢成功率领中国国家男足杀入2002年韩日世界杯,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男足唯一一次杀入世界杯决赛圈。 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关键是你的态度。事情还没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定不会成功,当然就只能收获失败;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态度不端正,事情当然也不会把好的结果回报给你。你对事情付出多少,怀着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印度国王哈里什和王子打猎途经一个城镇,空地上有三个泥瓦匠在工作。哈里什国王问那几个匠人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粗暴地说:“我在垒砖头。” 第二个人有气无力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第三个泥瓦匠热情洋溢、充满自豪地说:“我在建一座宏伟的寺庙。” 哈里什国王回到皇宫后,立刻召见了第三个泥瓦匠,并给了他一个总督的职位。王子不解地问:“父王,我不明白,为什么你那么欣赏第三个工匠呢?”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最终是由他做事时的态度决定的,”哈里什国王回答说:“有智慧的人可以看到事业最后的结果,而不是手头的任务,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动力。” 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态度,不同的态度会让我们对同一件事采取完全不同的做法,从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人生就像潮涨潮落一样,总是顺境和逆境交替起伏,只有保持积极正确的态度,才能够以坦然平和的心来面对,不会被荣誉和胜利冲昏头脑而得意扬扬,也不会被困难和厄运击倒而一蹶不振。积极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和良好的情绪,为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塞尔玛是一位随夫从军的妇女,跟随部队驻扎在沙漠地带,住在铁皮房里,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也不通,还要忍受华氏100多度的高温,更糟糕的是丈夫又奉命远征,孤独的日子让她每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无奈中的她只好给父母写信,希望能够回家。 不久她就收到父母的回信,信中既没有安慰她的话,也没有催促她回家,只有短短几行字:“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天上的星星。”刚开始看到这几句话塞尔玛非常生气,但她反复看、反复琢磨后,终于悟到了父母要对自己说的话: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自己总是低头向下看,于是看到的只是地上的泥土,而生活中除了泥土,还有满天的繁星,为什么不抬起头,享受星光灿烂的美好世界呢? 于是塞尔玛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她主动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她发现他们都非常热情、好客;她开始研究沙漠中的仙人掌,一边研究一边做笔记,仙人掌的千姿百态令她深深陶醉;她也醉心于欣赏沙漠中的日出日落以及海市蜃楼的幻影,体会新生活给她带来的一切。她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变了,她每天仿佛都沐浴在春光之中。 回到美国后,她根据自己这一段真实的历程写了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不一样的态度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造就了不一样的人生。很多时候人们都期望生活能获得更好的变化,当我们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时,这种变化就会发生。当你对他人采取更友善的态度,就会觉得人们变得更加亲切;对挫折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你会发现原来在损失之外还有很大的收获 态度不同,周围的世界、你的生活就会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这就是态度的力量。 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 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包括我们的态度,选择积极的态度,会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充满激情,就算面对困境,也会微笑面对,坦然接受,而生活往往也会变得幸福;选择消极的态度,则会让我们整天生活在不安与忧郁之中,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生活当然也会变得一团糟。 一个父亲想对一对孪生兄弟进行“性格改造”,因为他们中一个过于乐观,另一个则过于悲观。 一天,他买了许多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房车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亲叹了口气,走进房车,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 “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扬扬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如果我们有害怕的思想,我们就会害怕。如果我们有不健康的思想,我们还可能会生病。”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一味地沉入不如意的忧愁中,只能使不如意变得更加不如意。面对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真不幸,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的人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呢!”引发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水量的多少,而是看待问题的态度。既然悲观于事无补,我们何不用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守住乐观的心境,尽享乐观的人生呢?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结果 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他就不可能体现出正确的态度或品质来。 对自己的一切负责 西方有这样一句名言:“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没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你必须对你自己负责。”这句简短的话却蕴含着深深的含义,为什么有人生于富贵之家,却成了一贫如洗的穷汉?为什么有人生于诗书世家,却站在目不识丁者之列?他们或责备他人或苛求命运,却自命不凡地吟诵着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诉说着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感慨,却不肯认真地想一想,导致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却不肯认真地想一想,他们自己为今天的结局应该负什么责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我们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很喜欢踢足球,有一天,他和小伙伴去踢足球,却不慎打碎了人家的玻璃,主人向他索赔12.5美金。这在当时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因为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小里根被这个“天文数字”吓哭了,急忙去找父亲帮忙。父亲严肃地告诉他:家里有钱,但不能给他;他要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后来小里根和父亲商量:先借12.5美金赔偿人家,一年后用自己挣的钱还父亲。 从此,小里根边上学边抽空打工挣钱。不知洗了多少碗,不知流了多少汗,终于在半年挣足了12.5美金。当他自豪地把钱交到父亲手中时,父亲欣喜地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 能不能为自己负责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那些在人生旅途中取得一定成就的人都是肯为自己负责的人。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负责,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当前年轻人的责任意识却正在日渐淡薄,对待一切,包括自己的学业甚至未来的态度日趋冷漠化,他们以自嘲的方式来讥讽自己该负的责任,比如挂科是大学里必须要做的事之一;逃课是被允许的,因为老师讲课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不上选修课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选修课没学分 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年轻人告诉自己“日子要过得好一点”,于是可以拉上几个哥们姐们去KTV,可以带上干粮常驻网吧 他们忘记了自己来大学的初衷是什么,忘记了父母为供自己上大学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忘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忘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 李开复在给中国大学生的信中写道:“积极主动的第二步是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勇敢面对人生。不要把不确定的或困难的事情一味搁置起来。比如说,有些同学认为英语重要,但学校不考试就不学英语;或者,有些同学觉得自己需要参加社团磨炼人际关系,但是因为害羞就不积极报名。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去解决也是一种解决,不做决定也是一个决定,这样的解决和决定将使你面前的机会丧失殆尽。对于这种消极、胆怯的作风,你终有一天会付出代价的。” 年轻人必须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是年轻人健全人格的基石,是年轻人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也是决定年轻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品质之一。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就更容易接近成功。 你是自己行为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为自己负责。假如一个人过马路时闯红灯,被一个按绿灯指示正常行驶的汽车撞倒了,这是谁的责任?所有人都会认为是这个人的责任,而司机是在绿灯指示下行驶的,没有任何过错。假如一个人过马路时按绿灯指示行走,却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在地,这是谁的责任呢?很多人都认为是司机的责任,因为他闯红灯了。从社会的角度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责任确实是司机的,他也应该受到法律和经济方面的制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觉得是公平的、合理的。但如果从当事人角度出发,你是被撞倒撞伤的那个人,你还会觉得司机被罚了款判了刑是公平合理的吗? 这里面其实存在两个逻辑思维关系,一个是消极的逻辑,也就是法律的逻辑 谁犯错,谁违法,谁就要受到惩处;一个是积极的逻辑,也就是当事人的逻辑 谁承担最大的后果,谁就要对自己负百分之百的责任。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一方要承担最大的后果,所以就要对自己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也就是说,过马路的人对自己的生命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你遵守交通规则,但你不能保证别人同样遵守交通规则,因此,哪怕过马路时是绿灯,你也要向两边看一看,确保安全再通过,否则即使肇事者受到了惩处,受伤的还是你自己。 比如现在不少大学生找工作时处处碰壁,于是就开始怨天怨地,不是抱怨自己高考时学校报错了、专业选错了、地区弄错了,就是抱怨学校教的专业知识过时了、实习机会少没能真正了解企业。这些因素确实会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但这都是一些外在因素,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的根本原因还在你自己,因为你才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这就跟过马路的例子一样,你按照交通规则绿灯时过马路,可别人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把你撞了,你能怎么样?受伤的,甚至丢掉生命的是你,不是肇事者。你的学校确实不怎么样,专业也很差,还处在落后地区,这又怎么样?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不是大学老师,不是教育部领导,而是你自己。你上大学时不好好对自己负责,而被并不对你负责的大学撞倒了,甚至撞死了,归根到底是谁的责任?别人犯错不是你被撞伤或撞死的理由,更不是你放纵自己的理由。 我们没法改变别人,没法改变世界,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你的专业很差,那你可不可以自学最好的专业?各类专业图书在图书馆都可以查到,你有理由学不好吗?你所在的地区落后,那你大学期间有没有去发达地区游历过?去外国及港澳台地区需护照或通行证,去北京、上海什么都不需要吧。你的学校不够知名,那你有没有去好大学旁听过?你去北大清华旁听难道会被轰出去吗?你的学历不够高,那你有没有从大二就开始规划考研?你没有工作经验,那你有没有从大一就开始利用寒暑假时间去实习?所有的理由,都是你的借口,产生的后果当然也要由你一人承担。 对自己负责就是一个人以努力的意识,用“理性”的行为,做出让自己得到最大快乐的事情。人人都会做出使自己幸福的努力,但是关键在于“理性的行为”上。如果你的行动没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那么你就属于失控了,而任何失控的事情都是危险的。你每天沉迷在网吧中,确实得到了无穷的乐趣,但到毕业时你会发现:一时的高兴,付出了长期甚至一生的代价。 李开复在大一的时候,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疯狂地迷上了电子游戏和桥牌,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但在大二时,李开复认识到自己如果继续沉迷于电子游戏和桥牌,自己将变成一个不折不扣混日子的“坏孩子”,不但学业可能荒废,未来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李开复痛下决心要自己回到正常的轨道中,于是他玩电子游戏和桥牌的次数迅速降低,而把精力投入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计算机上。如果当初李开复放任自己,不把自己从“堕落的轨道”中拉回来,将会有多少科技成果我们今天无法享用。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呢?李开复建议年轻人立即行动起来,按照以下几点严格要求自己: 第一、用一整天时间,倾听自己以及四周人们的语言,注意是否有“但愿”、“我办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现。 第二、依据过去的经验,设想一下,自己近期内是否会遭遇一些令人退缩逃避的情况?这种情况处在你自己的影响范围之内吗?你应该如何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加以应对?请在脑海中一一模拟。 第三、从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件令你备感挫折的事情。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是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还是可以间接控制的事情,抑或根本无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影响范围内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行动。 第四、锻炼自己积极主动的意识。在30天内,专注于自己影响范围内的事物,对自己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做一支照亮他人的蜡烛,而非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不要只顾批评;解决问题,不要制造问题;不必怪罪别人或为自己文过饰非,不怨天,不尤人;别活在父母、同事或社会的庇荫之下,善用天赋的独立意志,为自己的行为与幸福负责。试行积极主动的三十天训练法,观察一下,自己的影响范围在训练之后是否有所变化? 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的确很难,很可能会经历万般劫难,但如果你真正做到了对自己负责,你将幸福一生。 一个人的可贵,在于他是一个诚信和负责的人。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品质,不但会丧失许多宝贵的机会,也会让周围的人接二连三地失望,他将丧失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础。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有机遇。然而,机遇却像一只刚出炉的山芋,是非常烫手的,准备不足、本事不强、能耐不够者是抓不住它的。只有不断提升个人实力与时刻准备着的人,才会受到机遇的青睐! 莱斯·布朗出生在迈阿密一个非常贫困的社区,出生后不久就被帮厨女工梅米·布朗收养了。高中毕业后,莱斯·布朗成了一名环卫工人,但他却一直梦想成为一名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每天晚上,他都要把收音机抱到床上,听音乐节目主持人谈论摇滚乐。就在他那间狭小的房间里,他创建了一个假想的电台 用一把梳子当麦克风,喋喋不休地用行话向他的影子听众介绍唱片。 一天,莱斯利用午休时间来到本地电台,他走进经理办公室,说他想成为一名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经理打量着这位衣衫不整的年轻人问道:“你有广播方面的背景吗?” 莱斯答道:“没有,先生。” “那么,孩子,恐怕我们这儿没有适合你的工作。” 于是,莱斯非常有礼貌地向他道了谢,然后离去了。此后一周,莱斯天天都到这家电台,询问是否有职位空缺。最后,经理决定雇他跑跑腿。在电台里,无论人们让他做什么,莱斯都会去做。和主持人们在一起时,他就学着他们在控制面板上的动作。没事的时候,他总是尽量待在控制室里潜心学习。晚上回到家,他就认真地进行练习。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一位叫罗克的主持人一边播着音,一边喝着酒。而此时,整个大楼里除了他就只有莱斯一个人了。莱斯意识到:罗克一定会喝出问题的。 正在这时,电话铃响了,莱斯拿起听筒,里面传来经理的声音:“莱斯,我是克莱恩先生,我看罗克不能把节目坚持到底了,你能通知其他主持人,让谁过来接替罗克吗?” “好的,先生,我一定会办好的。” 莱斯挂断电话后,马上打电话给他妈妈和女朋友。 “你们快到外面的前廊去,打开收音机,因为,我就要开始播音了!”他说。 15分钟后,他给经理打了个电话:“克莱恩先生,我一个主持人也找不到。” “小伙子,你会操作演播室里的控制键吗?”克莱恩先生问道。 “我会,先生,”他答道。 莱斯冲进演播室,把罗克移到一边,坐在了录音转播台前,轻轻打开麦克风开关,说:“我是莱斯·布朗,人称唱片播放大叔,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我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我年纪轻轻,单身一人,喜欢和大家在一起倾听音乐,品味生活。我的能力绝对真实可靠,一定能带给你们一档丰富多彩的节目,让你们满意。” 莱斯的表现赢得了听众和总经理的心,从此,莱斯开始了在广播、政治、演讲和电视等方面的成功的职业生涯。 莱斯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他之所以在机会来临时,能敏捷地抓住机会并打开成功之门,是因为他平日为这一天的到来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中写道:积极主动的第三步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事用心,事事尽力,不要等机遇上门;要把握住机遇,创造机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大三时被分配到青海做铸造工人,但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放弃学习,整天打扑克、喝酒,他依然终日钻研数理化和英语。六年后,中国科学院要在青海做一个重要的项目,这时朱校长就脱颖而出,开始了他辉煌的事业。很多人可能说他运气好,被分配到缺乏人才的青海,才有这机会。但是,如果他没有努力学习,就肯定无法抓住这个机遇。所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机遇来临时,你才能抓住它。 李开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李开复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把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从以前的40%提高到了80%,这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进步,获得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当时,有些老师认为,李开复只要把已有的成果加工好,写好论文,几个月之内李开复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李开复很清楚,这一步的成功只不过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个机遇,而不是最终答案,因为自己所用的方法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80%的识别率也决不是所能达到的上限。况且自己的研究成果已经公开发表,任何一个研究机构都可以使用自己的方法,如果此时自己放松下来,不再继续努力,而是埋头写论文以求尽快毕业的话,别人很快就会超过自己。所以,李开复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投入,甚至为此而推迟了自己的论文答辩时间。 那段时间,李开复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付出的汗水终于获得了回报,李开复的语音识别系统在百尺竿头得到了更进一步,识别率从80%提高到了96%。这个系统在李开复毕业之后,还多年蝉联全美语音识别系统评比的冠军。如果当时李开复在80%的水平上止步不前,用这个成果换取一顶博士帽的话,后来商业周刊颁发的“1988年最重要科技创新奖”就不会花落李开复头上。 李开复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当你知道机遇来临的时候,要积极把握;当你尚未看到机遇的时候,要时刻准备。” 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机遇?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机遇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失败了?为什么有些资质本来不好的人却能得到命运的垂青,而某些天资甚佳者却最终庸碌无为?为什么成功者总显得比别人幸运?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机遇只偏爱那些为事业的成功做了最充分准备的人。换句话说,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东风才显得珍贵和富有价值。 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巨大作用。却忽视了牛顿多年来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理解。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像牛顿那样从中发现深奥的定律。 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纯属偶然,但这些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大多数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是在不断实验和思考之后的一种必然。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中写道:“每个人的机会都一样多,但每个人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是不同的。”犹太人的杰出代表爱因斯坦也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此言诚然不虚。 人生不能用消极的方式度过,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因此,我们必须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足够的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做出最好的抉择,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以终为始”,积极地规划大学四年 卡耐基曾经提醒过我们:“谁都希望通过今天的努力从而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将来。但是,明天的美好必须从今天开始,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并有步骤地去执行它。”年轻人如果想在未来的职场上取得成功,就需要对自己大学的四年进行积极合理的规划,并且付诸行动,如此,才能使四年的时间不致荒废,才能顺利走入职场,最终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如果没有目标、没有规划,很可能将四年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碌碌无为之中。如果把四年的大学生涯比喻成一次旅行,那么出发之前先设定好旅游线路,就既不会错过梦想已久的地方,也不会千辛万苦却去到并不喜欢的景点。 对大学四年进行积极规划,是年轻人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对个人一生设想的阶段设计,它制定了四年大学生涯的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并给出了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合理规划四年大学生涯,可以避免就业的盲目性,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发展、成功的基础。在国外,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对自己发展的每一阶段进行规划,而我国的大学生经常是撞在南墙上还一头雾水,还有些年轻人花在计划一个活动或一个假期安排上的时间比规划自己四年大学生涯,甚至一生职业发展的时间还要多。 每年,不少历经三年高中折磨、步入象牙塔的大学生,都计划着大一大二先放松一下,觉得等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然而,等到四年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异常放松的天之骄子开始变得异常慌乱和艰难,总是在就业市场上四处碰壁。 专家认为,大学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想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需要先从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涯开始。如果大学期间,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会严重影响大学生提前进行职场准备,降低就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最终无法顺利融入职场。 在一项针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调查显示,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职业规划师认为,当前不少大学生把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取得更骄人的学习成绩和更多的证书上,却没有注重有计划地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真正有发展潜力的素质,这是令人非常担忧的。因为成绩、证书等只是求职成功的表面文章,“内功”才是大学生顺利融入职场的关键所在,而这种“内功”是需要认真规划的。 对大学四年进行规划,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是因人而异的,但一般来讲,都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大一是试探期,主要是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可以多向他们了解一下求职就业情况;大一的学习任务不重,可以多参加一些学校活动,以增加交流技巧;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等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研读学生手册,熟悉学校的各相关规定。 大二是定向期,主要包括明确未来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参与各项校园活动,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兼职,最好选择那些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职位;强化计算机和外语口语能力,通过计算机与外语的相关证书考试;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大三是冲刺期,主要包括提高求职技能、搜集相关公司信息、确定自己是否考研;学习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升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如何搜集求职信息,向已参加工作的校友了解求职技巧;准备出国留学者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准备TOEFL、GRE等考试,并向教育部门了解相关政策。 大四为分化期,即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大部分同学应将自己的目标锁定在成功就业上;检验自己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现实,需不需要调整,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准备好简历和求职信,搜集相关就业信息,积极参加各种招聘求职活动;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 大学阶段的学习、工作、生活是一个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智和心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地对大学四年进行规划,可以让大学生从大学“入口”处就开始具备独特的眼光、远见和洞察力,使大学生在今后四年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主动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改进、改善自己的处境,从平行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曾有一名高中毕业后去美国留学的大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非常困惑,因为留学让自己成为了夹心层,既不能完全按照美国本科生的路线图发展,也不能完全按照国内大学生的发展路线进行职业规划,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理想的工作。后来,他把这个烦恼通过邮件发给了李开复,并很快就收到了李开复的回复,李开复说: 许多人都把人生简单地分成两个阶段,读书时做学习规划,毕业后再做职业规划。而学习规划往往被简单地概括为“考研”、“成绩”、“出国”等目标。但是,这种做法混淆了读书的真实目的 学好本领,完善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工作。 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阶段性规划”等传统做法僵化了学生对学习和工作的思维方式,妨碍了他们去主动了解和认识时代趋势,寻找自己的真正目标。一个既对自己缺乏了解,也对社会需要知之甚少的学生,到临毕业时,面对未来之路产生种种困惑、忧虑甚至失望就不足为奇了。 我给大学生的建议是:“职业规划,从入学开始。”也就是说,同学们要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尽早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用理性的思维和主动的态度,在深度认知,广泛体验的基础上,为毕业时的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开复认为,职业规划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一是认识自我,即寻找自己的理想、兴趣、天赋并积极调整自己。如果暂时还不知道兴趣在哪里,就要保持一种好奇的心态,多尝试,多挑战自己,让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二是了解工作机会,专业方向不等于今后的工作内容,大学生必须不断更新对业界的认识,不断研究产业发展趋势、工作前景、国际竞争等,积极主动地收集相关信息,争取参观企业和到企业实习的机会,真正了解社会到底有哪些工作机会。 三是拟定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应基于你的理想和兴趣,与工作方向做一个务实的结合。一方面,要计划在校期间如何最大化自己进入理想公司的机会;另一方面,对职业生涯的计划也不要期望一步登天,而要循序渐进,就像攀岩那样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对那些不容易一步到位的目标,可以用“两步计划”法:先为自己三到五年后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咨询并确定该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然后分两步实现目标。 任何规划都将成为你某个阶段的终点,也将成为你下一个阶段的起点,而你的志向和兴趣将为你提供方向和动力。只要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你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