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相对稳定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成为调控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工具。由于世纪之交我国推进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形成了对市场经济和微观主体的有力激励,我国经济是富有活力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克服总量失衡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货币政策对过热的投资和经济增长加以遏制,从而平抑经济波动,实现平稳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仅仅是总量问题,同时也是结构问题,如果没有均衡的经济结构,那么经济增长中的资源配置将可能出现问题,在经济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资源约束到达一定程度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就会受到影响。新世纪以来,我国取得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时期持续最久的平稳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出口则先后超越美国、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一,这是我们在新世纪取得的伟大成就,但是在另外一方面,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使我们的经济活动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失衡,反映在经济结构上,就是地区经济结构、最终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失衡,这些问题很难通过总量需求政策来解决,而必须应用供给管理的手段,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和体制创新来调整生产和供给领域的各种关系,从而达到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目标。如取消实物分房,进行住宅商品外需改革,对我国过去十年的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拉动,同时也明显地改善了民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我们没有及时地处理这一市场存在的各种矛盾,最终导致了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失控,又反过来对经济增长和民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强调增长速度,我们就会更多地依赖低效率的规模扩张,一方面在浪费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也可能影响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我们应该在保证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地调整我们的经济增长预期。要通过体制创新和供给管理,集中精力解决那些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造成长久影响的矛盾,从眼前看来,我们可能要做一些“投入”,使短期经济增长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我们进了行更深入体制创新,推动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长远看,是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的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在现阶段,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是必要的,既然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技术创新,那么宏观经济政策就不能太松,从客观上看,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也不能说是太紧,和通货膨胀率相比仍然是负利率,只不过对一些企业如房地产企业和一些出口加工企业来说获得进一步贷款的难度在加大,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商业银行扩大对这些企业贷款的风险程度也在加大。当前货币政策确实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度调整,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从总体上看仍然应该保持稳健,而与此同时,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增长由政府刺激为主向自主增长为主的有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