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民张女士从宜信财富赎回了自己的20多万元投资,心中长出了一口气——“这钱总算没有打水漂,现在不赎回来,以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张女士的担忧始于今年4月曝出的“宜信坏账”风波。4月8日,有爆料人向媒体反映,宜信东北地区地产项目的8亿元贷款已出现问题。这8亿元的坏账中,贷款主体已经遭到多起诉讼,宜信即使申请资产保全,也很难追回全部欠款。3天后,又有媒体曝出即将于下月到期的杭州某商业地产项目,也存在潜在的逾期或坏账风险。
对此,宜信一再澄清,在其一年接近500亿的资产配置中,只有13.1%的资金配置到了各种房地产项目上,且有超值的抵押担保,但仍未打消市场疑虑。而据南京一家主打P2P业务的财富公司负责人透露,在“宜信坏账”消息曝出的第二天,就有客户致电询问,因担忧资金安全,选择到期赎回更换其他理财方式。
宜信代销产品延期兑付
更大的风波还在后头。今年4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独家报道了由华融普银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华融普银”)发行的总规模为6亿元的“华融普银基金-中国城市建设山东高速项目”从今年2月起出现兑付延期的情形,而宜信财富是这一产品的最主要代销机构,代销规模在2亿元左右。
由于华融普银在过去近4个月中并未给出值得信服的兑付方案,宜信不得不对投资人进行先行垫付。据宜信财富北京、上海的多名理财经理透露,对于部分客户,宜信已经进行了全额本息兑付。他们采用的方法是,由宜信的员工把他们的有限合伙份额接过来,由于项目延期时有罚息,宜信员工是乐于先接过来的。
不过,对于员工接盘的说法,有业内人士表示了质疑:从目前来看,华融普银这个产品明显已经成了烫手山芋,宜信员工会甘心接盘?不仅如此,宜信代销的总规模近2亿元,员工是否有这样的资金实力也值得怀疑。更可能的原因是,宜信为了度过声誉危机,用自有资金为代销产品做了兜底。
更让宜信的投资者害怕的是,网上已经曝出宜信业务员在代销公司产品时并未通过公司渠道。“这怎么能让人放心呢,趁现在还来得及,我赶紧把我的钱给赎回来。”张女士告诉记者,急着到期赎回的还有她的3位好朋友,“我们都觉得,宜信的这一次危局风波没那么容易过去。”
离职员工爆料多地坏账
上海一家P2P行业公司的负责人指出,此番宜信8亿贷款坏账风波反映出其线下风控能力不足,银行拥有的征信系统并没有对P2P业务开通,宜信扩展线下业务也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他同时指出,出现坏账的P2P公司并不只是宜信一家。
目前,对于国内的P2P平台的坏账率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称,“根据我们与P2P网贷平台从业者的交流,坏账的比率极难达到1%以下,有的平台坏账率甚至达到5%以上,而公布数据的几个P2P网贷平台的坏账率都在2%左右。至于线下销售和尽职调查的费用(包括对应的人力成本),据业内人士估计,达到整体费用一半以上。”该报告指出,即使是国外运营较为成熟的P2P网络平台,其逾期率和坏账率仍达到3%以上,甚至更高。
由于P2P行业目前还没有受到监管,包括逾期率、坏账率等在内的一些风控指标的真实数据,监管机构并不掌握。这些数据在P2P平台没有暴露出风险之前,外界亦无从得知。
宜信创始人、CEO唐宁6月初接受中国证券采访时曾表示,宜信坏账率远没有外界传得3%-5%那么高,大约在2%-3%之间。而从宜信近一年发行的房产基金类项目来看,规模大致在300亿元左右。这样算来,宜信一年最大可承受15亿元的坏账。
然而,《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到的前宜信信贷经理却称,宜信东莞虎门店“楼易贷”的坏账率曾高达15%,引起高层震怒,从门店经理到业务员炒了不少。他还说了另外一个案例,长沙地区的坏账率曾超过8%,被公司勒令暂停放贷。
随后,记者就坏账一事多次电话以及书面采访宜信财富,但截至发稿,一直未收到相关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