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上图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姚洋。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姚洋:非常感谢卢迈秘书长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
刚才听了鲁昕副部长的讲话非常鼓舞人心。我们的教育结构在十几年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2000年开始的扩招,当时看是向美国学习,搞一般性的教育,现在看我们走了一些弯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重新把教育进行升级,我觉得这个方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刚才德国的教授讲了教育的问题。我觉得美国和德国的差距是经济结构的差距,美国是金融加高科技的经济结构,德国是制造业再加上中等技术这么一种经济结构,中国在水平比较低的时候,采用美国这样的教育结构,实际上是过于超前了,可能在未来的20-30年间,中国的经济结构可能会更像德国,而不是更像美国,这种情况下我们把高等教育分级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趋向。
我想说一下非正规的教育,我们想说一下现有的工人的培训问题,不知道教育部新出的计划里面会不会有这一项,就是关于这些已经在工作的这部分人,他们的技能水平如何提高的问题。那么这部分人的数量非常非常大,我们说从农村到城市的移民,是2.4亿,或者是2.6亿,看怎么统计,其中大概有1.6亿是离开本县到外地去就业的。那么他们的教育水平都是非常非常低,我们2010年北大的调查是发现农村的平均教育水平只有八点几年,多数调查这些进城打工的人80%的人是达不到9年的教育水平。
那么我们政府已经提出来收入翻番的规划,简单算一下,我们就知道可能对这部分人翻番可能是有难度的,因为他们现在的月收入已经是三千多块钱,翻一番就意味着是六千多块钱,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他们的收入水平可以达到一千美元,那么以他们这样的教育水平要达到一千美元的月收入,实际上是非常非常有难度的,因为这个收入已经快要接近南欧的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未来5-10年会是一个大转型的时期,今天早上我听广播讲到中国的再平衡已经在发生,我的感觉不是因为再平衡在发生,而是因为结构转型发生了作用,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制造业就业先增长、然后下降,中国实际上已经接近制造业的顶峰,那么制造业的就业可能在未来的三五年间的份额就会下降。那么这有意味着有很大一部分低端的劳动力会被挤出制造业,会逼迫他们到服务业去就业,这个服务业的就业量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他们会去送快递,或者去做家政,可能这个市场慢慢会饱和,另外很简单的一些服务业,也是需要技能的。我们家最近买了一个跑步机,工人把货往那一送,他们就安装不了,按理说他们应该给我安装好。我们看到服务业市场,逐步地在进行替代,以前都是城里人在做,现在慢慢都是农村的孩子在做,稍微有一点技术含量,他们是做不了的。
另外一方面,我们发现农村的这帮孩子,或者是家庭,是在被增长所代替,发生了另外一场资源的重组,你初中毕业拿到的月工资会和大学生一样高,所以农民理性的选择干脆别上高中了、也别上大学了,直接工作就好了。我们在被自己的增长所打败。我们的正规教育可能是搞得非常好,但是孩子们不愿意接受正规教育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农村正在发生的问题。特别穷的地方,也不要去搞职业教育,我们做过很多调查,发现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基本上等于没有教育,甚至上了一年职业教育之后,再给他一次考试,还不如初中毕业时候的考试成绩,几乎是同样的考题,他这一年把学习过的东西全部忘记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干脆一次到位,搞这种12年的高中教育,全面推广12年的高中教育,把职业教育推到后面去。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否则的话,我们广大的贫困地区可能会产生新的这种低技术的人员。也许我们新的改革方案已经有了,希望国家不仅仅关注正规教育如何把它搞好,这个当然非常重要,另外一方面我们能不能把在岗的这些人的培训,也加强起来,有新的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