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能过剩的行业,国家其实一直在治理,但许多这样的企业关系到地方财政、税收,那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追求GDP和淘汰落后产能之间的矛盾?市场保护、区域限制对统一市场所带来的阻碍到底该如何清除?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人民日报社总编室经济新闻部主编杨义、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继续评论化解产能过剩,人民日报与《央视财经评论》推出联席评论,怎样才能让政府退后一步,不刻意介入市场,打破壁垒,形成统一市场,究竟该靠什么?
2008年建设之初,江苏常州市光伏产业园区有47个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但还在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半左右,不少企业已处于停产状态,而与光伏相关上游材料制造商更是感受到了冷。
记者:不好意思,问一下,工厂还在工作吗?
光伏企业门卫:效益不好,关了很久了,去年开始关的。
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光伏行业大国,但最大的光伏产能无从消耗,像一座大山压的企业喘不过气。产能过剩,引发了行业内产品同质化严重,不正当低价竞争策略,库存积压严重等现象,这不仅导致多个行业实际供大于求,同时也使得部分企业利润快速下滑甚至亏损。
李新创(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1到6月份水平我们全年是7亿8的产量水平,这太可怕了,都不想第一个倒下,都拼命往前冲。
记者:今年以来,中国出台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频频推出,4月2日,工信部公布首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目前,第二批名单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7月25日,工信部公布了包括钢铁等在内的19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的名单,这份名单包括,炼铁,炼钢,造纸,水泥等19个工业行业,涉及的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已分解落实到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名单内的落后产能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彻底拆除淘汰,并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通过提高行业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国家一直在推进。
李毅中:目前很多地方的资源和市场是脱节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实际上确实存在着产业雷同,产业趋同化的现象,就是什么都搞,什么都想搞。而且上项目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条件,我有资源,有电,有煤,有水等等,但是就没有考虑到市场在哪里,中国国土这么大,很多地方是资源和市场是脱节的,所以一定要考虑你的产品的市场在哪里,做好项目的评估和市场调查,然后慎重地决定投资方向。
在设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各地都搞了自己的区域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据我们现在了解,对于这些规划,国务院一个一个地讨论,一个一个地审批,现在看来基本上构成了一个符合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方区域发展规划,那么这个规划应该是大家的共识,既有全局,又有地方的特色。我们地方政府应该遵循这个规划,不要超越这个规划,在这个规划允许的范围之内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一些项目有序地前进,有序地上马。如果没有按照这个规划来办,那原来定的那些规划就成为一纸空文了,而且硬要这样干,那就是重复历史的教训。你建成以后,没有市场,产能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价格不到位。微观地看,这个企业没有还债能力,如果这样的厂子多了,那么工人下岗的问题,银行贷款利息还不上的问题,就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甚至引发金融、银行的危机,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刘戈:钢铁企业要面对绝对过剩的现实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比如河北,煤、铁矿石比较多,产业基础比较好,所以就整合出来非常大、非常多的一些大的钢铁集团,同时手心手背都是肉,很多小钢铁企业也在干,这也是税收,也是就业,所以也在干。但是在干的时候,为了突出自己的行业特征,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比如环保方面、劳动保护方面,还有一些其它方面,对它的约束实际上降低了。2012年,全国粗钢整个的增量里面,河北省占了一半,但是这一半怎么来的?它有15家企业,它原来在生产钢铁脱硫的设备就没有开,环保部去检查,有15家就没有开,还有很多企业,它整个的环保根本没有经过监测。你在突出你的优势产业时,实际上你在某些硬约束方面,在环境约束方面,你往后退了一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你一直都坐在原来的老本上,你吃老本吃了这么多年,实际上你由于有原来的这些税源,由于有原来的这些过剩的产能,你觉得你可以靠这个吃下去,而且你有一定的相对优势,但是事实上,对于你来说这是你的优势,在全国来说,甚至全世界来说,它就是一个绝对过剩。如果你不面对这个现实,你不早做准备,那么到最后,可能就是拖的越久,最后的损失越大。
杨义:政府的手与市场的手没有牵在一起 反而是经常掰腕子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淘汰落后产能,可就是成果不显著,原因就在于,政府的手与市场的手没有牵在一起,反而经常掰腕子,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产品在外地卖不动,就在本地市场搞行政摊派,不允许竞争对手的优良产品进入。
李毅中:制定准入标准 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和盲目投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首先说标准,我们制造业约有三万五千个标准,加上能源和其它行业一共有接近五万个标准。从生产加工来说,要求必须按标准生产,杜绝非标生产,而且尽可能采用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这个标准还要不断修订,不断地提高它的档次。那么有了标准以后,就要设定这个行业准入。这个门槛无非就是质量品种、能耗、物耗、环保、安全、技术等标准。
我举个例子,最近国家对于多晶硅,光伏电池行业的发展,制定了新的标准,比如耗能。五六年前,我们生产一公斤的多晶硅,耗电量还是很大的,那么用这样的多晶硅做成光伏电池以后,大概要发电两年才能回收它制造过程中的电耗。那么这次定这个标准,每公斤的电耗不能超过一百度,这就是个门槛。如果你比这个高就不能建,不能准入。再比如说还有一个技术门槛,多晶硅的光伏电池和单晶硅的光伏电池,太阳能照上去以后,有多少能够转化成电,这次就规定了多晶硅转化率不能低于16%,单晶硅不能低于18%,非硅型的薄膜不能低于12%,这就是技术标准。如果你达不到这个标准,不准入,那么这样的项目有些是需要核批的,有些需要备案的,它就不能成立,不能成立的话,那么把土地和信贷的两个闸门把住,工商不能给它登记,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抑制产能过剩和盲目投资。
刘戈:地方政府稍微松一松手 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其实我们以前是有审批程序的,审批程序看起来很严格,需要很多的文件,需要市长、市委书记反复地考证,最后讨论下来,但一旦批了以后,就失控了。我觉得审批的门槛不是一道门槛,这个门槛应该是终身的,就是当你拿到了这个项目以后,那今后所有的包括环保的约束,包括信贷、土地,不能够随意的放宽标准,然后地方政府想给多少支持就给多少支持。那我们的这个门槛到底是什么?是一个长期、可执行的门槛。还是说就是一个门槛,只要你迈过去了以后,后面的事你什么都可以不管?
关于标准,其实有一些传统行业更新换代没那么快,但关键就是执行当中的弹性有多大,有执行力度的问题。很多标准定了以后,很多地方政府的弹簧压缩的程度很大,比如环保方面的约束,如果环保的话,要达到这个指标,那可能你就需要投入一千万,但是有的地方如果它松一松手,这一千万就不用投了,那最后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劣没有被汰掉,最后反倒是那些严格遵守标准的企业被淘汰了。
李毅中:化解产能过剩 还要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自律作用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产能过剩的行业与行业不大一样,有不少行业属于结构性过剩,或者成长中的过剩。它的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够,或者我们还制造不了,还需要进口,因此通过改善品种,提高质量去扩大内需,去创造需求,这样可以化解一部分过剩的产能。比如我们在钢铁、水泥、玻璃的品种排号,质量可以提升,比如钢铁,汽车面板,高铁需要的一些特殊钢材,我们核电需要的一些综合板以及高压锅炉的管线。还有大型变压器的曲向硅钢片,我们还不能够制造,或者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的需求,还需要进口。那么通过提高品种质量,就可以把我们一些过剩的产能化解掉,让它生产这些高档的,有需求的,甚至需要进口的产品,这样它产能的一部分就可以化解掉了。
再就是玻璃,我在淄博看了一个玻璃厂,是普通玻璃过剩,但是超薄玻璃、光学玻璃、专用玻璃,还有建筑节能的双层玻璃、三层玻璃是短缺的,甚至还需要进口,那么你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品种质量,原来过剩的产能就可能化解掉,化解一部分它不过剩了。
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像高铁,轨道交通可以用大量的钢铁、铝、水泥。再比如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适用房还是要发展,大概有个数字,一个平方米的建筑大概需要50公斤的钢,需要300吨水泥,需要0.2立方米的玻璃。比如船舶工业,像油轮、集装箱,还有散装货船确实是过剩的,但有些船我们还生产不出来,比如海监船、专业船、科学考察船等等,另外,国际的造船标准提高了,如果我们的环保能耗的标准不提高,那么国外的订单也拿不到。再有,我们保卫我们海洋的安全,建设强大的海军也还是需要很多国防上的设备和船舶。还有海洋工程,中央刚刚研究了海洋经济,海洋工程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兴产业,它和造船也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造船过剩也是结构性的过剩,通过品种质量的开拓可以化解掉过剩的产能。
化解产能过剩,除了政府和市场作用以外,还要注意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自律作用。从行业协会讲,已经有的过剩的产能应该有行规,大家来控制产能的释放。在国外,行业协会是硬约束,大家应该从全局出发,从市场的稳定出发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再就是新上产能,在政府核批和备案之前,先由行业协会做出评价,行业协会通过了,政府再进行审核、审批,或者备案。企业是这个市场的主体,我们调查产能过剩的原因有五条,最后一条就是不少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起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
杨义:要减少政府的投资项目审批 建立新型的准入制度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克制企业投资冲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减少政府的投资项目审批,建立新型的准入制度,现在的投资项目审批是以经济性管制为主要内容,管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其实这是企业,投资者自己最关心的,政府不应该关心,新型的准入制度要从以经济性管制为主,转到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用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三个指标,来对投资项目进行约束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