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二评化解产能过剩
2013-08-06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字号

  今天,央视财经圆桌会议召开,主要关注我国当前产能过剩的一些现状。淘汰落后产能,犹如箭在弦上。那么,目前产能过剩的具体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产能过剩如何化解?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特约评论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原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共同评论。
  淘汰落后产能,犹如箭在弦上。目前产能过剩的具体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产能过剩如何化解?
  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今年首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共包括19个工业行业。
  宋菀(记者):仔细察看这个目录,我们可以发现,大概有19家在这个名单之内,按照工信部的要求,有关方面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力争在2013年9月底之前,关停列入公告名单内企业的落后产能,确保在2013年年底之前彻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区转移。
  这次公布的19个工业行业分别是,炼铁,炼钢,焦炭,铁合金,电石,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水泥,平板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关于过剩产能的清理,现在只是刚刚开始。
  朱宏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 新闻发言人):推动钢铁行业上下游合作,推广应用高性能钢材,促进钢材升级换代,加强铁矿石资源保障,支持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建设,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推动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

  姚景源: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速度问题 是增长质量问题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产能过剩的形势现在比较严峻,我们现在诸多的领域都存在产能过剩,不但所谓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像钢铁、水泥、建材、平板玻璃、造船,而且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过剩,比如现在全国风力发电设备闲置能力40%,光伏产业在2010年的全行业毛利率30%,2011年降到10%,现在已经是全线亏损。
  我们现在为什么出现产能过剩?根本上,还是我们过去较长时间更多地依赖投资拉动经济造成的。投资在经济学上讲有两重性,就是当投资投入的时候,它产生需求,就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投资总有完成的一天,就是这个投资的项目建设时是个创造需求的单位,完成之后就变成了提供供给和产品的单位了。如果一个国家要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一方面它可以形成大量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它供给能力、生产能力上来了,而消费没上来,于是产能过剩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一方面这种增长模式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功劳,但另一方面,它又积累和积淀了诸多的问题。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任务,现在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我们主要矛盾不是速度问题,我们还是增长质量问题、效益问题。

  黄海:我们不能将投资妖魔化 要把投资和调结构结合起来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对于产能过剩,现在大家好像都认为过剩,我觉得应当做一些更深入的分析。比如说农业,我们显然是没有过剩,我们现在很多农产品大量进口,自己勉强满足需求。即使在工业里面,我们有一些先进的比如说机床、集成电路,我们还要大量的进口。另外,还有一个领域被大家忽视,实际上商业现在在大城市里也出现某种程度的产能过剩,就是我们的商业街,大量密集的商业设施,结果里面都没什么人,造成经营亏损,但是这就没有被很多人注意到,所以现在的产能过剩需要做一些深层次的分析。
  对于投资,我们也不能把它妖魔化,在相当一个时期,投资仍然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现在只不过是要把它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肯定要否定,但是不是就不靠投资拉动了?这个话是绝对是不能这么讲的,就是相当一段时间还是要,如果我们国家到了美国的经济阶段,那就可以几乎不靠投资了。

  张立群:关键是要把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理顺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产能过剩分为两种形态的产能过剩。一种是绝对过剩,一种是相对过剩,那么绝对过剩就是我们现在市场的选择标准和过去有改变,过去我们是供不应求,市场选择的重点在有没有,只要是有,市场就接受,但现在普遍的供大于求。现在市场选择标准集中在好不好,就是说你只有做得更好,性价比更优,市场才能接受,但我们过去在多年的快速低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些低水平产能,现在确实是市场不接受的,无论是数量还是结构都有这个问题。第二类是相对过剩,中国经济目前出现的问题,包括产能过剩,它是增长当中表现出来的,它不是通过一个大衰退、大萧条表现出来的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
  我想方法就是投资拉动,这和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密切关系。中国现在还没有完成现代化工业的建设,城市的建设确实需要大量投资,所以中国GDP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必然要用到投资方面,而不可能像美国一样,美国基本上是分光吃尽,GDP当年主要用于消费,没有很多的资金来建设城市、工厂,这和他本身没有需要是有关系的。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发展,我们的现代化,需要有大量投资来支持。过去的问题主要在于投资的效益、质量、效果是有问题的,比如说我们有的桥建成不到十年就垮掉了,我们现在大量的建筑,如果和历史比较,还有和五六十年代来比较,质量上确实是有明显的差距。
  很重要的就是,要把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理顺。比如我们现在的投资如果在高品质城镇化上发挥力量,那么说明这个城市的承载能力能够有明显的提高,城市堵车的情况能有明显的缓解,城市的住房供给,包括支持住房建设的各种供地潜力在一二线大城市能有明显的提高。住房汽车市场最近这两年由于城镇化瓶颈的约束,它的减速有改变。这个方面,我们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实际上远远没有完成。但这个过程,如果它能够重新启动加快,那么它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是引导消费最重要的一个力量,消费水平的恢复对于未来的发展建设,对工业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会发生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想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现在很重要的,在结构调整当中要特别关注。

  郑新立:产能过剩是重投资、轻消费带来的结果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产能过剩是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重投资,轻消费所带来的结果。因此呢,解决这个矛盾从根本上来说,需要改变这个指导思想。也就是说,通过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个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出口驱动为主向消费驱动为主来转变。

  姚景源:调结构转方式 化解产能过剩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从发达国家走过的路程看,他们也遇到过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危机,也主要表现为生产过剩,当时他们把牛奶倒进河里,被迫地去破坏很多生产力,消灭很多商品,目的是求得生产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但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和他们的危机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属于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什么发展办法来解决呢?我们就是要调整结构,通过结构调整,通过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就能够化解产能过剩。

  黄海: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直接干预造成的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政府职能,从中国的角度来讲,还要把改革放在首位,我们现在的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应当说是政府的直接干预造成的,是我们过去传统的考核体制造成的,是这种唯GDP,或者GDP为先的指导思想造成的。
  国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靠市场化的方式去解决,你把这个权利放给企业了,那他自然而然想法就会不一样了,政府也不是无所作为,政府需要做的事情恰恰是我们政府过去做的不太够的。国外他的政府在一个产业发生重大变化的前夕,政府有前瞻性,比如说像资源枯竭的城市的转型问题,发达国家都是在资源,比如煤矿、铁矿还没有穷尽时,政府已经提前考虑要转型的问题。但我们现在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大地把权利交给企业,这才能够扭转产能过剩,否则你靠行政干预造成产能过剩,再靠政府干预解决产能过剩,恐怕这是个无解的题目。

  郑新立:问题出在我们往往用解决短缺的办法来解决过剩的矛盾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们的产能过剩,应当看到它的认识上的根源,就是我们长期在计划经济下生活,搞市场经济才短短地20年的时间,对市场经济下的经济规律还缺乏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计划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短缺,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是过剩,而我们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在制定方针政策上往往用解决短缺的办法来解决过剩的矛盾。也就是说,搞经济工作时候老想着上项目,把经济搞得快一点,而对于如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让老百姓口袋的钱多一点,增强居民的购买力,使生产出来的东西能消费掉,让老百姓能够把市场上的产品购买掉,这样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所以下半年我们要实现稳增长,还不得不依赖于投资,长远主要还要靠扩大消费。

  姚景源:改变唯GDP论成败的考核方式 应重在改善民生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地方,对各个地区的考核,我们是考核GDP,那么怎么样GDP才能上去?就是上项目来得快,特别是大项目,所以我们就是上项目,搞投资,然后使GDP的数据好看,然后排序又按GDP,提拔干部也按GDP,所以这种考核的指挥棒就使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的指导思想就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是调整结构,怎么样大家能够自觉去调整结构?就是不能够再以GDP论高低,这样对结构调整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现在看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我们的经济增长应当重在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重在民生的改善,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仅有决心是不够的! 2013-08-05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美联储 耍你没商量? 2013-08-02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如何读懂中国经济之“稳”? 2013-08-01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楼市“邪火”盛 哪觅解毒药? 2013-07-31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中国怎样让欧盟让步的? 2013-07-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