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我们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除了生产环节,我们还能在哪些方面化解产能过剩?如何恢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用优胜劣汰的机制实现企业的自我更新?能不能用市场的手控制住现在所发生的产能过剩?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人民日报社总编室经济新闻部主编杨义、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做客《央视财经评论》;人民日报与《央视财经评论》推出联席评论。怎样化解产能过剩?重点关注政府角色该如何转变,市场排毒和政府帮扶到底是何种关系?
李毅中: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新项目不要再建了。
这是2010年时任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发布会上的呼吁,李毅中强调,淘汰落后产能,拖的越久损失越大。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李毅中列举了一组产能过剩的数字,粗钢产量7亿吨,产能10亿吨,还在建设。有色金属的铝开工率74%,水泥开工率也就是73%左右,还有在新建的水泥厂,像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风电设备,光伏电池,多晶硅等等这些行业都是严重过剩的,在业界,一般的开工率,利用率75%以下,就可以认为是严重过剩,这些行业的开工率都不足75%,特别像多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开工率57%,多晶硅是35%。
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使得投资效益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下滑,但化解产能过剩意味着一批企业将被关停,后续缩减产能,处置资产,安置人员等都不容易。
李毅中(《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产能过剩是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造成的
造成产能过剩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市场机制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表现在资源、能源价格的改革没有到位,资源没有反应出它的稀缺程度,价格扭曲。还有我们的环境、质量、节能、安全,虽然有市场门槛,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追逐GDP,由于投资的盲目冲动,没有严格执行,降低了,甚至放弃了。还有就是地方招商引资中的有些政策没有边境,过于优惠了,土地便宜廉价,甚至是白送,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减免税,还有包税等等,由于这些原因就造成了项目投资没有反应出它的真正成本,引发了投资的盲动与投资的冲动。
我举个例子,今年上半年,我们粗钢的产量是3.9亿吨,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很不好,销售利润率只有1.78%,这其中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它们是钢铁协会的会员,这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生产了3.14亿吨的粗钢,占了产量的80%,但是它的销售利润率只有0.13%。整个行业是1.78%,大中型企业是0.13%。再打开看,这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上半年的利润是22.67亿,再打开一看,其中主业,就是钢铁主业是亏40个亿。靠投资,靠非主营业务,靠副业赚钱,然后把主业的亏损冲掉以后,有点利润。
电解铝很能说明问题,钢铁业也是这样,钢铁从2004年国家出台文件,就是对于钢铁项目在质量、能耗和资本金的构成等方面做了很多规定,如果达不到这些规定,国家对这个项目不予核批,不予备案。但是统计了一下,从2004年以来新建的钢铁项目的数字惊人,六成是不规范的。只有四成是经过合法审批的。那么这样就说明什么?说明一些政府在执行已经确定的规章制度,市场门槛的时候,没有认真的执行,放松了监管,说到底还是有单纯追逐GDP的导向。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政府的过分扶持是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是一方面的减免,其实现在还有给的更大方的,比如江西的熔盛重工是著名的造船企业,也是一个产能过剩非常典型的企业,当时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就给了非常多非常好的条件,而且直接给钱,在2010年直接给了8.5亿,2011年给了12.5亿,去年给了13个亿,在2010年上市,它有了8.5亿后就变成盈利了,这样以后就能上市,上市以后,有了融资,然后有了一些订单,银行又给了大量的贷款,那么到现在形成了一个大窟窿。也就是说,当时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政府扶持,这么多的注入,可能也就上不了市,也就没有那么多银行的支持的贷款,当然可能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大的窟窿。
杨义(《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地方政府不能给低端产能雪中送炭 要让他们自然死亡
对目前的产能过剩问题,我们这么看,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要协调发力。正常情况下,市场的力量肯定是淘汰低端落后产能的,现在就看政府怎么做,中央政府已经明确方向,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必须与市场的力量相协调,不能保护,更不能袒护低端落后产能,不能给低端产能搞雪中送炭,要让他们自然死亡。这样做虽然有阵痛,但绝对值得忍一时之痛,这就好像家里有个小胖子要减肥,爸爸妈妈,亲戚朋友,大家一起来帮他克服食物的诱惑,而不能偷偷地塞给他食物。
李毅中(《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要抑制地方政府过分地招商引资而给出的优惠
还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首先是要加快像资源税的改革,让资源的价格能够体现它的稀缺程度。资源税已经酝酿多年了,它是把双刃剑,那么应该两利相权取其大,应该创造条件尽快地实行,资源占用费,资源税都要执行,还有环保税,还有对那些高耗能,高污染这些产品加收消费税;另外,要废止那些不合理的,不规范的减免税,包税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要抑制那些过分的招商引资的优惠,要把住我们质量、节能、物耗、安全生产、技术这些门槛,这样通过这些改革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秩序,真正体现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使那些真正落后的产能退出市场。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中央的利益和地方的利益之间有矛盾
从中央的利益和地方的利益来说,互相之间也有矛盾,比如说水泥行业,在十年发了38个文件要降低过剩产能,但执行起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越来越多。钢铁也非常的典型,记得前两年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照片,就是湛江市的领导拿到了发改委湛江的钢铁项目的批文,在亲那个批文。那个照片非常的有意思,那么当时是一个什么背景?就是湛江和广西的防城港两个大项目,一个是宝钢的,一个是武钢的,那么他们在这个地方建立钢厂当时有他们的理由,这个地方它靠近出海口,因为你要运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来,那么要建设新型的高端的钢材基地。当时批这个项目的前提条件是,在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要降低很多的产能,落后的产能要淘汰掉。但是实际上批了以后,当时在名单上的有一些落后产能是淘汰掉了,但在另外一个地方,或者是在某一个企业的内部,淘汰了甲高炉,又在旁边建起来一个乙高炉,那么最后新的产能上来了,但是旧的没淘汰掉,或者是暂时淘汰了,过一段时间市场一好,马上又开工了。
把增量堵住,一旦形成产能了以后,你让它再退掉,这就特别难了,那么有人算过,一百万吨钢就能够带来1.8亿元的税收。如果这个地方已经有了钢厂,那现在你说置换也好,你说把我关了也好,兼并也好,这都是割心头肉,这个难度要解决起来就大得多,包括工人的问题,包括税收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债权债务的问题非常的麻烦,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是,新增的这些能够堵住,不要让它形成下一次再进行清理整顿的烂摊子。
李毅中(《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首先要把源头堵住 并对存量进行化解
有两个原则,叫做等量或者减量置换,建大关小,这个原则是对的,但是执行的不到位。比如说加起来淘汰了一千万吨的小钢铁的落后产能,然后我再建一千万吨的大钢铁,这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你淘汰了以后腾出了市场,但是往往新的建起来了,小的没淘汰,或者它略加改造,它改造不是提高质量,而是扩大能力,躲过了这一劫。说到底,还是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激励一些地方官员在确定项目的时候,就不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了,那么监管部门就放松了监管的要求,两方面都有责任,促进了盲目的投资、盲目的发展。
化解产能过剩不是个新话题,少说也有十多年了,但为什么形势越来越严重?我觉得没有形成共识,认识不一致是根本问题。比如说宏观看过剩,微观看还有市场,我们还能卖得出去。或者是外地过剩,我这不过剩,或者别的行业过剩,我这行业不过剩。或者是今天看过剩,现在低迷,明天就不过剩,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地方在确定项目的时候,他老强调我这有条件,有煤,有电,但是市场在哪里?没有认真的做市场调查,没有做市场评估,不从全局看问题,不从市场看问题,因此诱发了投资的盲目性,而且越滚越大。
首先,还是要把源头堵住,已经有的过剩的产能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化解,就很艰难了,问题是不要再出现新的过剩。我再说一个数据,电解铝2765万吨的能力,生产的产量不到两千万吨,但是现在在建的还有1100万吨,拟建的还有600万吨,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所以当务之急是把源头堵住。我很赞成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日前发的一个通知,对于在建的和拟建的这些项目立即停止,然后进行清理整顿,那么关键就看这个通知能不能落实,能不能得到各地的响应。把这个源头堵住以后,回过头来我们对现在已经有的存量过剩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淘汰落后,重组兼并,技术改造,走出去,产业转移等等,对存量进行化解。
杨义(《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政策的决策转换需要做到“退”“推”“扶”这三个关键字
政策的决策转换需要做到三个字,第一个字是“退”,就是政府退后一步,不能刻意介入市场,保护落后产能,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第二个字是“推”,就是政府要助推市场的无形之手发挥作用,更加有效地淘汰落后产能,比如,对污染排放实行更加严格的标准,不达标的要立即死亡,勉强达标的也要提高环境成本,降低其存活率;第三个就是“扶”,不是扶持要死的企业,而是扶持企业里的失业人员,让他们有退路,有活路,有出路,避免出现社会问题,也就是中央所说的社会政策要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