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墨西哥海滨城市--洛斯卡沃斯今天成为全球焦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在此拉开帷幕。欧债危机为何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崔开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大家都在关心欧元区的主权债务问题的演变,以及它对世界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 解说:《央视财经评论》正在关注。 主持人(史小诺):各位晚上好!这里是正在为您播出的《央视财经评论》,我们将会继续一起来关注每天的财经热点。这两天,墨西哥的一座海滨城市--洛斯卡沃斯成为了众多财经媒体的焦点,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18号到19号在这里举行,不断升温的欧债危机是一个躲不开,躲不掉的热点,那么应对欧债危机峰会能否达成共识?是否可以拿得出摆脱欧债危机的最佳的解决方案?今天的评论员是何帆和张鸿。同时观众朋友可以通过腾讯网、搜狐网和新浪网发表自己的观点,期待您的参与。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新闻报道。 解说:当地时间6月18号到19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在峰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希望峰会最终达成重要成果。 他说,我相信在此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我们可以确定一份着眼于长远的行动计划,一份真正地、全面地、涉及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恢复经济增长,还能促进就业,而目前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也成为此次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 崔开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这次恐怕更加突出的是大家都在关心,欧元区的主权债务问题的演变,以及它对世界经济会带来什么影响。所以这一次各国关注的问题比较集中。 解说:17号晚,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墨西哥海滨城市--洛斯卡沃斯,根据白宫此前公布的行程,奥巴马将在聚集了全球二十个主要经济体的重要外交场合,同多国领导人进行互动。由于国内选情紧绷,奥巴马在这一风景优美的度假胜地并不轻松,出于国内竞选压力,奥巴马期待,借洛斯卡沃斯峰会这一平台,督促欧洲采取更多强有力措施,以避免欧债危机拖累美国经济,进而影响其连任前景。 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主张,面临债务危机的国家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接受国际救助。但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认为,依靠财政支出和新增债务来刺激经济,会加剧欧债危机,负债国应着手推进财政结构性整顿和社会经济改革。有分析认为,峰会上很可能会出现,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等经济刺激派,与默克尔是紧缩主张针锋相对的局面。 朱光耀(财政部副部长):中方的立场很明确,就是要稳增长,要促就业。因为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确实对欧洲经济产生了十分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失业率,在欧洲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国家,甚至达到了20%以上。而青年人的失业问题达到了40%以上,这样对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都产生了重大的挑战。当然其他的问题,比如美国的债务悬崖问题,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这些问题,也都在会议中进行讨论。 主持人:刚才我们通过这个片子看到,稳增长,促就业是我们最关注的话题,但是我们发现欧债危机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说明它还是一个焦点,而且对于这样一个话题还有一些矛盾的点,两位认为欧债危机是不是现在世界经济目前现状大家所需要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张鸿(央视财经评论员):其实都带着不同的利益来的,比如说我看媒体报道说,德国一些官员私下里说,说你们不要太关注我们欧债危机,因为全世界的这个压力太大了,到最后我们都没法解决。但是默克尔就直接说,说这个没办法,它就是焦点,因为现在整个世界的视线就在这,那美国其实他也是因为也有大选,默克尔那边也有大选,美国这边今年也有大选,大选怎么办?他就尽量地避免欧债危机能够影响到他的大选。那在技术层面,你像这个世界银行,我看最近和欧盟也出现了一些分歧,比如世界央行的行长佐利克他就说,说你们用一千亿欧元来援助西班牙这就像打水漂一样,这根本是没用的,浪费钱,但是欧盟委员会他们就开始说,说你们也不要光指责我们,现在这个危机可不是我们一家带出来的,那当然潜在也指责其他国家,不是我们一家,所以你也不能说我们一家来救助,大家都得努把力才可以。 何帆(央视财经评论员):其实原来大家也不想今年开会再谈欧债危机的事了,因为这个事已经说了很长时间。 主持人:去年的议题已经确定了,是稳增长。 何帆:对,但是因为这个时机,今年这个时机比较独特,一个就是G20的峰会时间比原来提前了,你看去年戛纳峰会的时候是在年底,往年基本上都是在下半年,今年是在上半年,因为墨西哥他今年要选举,所以他希望在这一任政府在任的时候把这个峰会召开完。然后从另外一个方面,欧债危机的恶化又比大家想象的要晚,原来大家猜,说今年在第一季度的时候会是欧债危机的一个爆发的高峰时期,因为今年第一季度可能都是他们偿债的高峰时期。但实际上因为在去年12月份包括今年2月份的时候,欧洲中央银行两次推出来长期债再融资操作,揽储,往里头打了至少一万亿欧元,就把市场恐慌情绪平息,但是真正到5,6月份之后,又开始大家恐慌。 一个就是张鸿刚刚讲的,像6月17号的时候,希腊要再进行选举,所以大家恐慌,说希腊会不会退出?但有人认为希腊要退出,那可能整个欧元区就解体了;另外一个就是西班牙出问题了,西班牙已经正式请求欧盟对他的银行业提供援助,那如果要是西班牙出问题,那就比原来的希腊和葡萄牙那就要厉害多了。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想谈谈别的有趣的话题,墨西哥也想谈谈增长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包括这个议题里头也有绿色增长的问题,但实际上这些可能都被这个短期的欧债危机,一定程度上都冲淡了。 主持人:我们说17号希腊选举的结果现在让人松了一口气,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是面对种种压力,欧元区现在面对的很多问题,仍然是不太轻松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它的背景。 解说:自2009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希腊经济累计衰退14%,失业率高达20%,人均收入减少四分之一。为获得国际援助,希腊被迫实施痛苦的紧缩政策,民众怨言越来越大。对于欧元区,希腊不退是地狱,退出是炼狱,退与不退这是一个难题。对于欧盟,救与不救希腊同样是一个难题。 巴罗佐(欧盟委员会主席):公正地说,希腊做出了巨大、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现在我们应该关注欧洲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方式,当听取了欧洲各位领导人的意见之后,我能感觉得到他们愿意做出更多努力,帮助希腊实现经济复苏,这也是欧盟委员会的意见。 解说:虽然欧盟高层信誓旦旦,极力保住希腊在欧元区的位置。然而欧盟的中坚力量--德国的态度才是决定希腊未来的关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希腊与德国可能将在苛刻的救助计划问题上再起冲突。在上周日大选中获胜的希腊新民主党准备请求欧洲为希腊节支计划再宽限一段时间。6月18日,默克尔在G20峰会上却强调希腊领导人必须依照救助协议尽快履行承诺。甚至德国民众也开始怀疑欧元是个拖累,德国电视一台本月公布的民调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引入欧元的坏处更多,只有38%的人觉得利大于弊。 希腊选举结果让世界暂时松口气,但欧元区警报不断,18号西班牙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逼近7.3%,意大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8号探至6.2%,外界担心,意大利也会步西班牙后尘,提出救助请求。 如何解决欧债危机,法国总统奥朗德6月14号在意大利单独抛出解决欧债危机路线图。当天默克尔则以强硬的口气回应,解决欧债危机不应苛求德国,德国的力量不是无限的,不能过高估计。 要知道,自欧债危机爆发,法、德两国领导人每次均在欧盟峰会或大型国际会议前事前进行双边磋商,并向外界展示共同立场。而这次,就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和欧盟峰会开幕前夕,法、德这两个欧洲一体化建设的轴心国却在各说各话。 主持人:对于这次G20峰会我们财经频道也是派出了一个前方报道组,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下在现场,芮成钢对于这次峰会他的一些观察。 芮成钢(财经频道记者):今天在G20峰会的现场我也看到了,每一次G20峰会的会议期间一般会“流传”出来,打引号的“流传”出来一份最后的领导人宣言的草案,这个草案一般是提前起草好的,然后在这个会议上交给大家审阅,然后最后通过。这个草案当中有一句话,我估计最后很可能也是有的,那就是“各国领导人,同意采取一切有必要的措施,来避免世界经济滑向一个深渊”。我觉得对稳定市场的信心,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因为这样的话市场听到过很多次了,从2008年开始到现在,再说的话是第七次说了,那么光说可能还是不够的,你看这个市场今天,从欧洲到亚洲这个市场在希腊选举投票之后,有一个短暂的昙花一现的反弹,之后很快又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也就是说市场对这个“好消息”,打引号的“好消息”的消化时间是很短的,事后怎么样可能还是要看具体的这个方案和操作。G20本身的作用我觉得它是有限的。 主持人:我们说成钢的这个观察他好像是比较平淡的,甚至不是特别看好的,他觉得会开了这么多次,话也在说,态也在表,但是最后行动到底怎么样,他觉得并不是特别的能够落实下来,两位的观点呢? 张鸿:因为2008年的时候,2008年底的时候是G20峰会刚开始,那个时候大家就像都在一个船上,然后危机来了,怎么办?弄水赶紧灭火,所以这个就相对来说达成共识比较容易,因为大家都在困境当中,然后经过了这几次,这几年的这样一个缓和以后,有的国家已经坐上小艇,稍微远离一点这个危机,漩涡的中心了;有的国家,比如说欧盟他们其实是几个船,小船绑在一块,所以现在可能还在起火,希腊的一个火可能就像赤壁一样,他们就都要陷进去,但是他们一陷进去的话,形成巨大的漩涡,可能也会让其他的国家也要受一些影响,所以现在可能各个国家的利益不一样,所以可能达成共识的难度也加大了。 主持人:何老师观点呢? 何帆:其实都还在船上,没人跑得了,因为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你不可能想到谁能够独善其身,你包括欧洲那边出了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但是现在2008年的时候,那时候刚刚出现危机,所以那时候大家行动都很简单,就赶紧把这个火灭了就行了,船舱里头漏水了,赶紧把那水舀出来就行了。现在是一方面是短期的问题,你得灭火;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你现在船已经停在这里了,你得赶紧发动发动机,别老待在这里了,赶紧靠岸,就是你除了有现在的危机应对,还得有让经济能够增长起来,所以麻烦就麻烦在这里。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短期的问题和长期的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局部的利益和整体的利益是交织一起的;增长的问题和改革的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经济的问题跟政治的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就弄的让大家觉得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做。 主持人:怎么增长呢? 何帆:但是G20基本上大家看到,G20有一个特点,G20它是更多的像一个消防队员的一个角色,就是如果是出现危机的时候,大家实际上可能会团结,更加团结一致。但是如果是说,在经济比较平稳的时候,那有的国家说我要扩张,有的国家说我要收缩,这时候矛盾会多。那如果说我们现在悲观一点的预测,说以后欧债危机会进一步的恶化,那也可能是让大家最后置之死地而后生,你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你可能会把有一些争议放在一边,更多地把重点放在增长的方面,你如果有增长,赶紧把这个着火的船拖到码头里面去,自然会解决问题,老待在水中央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主持人:心里踏实不下来。 张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船长们已经达成了一些共识以后,我们发布公告这次会晤以后得出一些东西,然后这个东西到执行过程中也是因为利益不同,可能执行起来很困难,这就是成钢刚才遇到的一个困惑,他可能觉得,你即使达成了一些共识,也是原则性的,到最后至于执行什么后果,因为已经有六次已经看到了。所以俄罗斯的普京他也在,就是前两天在墨西哥的《宇宙报》上他发表了文章,他就说G20现在信任度的恢复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当然需要漂亮的宣言,但是这个漂亮的宣言当他说完以后,在执行层面的具体的落实,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否则的话会影响G20在国际上的信任度。 何帆:对,有的人还是想当乘客,不想当水手,但是到这个时候乘客都得当水手来用。 主持人:必须得主动意识要调动起来。所以我们说G20它可能传递出的是一种信心,也是一种态度,但是在这个信心和态度之下我们要形成共识,共识之后怎样能够同舟共济?怎样能够更好地提振世界经济?这可能是在欧债危机目前,现在有的这样一个现状下我们各个国家所应该考虑的一些重点话题,那么先进一段广告,广告回来继续评论。 解说:峰会为应对欧债危机能做些什么?同舟共济怎样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央视财经评论》正在关注。 主持人:这里是正在为您播出的《央视财经评论》,我们继续一起来关注G20。那么关于G20这次会议,很多的媒体也是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接下来我们请张鸿为我们梳理,盘点一下。 张鸿:对,很多学者都在媒体上发表文章。那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中,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他就认为:尽管希腊自身存在问题,但是欧洲货币联盟先天不足才是希腊问题的源头,希腊人解决不了欧债危机,拯救欧元的唯一的办法是德国和欧洲中央银行意识到,他们需要改变自己行为,需要增长开支,容忍更高的通胀水平,否则希腊将沦为牺牲品。 那新华社的评论说:看欧债危机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欧元的流通对促进欧洲一体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欧洲人不会轻言放弃。当然欧债危机也表明,从长远来看,欧元机制必须进行变革,这也是当下欧洲领导人的共识。那自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开出了一系列的药方,正是剑指长远的变革。 《法制日报》发表了评论:G20如何承载世界经济发展的期待?同样希望G20峰会能在长期的长效机制上做出努力。文章说: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是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发展的根本的途径,发达国家在希望新兴经济体做出更大付出的同时,理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内扩大他们的发言权。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文章:世界新秩序将会怎样?则从更宏观的角度提出了疑问。文章说:无论在洛斯卡沃斯或者是大选后的希腊发生什么,世界仍然处在“十字路口”,也许本周新的市场动荡将会刺激各国出台更多的货币的宽松政策,但是,全球领导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新的世界秩序将会是怎样的?他们是否将致力于实施让经济更具竞争力的改革?或者他们是否将挣脱过去七十年来束缚自己的枷锁,并试图规划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个有点像世纪之问,就像何博刚才说的,其实就是短期和长期,救补和机制这样的一个矛盾。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次峰会好像也有一些具体的动作,比如说这次峰会讨论了向国际货币基因组织增资的问题,几个新兴市场国家共同增资是900亿美元,其中中国是430亿美元,这个钱从哪里来?怎么一个增资法?两位给我们介绍一下。 何帆:救助全球经济出现的问题至少需要一万亿美元,那么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角度来说,大概需要四千到五千亿美元。其实原来的时候就已经各个国家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共同要进行增资,中国也早就已经说了,我们在救助欧洲,包括我们在增资的方面我们不会缺席的,我们不会掉队的,那么这次胡主席到墨西哥也正式的跟大家讲到中国要增资的数额是430亿美元。所以实际上中国也是在共同的,在为防止出现新的危机来做这个贡献。 主持人:这个钱怎么一个注资法? 张鸿:这个钱应该不是说,现在就是我们掏430亿美元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是一个类似授信额度这样的。 何帆:这个钱不是说现在就拿过去了,这个钱实际上还是放在这里,就等于我现在告诉你我有灭火器,我这所有的这个钱都准备好了,准备在这里。 主持人:需要的时候再拿。 张鸿:承诺。 何帆:但一旦有火灾的时候我会去用的。而且这些钱其实并不是说只是用来救助欧洲的问题的,因为这灭火器不会写着说这个瓶子专门是给欧洲人用的,只要是出现了,哪里出现了问题,这部分的救助的资金都能够发挥作用。所以其实对中国来说,这部分的钱没有说从我们的口袋里掏出来,交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袋里头,这个钱上还写着我们的名字。 主持人:这个钱到时候如果要拿的话,也是真金白银拿吗? 张鸿:不得不掏的时候。 何帆:这个钱需要用到的时候我们就会把这个钱拿出来,但是这个钱我们现在在提供这个增资的时候,它也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方式,与原来传统的增资,就是你把钱拿过去交在那里,就等于像入股一样,让你通过资本金的方式。后来包括中国,还有一些新兴国家也在谈到说,你在增资的这个过程中能不能够有一些改革,有一些更市场化的方式。 主持人:现在方式是怎么样? 何帆:现在方式实际上是,包括新兴国家都比较愿意采用的方式,就是通过来购买基金发行的票据,就等于实际上是他在发债务我们去买。 主持人:相当我们也算是一种投资。 何帆:对。 张鸿:有回报。 何帆:第一,这个回报应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因为毕竟他信用评级高,因为他是一个国家的联盟,他信用评级会比单个的国家还是要高的;另外,如果比如说我们买美国的国债,我们知道美元如果贬值的话,我们可能会遭受我们投资的汇率的风险。但是你要如果把钱放在基金,因为它是整个有各种各样的货币,所以把各种各样的货币放在一块,实际上对我们的保证我们的收益可能还是更有利的。 张鸿:所以现在其实更多的人关注的是什么?就是刚刚何博说的,就是我们的对等的权益是什么?我们的话语权是不是增加了。这个其实我们前几次的峰会,其实也谈过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这样一个改革,因为不光是国家面对经济的改革,他们内部的这个也需要改革,改革什么呢?就是发达国家的股份下来,然后新兴经济体的股份上去。 主持人:我们多一些话语权。 张鸿:但是问题是,话语权是不是对等的增加了?因为现在起码我知道,美国是一票否决权,就是他即使股份从四十多降到十几,他仍然是一票否决权的。 主持人:我们现在所占的份额,百分比大概是? 张鸿:国家之间排名第三。 何帆:我们现在大概正在逐渐地上升,原来的时候大概占到4%,那么在这轮增资之前的时候我们已经到6.4%了,现在按国家来算的话,美国是第一,日本是第二,我们是第三。张鸿刚刚说的是,就是美国现在还有一票否决,因为他现在就是重大的决策他是85%票才能够通过,所以这样的话美国其实只要一票就能够否决,而且欧洲整个加起来他份额也很大,所以如果是涉及到欧洲的问题,欧洲也可以,尽管不是他一个国家,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他也能够否决。 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在布雷顿森体系建立起来的国际经济组织的改革,它是一个长远的方向,你不可能设想它,因为这个毕竟是,原来的时候是发达国家建起来的,新兴市场现在发挥更大的声音,它是比较晚的发生的事情,所以一步一步的来。即使是实际上在2009年匹斯堡会议通过的这个份额的改革,其实到现在也没有落实,因为尽管那个时候大家都已经说了,原则上同意新兴市场的份额要提高,但回去各家还得向家长报告,就是说每个国家得回去之后,每个国家国内他得批准。到现在为止,这个批准,我们是已经批准了,但是还有很多在世界经济中比较重要的国家还没有批准。所以这个实际上也是中国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我们要承担的这个责任要跟我们能够享受到的这个权利应该是对称的,这才是一个合理的,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所要坚持的原则。 主持人:最后这个话题我们再回到增资,增加的资金这个上面。如果我们现在说900亿美元,这个进去它占的比例大不大?它够不够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张鸿:其实不光是他们这些国家,我想这里边的目标,我们中国也应该把它当做自己的目标来做,G20有三个目标,一个是叫强劲增长,一个可持续增长,一个是平衡的增长。所以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如果能把这几项做好的话,也增加了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也算是一个防火墙。 何帆:这个我想把原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编辑部故事》里头的一句名言给它改一改,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