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高考最后一天,南方科大45名学生集体放弃高考,他们为什么不高考?《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收看。今天,是全国高考的最后一天了。全国的900多万名考生,在今天走进考场,在完成自己的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等待最终的结果。而在他们当中,却有45名的学生,选择了不参加高考。那么这45名学生,都来自同一所学校,这就是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他们在这所开办不久的大学,已经学习了几个月的时间了。他们为什么选择不参加高考?不高考,也能够上大学么?今天我们将就此来展开评论。
两位现场的评论员是刘戈,以及特邀而来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杨东平院长。好,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看一看,这45名学生为什么不参加高考?
解说:时至全国900多万莘莘学子高考结束之际,南科大45名学生用“脚”投票对高考说“不”。
7号晚上,一位学生家长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介绍了南科大两个考场的情况。
家长:今年的考场在教学楼。
记者:教学楼的几层啊?
家长:三楼,照样是8点半,监考的老师照样去,照样开门,照样发试卷,跟真的考都一样,但是人都没去,老师等等等,一看没有人了,这个仪式也就结束了。
记者:那些监考的老师是哪儿的呢?
家长:都是本校的。
解说:7号上午,在南科大校内的两间高考教室,因无人领试卷,考试过了15分钟之后,上午两个考场的考试被取消,这位家长说,他特地来校园看考场,后来才知道45个学生都不在南科大的校园里,他们都选择远离考场。
家长:今天45个学生吧,都没去,昨天晚上他们都走了,有的当地的吧住到家去了,不是当地都住到宾馆去了,都走了。
解说:5月27日,在回答南科大45名教改学生今年是否必须要参加高考的提问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坚持依法办学,要遵循国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随后,南方科技大学一名学生在网上发表,致所有关心南科大发展的人们的一封公开性,表示决定不参加今年的高考,信中写道,“我们从未担心过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因为我们都怀着一颗‘实验’的心态,我们想在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精神上作出努力。”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说,“这件事情我不表态,我们想做改革,但是对每一个孩子来讲,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命运,他们的将来,我让他们自己跟他们的家长来做决定,所以我不表示任何态度。”
主持人:其实今天新闻事件当中的这45名学生,他们已经在南方科技大学就读了,所以在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办公室的很多同事就在讨论说,他们事实上已经在大学当中学习了,为什么还会面临着要不要参加高考这样的一个疑问呢?高考无疑对于很多参考的学生来说,都是他们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场考试,但是这45名学生显然没有参加这样的一场考试,那是不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就是不用高考我们也可以读大学,可以这样吗?
刘戈:对,现在事实上他们已经坐在了大学的课堂里面。
主持人:对。
刘戈:但是其实他们“拒绝”的也不能说是高考,因为其实他们已经参加过一次高考了,也就是在今年寒假的时候,由南方科技大学自己组织的高考。
主持人:对。
刘戈:那么现在他放弃的是全国的统一高考,那么现在这个高考他们,实际上有关部门的话,相当于给了他们一次机会,因为南方科技大学的话没有招收本科学生的资历,那么这样的一个放弃,看似是放弃了一个机会,但是我想,他们的选择是一种成熟的选择,因为你在想,如果他们参加了这个高考,我们知道高考它不仅仅是一次考试,它前面有报名的程序。
主持人:对。
刘戈:有政审、有体检,拿到这个,还要填报志愿,最后要被这个招生办然后最后去招收,等等一系列程序。
主持人:对。
刘戈:而且的话面临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省区,那么这样他们有的是要参加全国性的高考卷子,有的是参加各个省里面的招考卷子。所以我倒是觉得,现在大家一身轻松,我放弃了。
主持人:完全就选择了另外一条路来。
刘戈:对,对,我完全这样的话,我反倒是一身轻松。
主持人:那问问杨院长怎么来看待这45名同学没有参加高考这件事?是不是真的不用高考我们也可以上大学?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很多高校,包括清华、北大,什么华约、北约,它都在进行这个自主测试的这种探索。但是这个探索正在进行之中,所以比如说像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的学生,他在学校自主测试以后,究竟是不是需要再参加高考,在讨论的时候大家都有不同意见,所以至少南方科大它是一种尝试,它走出了自己的一步。所以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高校的自主招生,自主考试来进入大学。
主持人:这个是未来我们教改的方向之一吧?
杨东平:我相信是一个主要的方向,从理论来说,招生自主权本来就应该是大学的办学权。
主持人:是。
杨东平:所以南方科技大学作为一个高教改革的一个试点,所以它也在这个方面率先迈出了一步。那么可能从管理部门的角度讲,你有点先斩后奏啊,就是有一点那个破格,就是别人都要高考,你们怎么可以不高考,你自主录取,但是这就涉及到一个改革的方法论的问题。如果南方科大跟全国的学生一样统一高考、统一录取,那还有什么改革可言。
主持人:它就没有实验性可强调了。
杨东平:所以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要给改革更大的空间,要允许改革、允许试点、允许探索,我觉得这是一个,这不仅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还是要有行动。
主持人:那我们一起来回溯一下这个新闻事件的背景,这45名并没有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他们当初是如何进入到筹办当中的南科大的呢?一块来看一看。
解说:并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南科大喊着“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口号”横空出世,就预示着会走一条举步维艰的成长道路。
2010年12月15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官方网站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技大学考生的家长的一封信,宣布要建立首个实验班,没有招生许可证,并且毕业时发的毕业证有可能也得不到教育部门的承认,但是这都没有阻挡住考生和家长的热情。由于报名的学生和家长爆棚,南科大的自主招生会临时改成了三场,很多学生家长说,“人有能力,金子走到哪里都要发光”。校长朱清时亲临会场与学生和家长们面对面交流。
朱清时(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我们没有教育部的大印,盖那个文凭作依靠,我们的学生毕业能不能被社会接受,完全靠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个个成才,让他们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这样我们就办学成功了。
解说:南科大在寒假期间安排考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自主选拔需要经过申请材料审批,初试、复试、录取等程序,首期教改实验班将采取多种培养形式,每个学生都会依托一个研究所,在课程设置上,南科大将对课程进行优化压缩强调课程,以及强调学生的人文气质和素养,同时,南科大计划百分之百使用原版教材,并采用全英文授课。
今年2月,教育部发言人续梅表示:教育部于去年年底下文同意南科大筹建,对于南方科技大学在教改方面的探索持支持态度,希望南科大筹建工作能够得到广东省更多支持,积极推进。
主持人:我想了解了这个新闻背景,你就会发现这45名南科大的学生,他们所面临的并不仅仅是没有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事实上还有很多的难题在等着他们,因为南科大毕竟是在筹办当中的一所大学,它现在还没有招生权,那未来这些学生,其实包括45名学生在内的其他学生,他们在学位啊,学历等等这些方面,还会面临什么样的一些考验或者说挑战?
杨东平:因为我们现在国家的高等教育的这个学位授予权是由教育部来统一进行的。
主持人:对。
杨东平:也就是说是一种国家学位,但是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过去它都是学校的学位,这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就是各个学校的授予的学位的毕业证书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个道理上讲,从这个原理上讲,这个学位授予、招生资格都是学校的自主权,是学校可以自行决定的,可以无需教育部批准。
但是因为我们实行了60年代计划管理,到目前为止这个权还是在教育部,所以你希望得到它的批准,允许你,使你的改革合法化,现在它的问题是在这。
主持人:所以从您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学生虽然现在已经在南科大就读了,但是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他们还并不是在大学当中在读书呢,因为你这个权力还没有争取到手。
我们的很多网友也发表了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们也先来看一看,首先这位叫“林俊凯557”的网友说“按照办学理念,南科大不是传统的公立大学,采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是对教育体制改革积极的探索,而教育部门要求这些学生参加高考,把南科大纳入传统的招生模式,真如此,无疑违背了南科大办学的理念,教改的探索将步履维艰。还好45名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同时他们也将面临很多的考验。
再来看看另外一位网友的观点,“不管是像南科大选择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还是怎样,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来推进改革。但愿南科大能够明确方向,坚持探索。不希望看到南科大逐步纳入我们传统的计划体制,选择拒考使这样的改革陷入到一种纠结状态,教育部门您说这群孩子该怎么办呢?”
其实刘戈我想问问您,现在纠结的不仅是教育部门。
刘戈:对。
主持人:还包括了南科大本身,还包括了这些孩子。
刘戈:尤其是这些学生们,那么对他们来说的话,作出这个决定就是最后不参加高考,不拿这个学位这样的一个决定的话,我觉得也是很艰难的。因为在目前来说,虽然我们讲市场可能会接受他们,他们真的是有很好的教学质量最后被市场接受,但是至少在眼前,你比如说在,如果他们下一步想继续在国内完成他们的更高一层的学业,比如说考研究生,那么就遇到的一个问题,他们这个学位不被承认。
主持人:对。
刘戈:那么考公务员,那么这个不被承认,即使是比如说要进入一些企业,那么如果你没有国家承认的这个正式学历,很容易被人力资源部门在前期的筛选当中的话,就把您屏蔽在外。
主持人:所以真的未来对他们是步履维艰的。
刘戈:所以的话是承担这样的一种风险,但是对他们来说的话,他们已经想好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就是在他们参加南科大这个考试之前,因为学校朱校长已经把这个利害关系都给大家讲清楚了,是大家自愿来参加了这样的一种自主办学,自主招生的这样的一种形势的一种办学。在今年的高考的作文题里面,广东省的作文题叫做《回到原点》,所以有人说,如果他们参加了这个全国统一的高考,就相当于回到了原点。
主持人:我的担心是这些孩子他们的选择,会不会被全社会所认可呢?未来他们走出校门之后,面临的并不仅仅是学校里的这种氛围,我想问问杨院长你怎么看?
杨东平:我觉得要对改革有信心,就是如果没有人迈出这一步,而永远就是停留于现在的现行的规章制度,那的确就不会有任何,天下就没有什么新鲜事了,我们必须看到整个社会这个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我个人对这45个学生非常看好的,根本就不用担心生计问题。你只要看看赵本山的徒弟,看看郭德刚的徒弟,他们有饭碗问题吗?社会承认他们吗?他们有教育部的文凭吗?就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了,成才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你清华、北大不认,我考牛津、剑桥行不行啊?就要有这样子的志气,所以我是特别希望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要走出一条新路来。
主持人: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正是教育改革过程当中的一道风景,因为一直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就被看作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那么究竟这一块试验田上会结出怎样的果实?稍候的节目继续我们的评论。
解说:校长没有级别,招生不用高考,南方科技大学这块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能够结出什么样的果实?《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欢迎回到节目现场,在今天的《今日观察》当中,我们跟各位一块来关注的是南方科技大学45名学生放弃了全国统一高考这样的一件事。那么这些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在教育体制的改革方面到底做了怎样的一些实践和尝试呢?我们一块来了解一下。
解说:被称为教改特区的南方科技大学,从四年前开始筹备至今,从未远离过人们关注的目光。
2007年这所大学校长的产生方式,也一改行政任命,改由猎头公司的全球遴选,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
2009年,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从时任深圳市代市长王荣手里接过聘书,成为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聘期五年。他对媒体直言,“办大学首先要去官化、去行政化。高校最大的受制因素是行政化趋势,以至于学校这样一个学术机构不能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而是以行政化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办。”
在谈及心中理想的大学,朱校长希望,学校里不是谁官大谁说了算,而是谁有真理谁说了算。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都将围绕着科研,教授治校,让学术主导;管理体制上,南方科技大学实行理事会治理,教授治校、学术自治,明确界定政府、学校、行政、学术的权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办学质量的可行路径。
教育改革事关重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今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建立、完善中国现有的大学制度。教育部要向地方放权;政府要向学校放权;学校要遵循教学规律和成长规律来管理教学。
《新华社》评论文章:为了教育发展大计,为了经济社会发展大计,我们应该宽容南科大的改革,就让他们闯一闯、试一试。
主持人:在整个筹建的过程当中南方科技大学他们的教学体制的改革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实际上他们的实践也说明了一点,去行政化,放弃行政级别,其实是可以办学的。但现在我们的关注是在招生制度这个领域,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得更开一点,是不是能够给南科大,给这所学校,给这里就学的孩子以更多的机会,有没有这样的可能?
杨东平:我觉得这就需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允许改革,如果按现在的这个规章制度,你还没有招生马上就要办本科,或者你3年以后又想要办硕士、博士都是不允许的,你没有办到10年以上你想要办博士,你没有5届毕业生你就想要申请硕士,都不允许,但是如果这样子的话,那就是循规蹈矩,那就无所谓改革,那人家香港科技大学怎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成为亚洲的一流大学,无非也就是这么一个教育家办学,给了充分的信任,充分的空间,充分的自主权,我想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主持人:那它这个只是一个个别的案例,还是它有一定的这个示范效应?或者说复制效应?未来是不是它就代表了我们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
杨东平:我想如果它成功了,它就会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主持人:现在成功和失败比例你怎么看?
杨东平:我认为要给改革以空间,给改革以希望,如果你现在就处处设卡,这也不许,那也不许,那还有什么改革,那注定就是没有希望了。
主持人:对南科大来说,的确他们会面临很多困难啊。
刘戈:对,其实南方科技大学是在去年12月24号才得到教育部的这样一个批文,也就是说允许筹办南方科技大学,那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的话,它如果按照常规,的确它很难获得一个教育部的这样批准的一个本科的招生的资格,那么在5月份公布的全国820所具有招收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大学名单上就没有南科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南科大走了自己这样的一条路,那么这样的话,今后是不是为我们教育的这样的一个改革的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也就是说在这之前,我们所有的教育的文凭,最后都要经过教育部的认可,而被认可的前提,你要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那么现在好,有一部分学校的一部分学生,我不参加高考,同时我也不要你那个毕业证,我最后通过我的实力,最后我通过市场来检验。
那么今后是不是在每一所大学里面,最后都需要这样的一个国家毕业背书,其实全世界很多的国家,那么比如说美国,既然他可以拿一个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那么另外的人也可以拿西太平洋大学的毕业证书,都不需要国家毕业书,那么最后靠什么来检验哪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更有市场竞争力呢,自然有市场来检验,那么大家自会有公论,如果是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就会得到尊敬,如果拿到的西太平洋大学的毕业证的话就会羞于拿出来,拿出来以后还被人揭底啊,所以的话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别。
主持人:其实南科大这45名学生,他们放弃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如果放在我们全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高考体制改革的这个背景之下,你会觉得它的关注度就会更高一些,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网友现在发来的观点。
首先我们看到这位叫“回忆”这位网友,他说“教育改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没有看到具体实际的改变,南科大这次的拒考事件,是向传统的考试模式发出了挑战,我觉得不论是哪一种模式,只要是教出来的学生能适应社会,能在社会生存就达到了目的,而不是上学是上学,到了社会再学习,不希望国家和家长在孩子身上花的钱都打了水漂。期待好的教育体制的出台和实施”
再来看一位网友,“雨辰天津”他的观点是这样的,“为南方科技大学45名学生并未参加高考的考生的勇气而叫好,同时也为他们的未来担忧,在现有的体制之下,得不到教育部认可的文凭,是否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前途?中国的教育制度任重道远。”
其实我觉得刚才杨院长已经说了,我们不用担心他们的前途,这个广阔空间大有作为啊。
杨东平:对。
主持人:当然对于我们任重而道远的教育体制而言,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确实有很多,我们接下来再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的观点。
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南科大这样的学历,如果有办学质量做支撑,这些学生他一定可以得到国外大学的认可,而且也可以得到一些在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企业的认可。我建议我们国家的教改规划纲要应该通过全国人大的审议,变成一个教改法案,在审议过程中去修订所有的现行法律法规中,与改革的要求不适应的条款。由于改革是由法律作基础作支撑的,它们就不会面临着这种要改革就要突破现有的框架的困境。
主持人:看得出来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注这45名考生的命运,其实从他们的身上也许大家更多的会聚焦在大学到底该怎么考这件事情上,但是当我们放大到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来看,其实它提出了一个更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这同样也是这些年来南方科技大学一直的探索和实践,那就是大学到底该怎么办?我们来问问两位评论员你们的观点?
刘戈:其实我倒是不太同意就是一定把自主招生和高考,把这两件事对立起来,因为其实各有各的好处。比如现在的现有的高考制度的话,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公平的这样一个效果,在大学全国性的统一高考制度存在的前提下,那么允许更多的大学进行尝试,有多种多样考试和招生的这样的一些办法。
杨东平:考试制度,尤其是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它有几个不同的功能,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是保障教育公平。
主持人:对。
杨东平:国家和高校关注的选拔出优秀人才。
刘戈:优秀人才。
杨东平:然后中学关注的是引导对中学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促进素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