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还是白菜?
因为具有抗通胀属性,黄金珠宝类个股近期表现强势,山下湖也因此而被市场热炒,短短一周内曾出现过两次盘中涨停。
然而,与投资者想象所不同的是,山下湖生产的珍珠并非都是价值连城的珠宝。
安信证券分析师刘涛在研究报告中表示,“我国珍珠产量虽然占世界珍珠产量的90%以上,但销售额只占世界珍珠销售额的10%左右。”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国内珍珠行业几乎尽人皆知。
“我国生产的淡水珍珠质量档次都比较低,在国际上很难卖上价。”杨涛坦言。据其介绍,高品质的珍珠和一般的珍珠产品的价格相差最多能有千倍以上,也只有高品质的珍珠能达到珠宝级别。
高品质的珍珠产量一般只占到总产量的5%到10%左右,绝大部分珍珠都只能做普通的饰品和工艺品,附加值比较低,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跟大白菜的价格差不多。
浙江兰溪的一位珍珠养殖户甚至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只好在珍珠塘里增加鱼类养殖,靠着鱼类的销售收入抵消一部分珍珠市场低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上述养殖户告诉记者,2008年每斤普通原珠的价格从1000多块跌到了100多块钱。
尽管金融危机早已过去,但国内珍珠行业似乎仍未恢复元气。
“这两年价格好一点了,但还是没回到最好的时候。”江苏杨市珍珠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海关201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去年出口珍珠每公斤的价格只有395.19美元,合人民币不到2600元一公斤。
这一价格水平甚至不及普通的贵金属白银。目前的白银价格为10元每克,一公斤的价格达到一万元,而每公斤的黄金价格更是高达32万元。
实际上,如果再加上那些只能做工艺品以及珍珠粉的劣质珍珠,国内珍珠的平均价格有可能更低。据前述兰溪养殖户回忆2008年行情最差时,普通珍珠每斤只能卖到几十元,精品珍珠也不过百元左右。
物以稀为贵。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导致国内淡水珍珠身价大跌的元凶非大规模养殖莫属。
仅以湖北省为例,在2000年以前,湖北省的珍珠养殖面积还不足一万亩,但到了2007年,养殖面积一举突破到20万亩左右。
而山下湖所在的浙江诸暨山下湖镇,有着三百余家珍珠企业,掌控着全国近40万亩养殖水面。
养殖水面的急速扩张,带来的是珍珠产量的大幅上升。
阮仕珍珠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2005年到2008年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分别为1510吨、1530吨、1600吨和1400吨。这一规模使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占到了全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
然而,巨大的规模增长并没有带来效益的相应改善。
2007年世界珍珠养殖业的产量与产值数据显示,以海水南洋珠为主的澳大利亚珍珠业虽然只有3.44吨的产量,但产值却高达1.45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的淡水珍珠产量高达1600吨,产值却只有2.3亿美元。
一份2005年的行业调研数据显示,在此前的10年时间里,中国珍珠的出口量增长了20倍,平均价格却下跌了90%,廉价几乎已经成为我国淡水珍珠业惟一的竞争优势。
“就算是钻石,如果遍地都能挖出来,也会不值钱的,更何况规模大了以后质量却在不断下降。”杨涛感叹。山下湖镇的珍珠大户们不会不懂得这么简单的道理。
据杨涛回忆,刚刚搞珍珠人工养殖的初期,是全行业最赚钱的时候,但在此之后,便持续走下坡路,鲜有像样的反弹。
在最初的赚钱效应刺激下,并不缺乏资本的浙江养殖户们,在全国范围内到处圈水面养殖珍珠的情形,即便是山下湖、阮仕珍珠、佳丽珍珠等大型企业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如果企业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或者很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及营销能力,情况或许会好一点。”杨涛坦言。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已经上市的山下湖,也未能在产业的巨大波动中独善其身。
过去几年的财务数据无疑证明了,上市后的山下湖仍然和大多数普通企业一起,在“赚钱效应明显——农户养殖量激增——产能过剩——价格暴跌——产能缩减——价格提高”的产业周期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