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11日举行的“货币政策及金融问题”记者会上指出,现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变得越来越好,所以我们相信,在未来的五年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会有比较大的进展。 “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已经写入“十二五”规划,从目前透露的种种信号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十二五”期间的推进会比之前想象得更快。如何把握住后金融危机的契机,如何设计更精准更系统的顶层制度,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推进这一“国际货币战略”,成为包括两会代表委员在内的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
2008年,一场发端于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重创全世界经济。而这场危机所带来的,不仅是人们对美国过度自由的金融市场秩序的质疑,也是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集体反思。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从1944年开始形成的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九三学社中央在关于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的建议中指出,“这一体系在当时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当,因此曾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国际货币体系与实体经济结构开始脱节,导致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失衡。以2009年为例,美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例仅为24%左右,但是用美元计价的世界贸易额占比达到60%,而在国际金融领域接近80%的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的。” “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一系列严重弊端,包括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几乎可以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欧几乎不具备监督和约束的能力等等。各界特别是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要求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国际金融机构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说。 作为新兴经济体之一的中国,在过去30年内经济迅速崛起,目前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有关国际金融机构测算,到2020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九三学社中央明确表示,“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应成为我国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艾洪德也说,从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发展阶段来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争得一席之地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尽管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程度在逐步提高。若一国的货币不是能够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则汇率的变动将使其在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货币币种间的错配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因此,中国需要使自己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丁志杰指出,一种货币的国际化不仅在于本国货币当局的推动,更在于外界对这种货币的接受程度。他说,其实在金融危机之前,包括马来西亚和蒙古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货币当局就表达了要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愿望,而在去年IMF对特别提款权(SDR)的篮子货币份额进行调整的讨论进程中,也有声音提出将人民币纳入篮子货币之中。尽管人民币最终没有进入篮子货币,但这都显示出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认可度。 “人民币登上国际舞台正恰逢其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就当前而言,通过贸易结算和对外投资等手段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对于部分释放国内多余的流动性,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中明确表示。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正处于即将加速的起步阶段,目前特别需要的是要有一个大的框架和阶段性的把握,需要系统的顶层制度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 实际上,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一般都经历过通过离岸中心对外辐射的过程,因此,香港离岸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内地和香港签署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等文件的框架下,香港人民币离岸业务已经“突飞猛进”。马蔚华建议,应鼓励深港两地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以人民币计价或交割的各种创新性金融产品;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进入香港人民币银行间拆借市场,引导形成合理的香港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曲线;鼓励境内金融机构参与香港的人民币与外币无本金远期交易市场,并进一步推动构建深港联动的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形成机制。 “不过,目前在香港离岸市场发展在起步阶段面临很大的挑战:往往是在香港市场一线需求的呼吁下,申请一步就放一步,(国家)更多考虑的是不要干扰到在岸市场。但是,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在起步阶段,如果没有在岸市场的支持,离岸市场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巴曙松说。他指出,在起步阶段,整个国家要有一个大的战略,包括如何看待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如何做好与在岸市场的互动,包括小QFII等。在讨论一些细节问题的同时,可能更多需要多分析分析愿景,需要有一个阶段的框架和战略,才能够清晰地把握阶段性的微观问题。 九三学社中央也建议,成立一个由国家最高权威机构直接领导的、跨部门参与的人民币“国际货币战略”专家小组。通过专家组会同各个部门,集中力量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路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问题,直接负责相关战略措施的制订与推动,对人民币战略选择和定位做出中长期规划。
早在2006年,现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的曹红辉就发表《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一文指出,中国正逐步取代美国,成为东亚出口市场的主要提供者,这就为人民币成为被盯住的货币创造了条件,也为人民币在区域贸易中国际化的计价、支付功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马蔚华建议,以港、澳、台、东盟、中东、南美以及非洲地区等与中国大陆经贸合作较为紧密的区域为重点,加强与其货币当局之间的战略合作,支持区域内市场主体在贸易、投资、经济援助与合作等各环节中广泛使用人民币,以形成较稳定的、区域化的人民币市场。 回顾近两年,人民币在贸易领域的运用也确实在慢慢由“区域”渗透至“全球”。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境外地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随后,试点的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7月,央行将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扩容到20个省份。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也不再限制境外地域。 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新兴市场目前占中国全部贸易比重近55%,而十年前为47%。随着全球经济重心进一步转向新兴市场,预计这一比重将加速上升。若保持目前的趋势,预计3至5年内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额的至少一半将以人民币结算(这一比例目前不足3%)。换言之,每年将有近2万亿美元的贸易将以人民币结算。” 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逐渐从经常项目层面小幅向资本项目层面转变。2010年8月,央行发布《关于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试点,此举意味着境外人民币新的回流和投资渠道的诞生,也是中国资本项目改革进程中一项重要举措。2011年1月,央行又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可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这又是本币项下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一次重要尝试。更为关键的信号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披露了2011年中国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工作重点,明确指出,在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防范跨境资金异常流动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外机构持有人民币的重要投机动机之一是人民币升值。而假设这一效应消失,国际化进程或将受到重大冲击。其实,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是币值稳定,因此,国家应分化市场对人民币单边的升值预期,保持汇率稳定,让投机资金无机可乘。”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