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1-21 作者:程惠建 来源:国际金融报 |
|
|
为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4万亿元投资刺激经济方案。随后,国家发改委“夜以继日”地研究分配方案,确保在年底前完成1000亿元投资计划。 一场4万亿元资本盛宴由此拉开大幕。随之而来的是各地政府乃至企业潮涌般地前往国家各部委,打探消息、推介项目、争取投资。人们形象地把他们的行为称为“跑部进京”、“跑部钱进”。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股声势浩大的“跑部进京”潮? 万事皆有因。在给“跑部进京”现象贴标签、下定论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其产生的原因。就拿这次国家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来说,国务院刺激经济的大政方针确定后,国家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出台细则,抓紧落实。由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出手要快”,因此,一个“快”字成为各部委选择项目的重要原则。 会“跑”的孩子有奶吃。哪个省市、哪个企业出手快,就有可能拿到项目,拿到投资。短、平、快的审批要求,极大地刺激了各省市的经济神经。要知道,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和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各地要想从国家拿到一个项目比登天还难。 于是乎,充当公关急先锋的各地驻京办开始迅速行动起来。据媒体不完全统计,2006年底在北京,包括各省、各市、各县驻京办在内的各种驻京机构超过1万家。这1万家驻京机构即便只有一半行动,有关部委也会招架不住,更别说各地蜂拥进京的政府官员了。 “跑部”总不能空手吧。曾经的“铁面审计长”李金华对“跑部”现象有个精彩的注解:“跑是一个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 至此,我们似乎可以给“跑部进京”扣上一个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帽子,然后伐而诛之。倘若果真如此,想必也有相当部分的“跑部”者会喊冤叫屈,他们会振振有辞地说: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想在抗击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战役中一展身手,何错之有?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主动向部委沟通情况、申报项目,何错之有?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的情形下,对部委工作人员略施小计,何错之有? 一位地方厅局级干部曾抱怨,“跑部”就得当“小三子”,根本没有了往日局长的尊严与风光,人家爱理不理,就是处长也不一定能见到,连座也不让。有时,副省长去“跑部”人家都不让个座,但为了本省父老乡亲的福祉,站就站着吧。 看来,不能全怪“跑部”者。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个现实情况是,经济运行已经市场化了,但资源配置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政府行为。1994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国家行政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出现“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最终利益个人化”。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才是“跑部”现象的根本原因。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将经济运行中的相当资源配置权还给市场,还给社会,政府转而专注于提供服务、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宏观调控。当然,政府职能转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政府投资审批重权依旧掌握在少数几个关键部门时,解决“跑部进京”就应该有理、有利、有节。 对于国家部委而言,一方面,要态度平和但意志坚决地回绝来访者,规劝进京者打道回府,有组织、有纪律、有程序地申报国家项目。一方面,要通过公开渠道,发布相关项目征集信息,力求公开公平公正地收集项目、选择项目,真正把纳税人的钱用到刀刃上。最近,国家审计部门也开始采取措施,严密追踪资金使用和项目落实。为监督千亿资金的使用,中央有关部门还将派出若干督查组,检查各个项目的落实情况。 当然,我们更要奉劝那些已经加入和即将加入“跑部”大军的人们,一方面,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通过网络等更有效的形式,完成各地项目收集和申报,而不是一窝蜂地“跑部”。另一方面,也应该尊重国家部委对项目的筛选和决断。 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事关中国经济渡过难关,长治久安,事关中国能否以自身平稳增长为全球渡过金融危机作出贡献。兹事体大,不容闪失。各省市应该给国家部委充分的空间,让他们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去优化资源的配置,合理安排资金。如果各地都以一孔之见、一己之利“跑部”进京,打乱整体部署,影响投资决策,必将对影响整个救市计划的实效,到头来,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