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烹饪协会6月19日联合发表《餐饮蓝皮书》称,去年中国人平均每人在外就餐消费1158.5元,首次突破千元大关。全年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同比增长24.7%。中国餐饮业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上升的一个显著行业(7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在国际经济列车陡然刹车时,我国餐饮一枝独秀,这里面确不乏一些专家分析的“饭局社交”等鸡毛蒜皮的原因,但这些因素不太可能促成餐饮业一枝独秀,放量增长。
就笔者个人来看,虽然偶尔也到外面餐馆消费,但去年全家人均在外就餐消费远不及1158.5元。身边餐饮消费量相对较大的美食家即便达到了这个平均值,但以个人掏腰包消费的美食家数量并不是很多。如此这般,这个全年15404亿元零售额中,到底是哪部分群体充当了拉动餐饮消费增长的生力军?
法国餐饮营业收入之所以大幅下降,是因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居民散客收入受到冲击,而在外就餐很可能成为居民紧缩开支的重要目标。毫无疑问的是,金融危机同样对我国经济形成了较大冲击,失业阴云笼罩,从理论上讲,餐饮受到相应冲击理所当然。
虽无确切统计,但在这个餐饮大幅增长的喜人数据面前,最让人担心的是,“三公消费”是否受到有效遏制。前几年,关于“三公消费”有一个年7000亿元的数据,那里面分解出来的公款接待消费达2000亿元。就具体现象来看,公款吃喝打白条、吃垮餐馆的新闻时有听闻。
在国际经济低迷时,各行各业均努力发展经济,而餐饮业却轻松赢得一枝独秀桂冠,这到底是食客们放开裤腰带,吃了上顿不管下顿,还是有公款埋单不吃白不吃——这是我们面对这个喜人数据最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