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下能赚钱的人每人捐100元,成立‘帮扶基金’。”这是返乡过年的青年农民工汤华东向全村青年提出的倡议。
今年33岁的汤华东是福建省明溪县盖洋镇湾内村曾家自然村的农民。只上过初中的他,最近几年在沿海城市晋江摆地摊卖皮具。他所在的村人口不足80人,村里“40岁以下能赚钱”的只有25人,其中24人平时外出打工。今年春节前夕,汤华东和另外3个在外打工的老乡商量,决定成立一个“帮扶基金”,为村里做些公益事业。
这个想法得到村里所有在外打工者的支持。大年三十,18名从外地回家过年的打工青年和在家种地的32岁村民根子,每人当场掏出100元。另外6名在外打工没有回家过年的村民,也委托家人捐了款。这样,首笔“帮扶基金”共筹到2500元。
“帮扶基金”副会长官金华告诉记者,这次捐款是大家自愿的。第一次统一捐100元,以后每逢过年时,有钱的多捐,没钱的少捐,一直持续到45岁再退出。
谈起成立“帮扶基金”的最初设想,只给自己安了个“文秘”头衔的汤华东说:“村里人心不齐,想建个公共设施,往往都会因意见不统一而做不起来。我们年轻人就是想改变这种状况。”
他举了个例子:村里的一口百年古井前几年干涸后,村民就各自到山背后挖井,用皮管接水到自己家,地势高一点的村民家中则经常断水。“要让所有村民都有水喝,最好的办法就是统一安装自来水。但是,现在有些人不愁水喝,他们不愿再掏钱安装自来水。如果仅由另外一些人去安装自来水,不仅成本高,还会分流水源。”
“我们村里上一辈人没什么文化,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公益事业做不起来。”汤华东说,我们年轻人就是希望通过成立“帮扶基金”,把村里人的心凝聚起来,今后建公共设施可直接由基金出钱。
为了得到村里老人的首肯,最好先让老人尝到“帮扶基金”的甜头。今年春节,他们给村里13位60岁以上的老人和两个2008年出生的婴儿,每人各包了36元压岁钱。“原来想给每个人60元红包,但因为基金刚成立,钱太少,只好给36元。”汤华东说,“一年365天,相当于每天给他们一毛钱。”
关于“帮扶基金”的具体用途,起初大家争议较大。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大家比较认同以下几项开支:每年春节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和当年出生的婴儿包点儿压岁钱;村里有人考上大学或结婚时,由基金给他们派发红包;村里建公共设施时,基金量力出些钱;村里如果有谁找到比较好的创业项目,基金也量力予以支持。
但是,对这样一件好事,村里也有不同声音。根子家有三兄弟,他自己在家种地,两个弟弟在厦门打工。尽管他们三兄弟每人都捐了100元,但其父母却不同意他们去给老人送红包。根子的父亲表示,这钱用得不当,“如果用来帮助困难户,或做些全村人都能受益的事,我不反对。”
有的村民认为,成立“帮扶基金”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帮扶”,而不应是制造一些新的“礼节”。也就是说,应该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长期在外地开快餐店的“帮扶基金”会长曾钦荣说,村里最需要建的公益设施就是安装自来水,但仅这一项至少要1万元,眼下基金里钱太少,根本做不了,只能等钱多了再说。
“我觉得这个‘帮扶基金’应发挥两大作用,一是村民生了大病,又超出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基金一定要管这样的事,钱不够,可以发动大家紧急捐款;总之,今后村里不能再发生村民生了大病只能在家等死的事情。二是要帮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如果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没有必要凑热闹去包红包;但是,如果那些学习好可家里供不起的,基金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到底。”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村民通过电话向曾钦荣表达自己的看法。
曾钦荣说:“现在的问题还是大家心不够齐,25个交了钱的人,一半坚决支持我们把‘帮扶基金’继续下去,30%的人持观望态度,20%的人可能年底会退出。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4个发起人都会一直坚持到45岁。”
本报福州2月8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