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真功夫”叫板洋快餐
    2007-10-26    傅光云 林亚樱    来源:《国际金融报》2007-10-26 第07版

  10月25日,对今日资本总裁徐新来说,又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她的风险投资对象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最近又取得了新的发展,日前经营总数已达到200家。
  近年来,作为美国风险投资代表之一,徐新在中国赚了不少钱。她投资丁磊的网易赚了8倍,投资中华英才网赚了100倍,投资娃哈哈也十分成功,现在看来,投资真功夫连锁餐饮也将要进入收获的季节。“我最喜欢土鳖了。”徐新透露出了她在中国赚钱的秘诀。

叫板洋快餐

  “现在真功夫全国直营店的数量已突破200家,年底将增至250家。”10月25日,真功夫总裁蔡达标雄心勃勃地表示,他们在审慎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继续推动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举措,抢先构筑中式快餐业内第一个全国战略布局。 蔡达标还透露,真功夫计划到2010年扩展至1000家分店,同时向海外发展。
  蔡达标之所以如此雄心勃勃,有他的资本,自从今日资本集团为其注入逾1亿元的风险投资后,真功夫以平均每年超过50%的速度成长。
  记者在上海火车站就发现,真功夫和肯德鸡的店面相连,真功夫的促销员不断给过往的行人发优惠券。记者还发现,虽然肯德鸡的店里人数颇多,但真功夫店里的消费者也不少,双方“叫板”的意味甚浓。据了解,在广州、北京、上海的众多繁华地段,真功夫的店面紧紧地“贴”在离肯德基、麦当劳不到50米远的地方。看来蔡达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与麦当劳、肯德基等国际快餐巨头竞争。

差距依然遥远

  虽然真功夫直面洋快餐巨头的意图很明显,但它能成功吗?至少,目前来说,这还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快餐成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餐饮部分。有资料显示:我国餐饮业零售额从2004年7000多亿元到2006年突破了万亿大关,连续实现16年的两位数增长。借此发展良机,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在我国扩张迅速,仅在2004年,麦当劳各地的分店就达到600多家,而肯德基则超过1200家连锁店,年营业规模分别突破百亿,单店年均营业额在800万元以上,洋快餐已经对我国快餐业形成强势垄断。
  在此情况下,中国本土快餐企业要与国际巨头比拼,其难度可想而知。
  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快餐市场一直保持20%的增长幅度。尽管每月全国有上百家快餐店开业,但形势并不乐观。曾经在去年风靡北京一时的土家掉渣饼,就曾迅速发展加盟店铺,高峰期曾一度达500余家,但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几乎在京城绝迹。
  “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中式快餐一旦店铺开到200家以上,就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回缩。”中国烹饪协会快餐联盟的董文说。据其介绍,马兰拉面在发展的最高峰时曾经开到300多家店,但最后不得不关了60家店;大娘水饺的情况也跟它类似,被迫关了几十家店,并因此亏损了2000万。而连锁经营协会的专家表示,这主要是中式快餐企业自身运作出了问题。
  对此,中国烹饪协会快餐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亚光称,快餐连锁企业能否做大,首先要看它是否解决了标准化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标准化问题,那么其永远不可能把规模做上去。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餐饮地域特色复杂多样,派系林立,导致中式快餐为区域壁垒所困。由于北方、南方的口味差异又甚至大于地域差异,所以中餐很难将在一个区域获得成功的口味特色推广至全国中餐。
  对此,蔡达标有另一番见解,他表示,区域壁垒确实是中式快餐跨区域发展的绊脚石,但攻克关键不在于找到一种口味特色,而是找到一种普遍适应性的口味。业内有专家也指出,洋快餐进入中国市场早期,也被质疑其产品特色单一,无法适应中国市场。但出人意料的是,将工业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薯条、汉堡最终还是风靡了中国。有专家表示,洋快餐能克服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口味的普遍适应性,这正是区域特色集中的中式快餐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关稿件
· 国内篮球市场:洋快餐PK本帮菜 2007-10-22
· 英国调查显示:快餐含盐量太高 2007-10-22
· "天价"国学班:富豪与学者的饕餮快餐 2007-09-12
· 杭州“网络快餐”生意火 2007-08-24
· “快餐式”诊所在美兴起 低价服务令人质疑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