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须“紧”上加“谨”
    2008-07-15    作者:卫容之 李画 黄晋    来源:国际金融报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表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其中两大特征引人注目:一是货币供应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均有回落;二是国家外汇储备突破1.8万亿美元。专家表示,目前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摒弃,但需坚持全球化的视角和谨慎的态度。

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据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末,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94亿元,同比多回笼两亿元。
  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较多,具体来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8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3.90万亿元,同比增长18.85%。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居民户存款增加22070亿元,同比多增13798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256亿元,同比少增270亿元;财政存款增加10234亿元,同比多增1962亿元。
  从贷款情况看,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趋缓。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货币供给总量回落、存款增加、贷款增速放缓都说明上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居民存款高于非金融机构存款(即高于工商企业存款),是由于资本市场股市和楼市都不景气,资金回流到银行所致。
  另一组数据显示,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8.31万亿元,日均成交4153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55.9%,银行间市场利率略有回升。
  “这也说明社会资金链吃紧,银行间相互拆借频繁,因此银行间的利率水平也相应回升。”郭田勇说。

经济下滑危险犹存

  从央行数据来看,到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19%。
  M2增速大于M1增速,说明近期需求减少,企业经营和投资行为存在不景气的潜在危险。郭田勇说,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预期不好,于是减少投资,M2增速与M1增速拉大差距。
  今年上半年,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银行、楼市资金明显吃紧。
  曾有专家担心,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否出现超调,从而影响宏观经济基本面。郭田勇说,国际油价格高涨,大宗物品价格持续走高,我国仍面临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因此央行一方面不希望通胀加剧,一方面又要谨防经济下滑趋势。

警惕“热钱”大量涌入

  央行数据显示,2008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3%。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806亿美元。外汇储备破1.8万亿美元,对热钱的担忧又被推到高位。“有理由相信,4月份以来,我国外储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国际金融机构背景的热钱涌入。”中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全球调研团队发布的报告表明,热钱正在加速涌入中国,而流入后的盘踞点依然是资本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博弈,是左右这种变动轨迹的重要因素。考察亚洲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情况,能为中国热钱的流动情况提供参考。就东南亚来看,资金在2007年底出现流出迹象后,2008年重新开始流入。特别是4月份以来,东南亚境外股权投资的大量涌入,与中国外汇储备异常增长非常一致。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已达1.75万亿美元。针对张明的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热钱说予以否认,认为“国内不存在热钱”,“我们认为只有一些异常资金”。尽管如此,对于热钱的担忧从来没有离开过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视线,也一直萦绕在专家学者心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赵晓菊表示,金融稳定是第一位的。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该轻易加息,否则将给热钱增添盈利的途径,不利于缓解热钱大量流入的情形。

宏调面临双重威胁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的经济形势使得考虑货币政策走向的问题愈加复杂化,宏观政策调控面临着通胀与滞胀的双重威胁。关于货币政策走向的争论存在于社会各界。日前,参加清华大学第三次经济形势讨论会的部分专家表示,应当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防止经济陷入“滞胀”泥淖。
  有观点认为,将于7月17日出台的6月CPI数据会很大程度影响加息与否。对此,赵晓菊认为,CPI数据是短期的数据,是过去的数据,不能决定是否该加息。制定货币政策要看未来,要考虑人们预期的改变对经济的影响。
  外交学院国际金融中心主任欧明刚说,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2000多亿美元,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大,央行不得不增发央票对冲外汇。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形成巨大压力,下半年央行依然必须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此,赵晓菊表示认同:不能摒弃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过使用时需慎之又慎。她认为,目前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空间是有的,且没有比数量型更好的手段,加息则是万不得已的手段。此外,中国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事实也要求从紧需特别审慎,必须要考虑到美国、欧盟等经济体的情况,以及国内进出口企业的生存状况。

  相关稿件
· 只有货币政策是不够的 2008-07-10
· 经济不过热货币政策待微调 2008-07-09
· 慎用货币政策治理本轮通胀 2008-07-09
· 升值是比加息更适宜的货币政策 2008-07-03
· 反通胀货币政策仍大有可为 2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