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了《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预警报告》。该报告在综合分析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情况后,认为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基本解除。同时,据《新京报》报道,商务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部委也对沿海制造业面临的困境表示极大关注甚至现场考察。
这一观点值得关注。从去年下半年起,国内明确的调控政策目标主要是两方面:其一即为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其二是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为全面通胀。以此而论,如果国家信息中心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确立,那么据此可以得出宏观调控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结论。 这一结论或将意味着以内部强力紧缩为特征的货币政策面临着调整契机。既定的两大调控目标,其具体指向并不相同。前者,也就是有关“经济过热”问题,是从宏观经济状态予以考量的,主要的决定因素在于国内;而后者,关于物价因素则受到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国内单方面的调控政策未必能够发挥主动效果。 问题的焦点就在于后者。尽管表面看来,物价指数高企一直是国内经济过热的迹象之一,但是从今年春季以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的主因就已经从国内转向国外。之前推动国内物价上行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供给问题已经基本缓解,预计今年夏粮将是大丰收,这将从根本上缓解国内推高物价的供给因素。因此,当下物价继续攀升的主因在于国外,特别是海外市场原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并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才是问题的主因。 面对这一问题,在国内调控政策中一直唱主角的“货币政策”几乎没有调控能力。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原因极为复杂。数次国际油价峰会皆无果而终,就是因为大家根本无法就其涨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达成共识。对此,单靠中国国内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透过紧缩货币供给总量和信贷规模来试图降低国际原油涨价推高物价的上涨趋势,几乎是毫无效果。 由此,使用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应对两大政策目标的矛盾开始显现。紧缩货币政策固然抑制了经济趋热的可能性,但是因为收紧了社会资金的供给总量,使得微观企业运行的资金状况日趋紧张。不断地加息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不断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让银行自身资金状况也非常紧缺。这就使得银行贷款“嫌贫爱富”的特征更加明显,这一状况直接影响到的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金状况。微观经济的不景气,也恰恰尴尬地成为“宏观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基本解除”的明证。 由此可见,尽管从物价涨幅上看,似乎经济仍存在通胀的可能,但是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宏观调控部门必须应高度关注微观经济主体所处的困境。毕竟,单纯依靠紧缩货币政策无法直接遏制结构性的价格上行,而所谓的“宏观风险解除”其实暴露出的是微观企业经营风险的积累。因此,必须要适时适度地调整货币政策力度,以避免企业的经营活力遭受来自物价上行与资金紧缺的双重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