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部分人还沉醉在上半年7万亿信贷的狂欢中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却感到了一丝丝隐忧。“它在金融危机时期稳定了市场信心,但可能引发政府融资平台较大的风险。”巴曙松在泰达荷银基金2009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上表示,这一风险,或迟早转嫁到银行金融系统。
应警惕地方融资平台风险
巴曙松认为,在看到该政策积极一面的同时,不应忽略在快速增长的信贷压力下,政府融资平台蕴藏的较大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迅速增长到3000多家,其中70%以上在县区级,总的银行借款从一万多亿迅速增加到五万多亿,地方政府的很多投融资平台负债率已经显著提高,甚至提高到100%,不少投融资平台存在资本金不实、抽逃资本金、管理混乱等问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融资平台的总负债状况,不少地方的融资平台由地方政府主体借款后统一安排运用,不仅蕴含较大的道德风险,而且将来追究起来责任主体也不清晰。
银行融资风险和房产泡沫
因为当前的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进行,而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融资,从趋势看,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或迟早转嫁到银行金融系统。 “在当前的信贷投放狂潮中,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相比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仅银行对于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的资本金难以监控,对资金的运用也难以监控,而且也难以全面掌握多方政府的总体负债状况和偿还能力;银行所主要依托的风险管理手段,或者是法律上已经缺乏足够依据的政府财政担保或者承诺,以及不能直接进入银行账户的土地收入等,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巴曙松表示,在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基调下,进行适当的结构调整,强化审慎监管措施是有必要的,例如,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覆盖率,控制商业银行用相互之间持有次级债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强化银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资本金监控和资金运用的管理。 各地地王频现,房产泡沫隐现,与巨额信贷下地方财政压力巨大脱不了干系。“在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中,外资占据的比例在明显提高,值得关注。”巴曙松表示。
投资思路将回到业绩分析上来
“在巨大的信贷投放下,今年中国的超额流动性指标或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点,估计可以达到16%以上;与此同时,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超额流动性指标也创出历史高点。”巴曙松预计,有了经济复苏明朗的大前提,在国内流动性,以及热钱涌入的推动下,将继续推高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 与不少市场观点不一致的是,巴曙松对经济过热的担心强于对经济复苏缓慢的担心。他预计,四季度中国企业的业绩将出现明显的改善,G
D
P增长可能会达到9%以上,2010年一季度预计会成为这一轮经济复苏的阶段性高点。 从国际资本的流动趋势看,现在的资金流动状况非常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的超额流动性指标同样处于历史的高点,同时大量的资本在欧美国内没有投资机会。从国际视角看,因为中国经济复苏,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成本比较便宜,目前向亚洲或者香港流入外资的趋势还在持续。中国的上市公司的中报进一步确认复苏的话,如果再加上有资本的流入,目前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 巴曙松提醒投资者,资本市场正在深刻转型,早期依靠一些小道消息、依靠一些擦边球盈利的模式已经接近尾声,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上市公司的迅速增多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过市场本身内在波动趋势和逻辑的分析,通过经济周期的把握,通过行业变动的把握、通过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分析进行资产的配置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会越来越占据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