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远东集团的领航人:徐有庠
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五
    2009-05-11    朱敏    来源:经济参考报网站

    提要:在日军侵华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苦难,也给有识之士带来了创业的激情。在这些人之中,就有徐有庠的影子。这个来自海门的企业家,以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在台湾打造了一个庞大而繁荣的远东集团。并在几十年间成为台湾五大财团之一,对台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这位老人虽然已离开我们,但是他奋发进取的精神、独特的经营风格以及发展事业的魄力仍将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小地方蕴育出商业奇人

远东纺织集团车间内

    徐氏远东集团的创始人徐有庠于1912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苏省海门县。海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是江苏一个气候宜人的小县城,它的境内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尤以棉花的生产而闻名。徐有庠的祖辈世代务农,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直至其父亲一代,家族中才有人涉足商业。在那个年代里,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太多受教育的机会,通常孩子们的教育都由家中的长辈言传身教,除了来自知识方面的教育以外,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徐有庠的父亲徐元智是一位饱受儒家教育的人,对于孔孟经典如数家珍。自小父亲就经常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教育他,要求他要经常为别人着想。正是来自父亲的殷殷教诲,才培养出徐有庠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的品行,这对他以后的创业和为人处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那个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之中,多数的中国人仅能维持温饱,徐家也不例外。虽然家境并不殷实,还是竭尽全力让徐有庠读完了中学,在学校里,徐有庠勤奋学习,成绩优异。三十年代初,他从私立海门中学毕业了,在学校期间所受的新式教育尤其是英文的学习,对他以后与外商的接触和往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的徐有庠没有继续读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进入了一家棉花杂粮铺当学徒工。在这家店铺里,他勤劳苦干、机敏聪慧,深得老板的赏识。那时,店铺要经常把棉花和杂粮等运往上海去销售,但缺少一个常驻上海的让人放心的人。这时,老板想到了徐有庠,于是就把他派往上海推广业务。年轻的徐有庠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创业之路。

    从上海滩到台湾岛

    由于徐有庠的聪明能干,勤奋好学,很快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仅仅工作几年以后,他便得到了提升。然而,徐有庠并没有安于现状。人生又有几回搏,他认为自己应该趁着年轻,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他毅然辞职,自立门户,以积攒的积蓄开办了同茂花粮行。在粮行运作了一段时间后,徐有庠于1945年,将同茂花粮行和同盛纱布公司合并,成立了大同棉业公司。同年十月,他又在上海创办了远东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所生产的洋房牌内衣,以其良好的质量和合适的价格行销全国。其后,他又相继创办了同生泰机器榨油厂、惠民植物油厂等企业。除此以外,他还创立了华丰证券投资公司,从事股票交易等业务。短短的几年间,他充分展现了自己在经营上的才华并逐渐在上海商圈崭露头角。

    1949年,徐有庠将上海工厂设备拆运后迁移至台湾省台北县,并在那儿开设了远东针织厂,以经营针织品为主业。当时的台湾的纺织业极其落后,当地民众所消耗的纺织产品全依赖于进口,且数量巨大。针对这一状况,台湾当局决定优先发展纺织业,尽量做到所消耗的纺织品均产自本地。徐有庠抓住这个机会,于1952年向当局申请配额,投资设立一万锭纱厂,并把远东针织厂易名为远东针织公司,同年又创办了远东纺织公司,专门生产棉纱、棉布等。不久之后,因为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徐有庠在1954年将远东针织公司和远东纺织公司合并为现在的远东纺织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他采取了稳健经营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扩张。1965年,他建立了合成纤维纺织厂,并与1968年与美国的Manhattan公司和BVD内衣公司合作,开始介入了服装制造业。1971年,他又相继在高雄和马来西亚等地建立制衣公司,专门生产出口服装。到了1996年,徐有庠回到祖国大陆,在上海浦东星火开发区投资6000万美元,兴建聚酯丝与聚酯丝加工厂。在这五十多年间,徐有庠以他的智慧和魄力,将当年的远东纺织公司,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集化纤、纺织、印染、制衣的产业于一身的超大型纺织企业,使其成功跻身全球纺织行业三十强之列。

    立足纺织业进军多领域

    纺织业是徐有庠开始创业的第一步,自从事纺织业成功以来,徐有庠的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纺织工业面临诸多困难,国际间竞争激烈,原材料成本上涨、员工的薪水上升,纺织业利润降低,以至于大家都把纺织业称为“夕阳工业”。但一直致力于纺织业的徐有庠,对纺织业的前景并没有灰心,还在持续地做出投资和对技术进行改进。不过,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徐有庠没有止步于现状,而是以纺织公司为基础,开始在其他行业同步扩张。1967年,徐有庠又开始涉足商业零售业,成立了远东百货公司。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岛内成立了十多家分公司,其中包括中坜分公司、桃园分公司、台北北区与南区生鲜食品处理中心、新竹分公司、高雄后劲与宏南两家专业超级市场及三家仓储批发零售店等。还先后于1975年与1979年成立了远东百货美国夏威夷公司与洛杉矶分公司,将经营触角延伸至了海外。现如今远东百货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连锁百货公司,也是当今台湾最有名的百货企业公司。

    那时候,岛内的水泥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徐有庠与弟弟徐渭源和王新衡等人合资成立了亚洲水泥公司,经过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两家制造厂、一家研磨厂和五家水泥制品厂,其产品洋房牌水泥因优异的质量而畅销岛内外。在经营中 ,徐有庠并不仅仅重视利润的增长,更重视在生产的过程中注意处理相关的污染问题,因而受到了大家的肯定。此外,在1964年,他还与新加坡华侨合资在新加坡成立亚洲水泥(新加坡)公司,使得集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也在建材生产方面独树一帜。

    1968年,徐有庠又开始进军海陆运输业,组建了裕民运输公司,专营海上运输业务;在1979年,又投资增设了富民运输公司,专营水泥运输业务,从而使其在航运业上又创出新的成就。目前,该企业居于航运业第六名,并在1990年实现了股票的上市。

    在徐有庠的领导下,远东集团蓬勃发展,将眼光又投向了获利丰厚的金融行业,于70年代末进入了金融业领域。1979年他成立了亚东证券公司。80年代中期后,远东集团又在1984年与1987年间分别成立远鼎租赁、远鼎投资、百鼎投资与裕元投资公司。1992年,集团申请并获准成立了远东国际商业银行,由此在金融业领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此外,在1984年,远东集团成立鼎鼎大饭店公司,进入观光旅游饭店业。

    在以后的几年间,远东集团又进入了高科技领域,创办了很多与工业相关的企业,并且得到了蓬勃发展。1988年,与德国鲁奇(LURGI)公司合资成立远东鲁奇环保技术公司,主要从事石化业与纺织业的废水处理;1989年与法国液化工业气体公司合资成立东亚工业气体公司,主要从事产销各类工业气体;同年与德国福德堡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路德威远东公司,生产高强力复合模塑聚脂材料,该项目于1990年投产;该公司同时与日本合资在日本成立日本路德威公司;1989年,还与瑞士一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瑞士远东公司,产销工程塑料;与美国公司合资在台成立汉通创业投资公司及与美国王安公司在台成立全球创业投资公司,与加拿大财龙财公司在台成立“中加”投资发展公司等。另外,1996年,远东纺织公司与美国杜邦公司合资1亿美元兴建尼龙六六纤维工厂,与英商卜内门ICI化学公司合资成立卜内门远东公司,生产纯苯二甲酸PTA产品。在徐有庠的领导下,几十年间远东集团在台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建立了庞大的远东企业集团,成为台湾五大财团之一。

    涉足教育陶铸百年人才

    除了远东集团创始人这个响亮的名号以外,徐有庠还是台湾元智大学的创办人。正因为他出生于清朝与民国相交的年代,见证了那个年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贫穷,因而,在他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兴办教育的种子。他一直记得自己最尊敬的张謇先生曾经说过:“父教育,母实业”。只有教育才能陶铸人才,而人才才能推动实业,发展实业又能为所造就的人才提供就业,使其能够发挥所长,尽其所用。因而,在张謇先生的影响下,徐有庠开始兴办起教育文化事业,希望能够对广大的民众有所帮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于是徐有庠在1977年以其父亲的名义成立了“徐元智先生纪念基金会”,用以对教育、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的杰出人才给予奖励。在1978年的时候又成立了“徐元智先生医药基金会”,对于就医困难的人们给予帮助。他还先后成立了亚东医院和一些诊所,用以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方便。

    1969年,亚东工专成立了,这所学校的成立开了私立二年制专科学校的先河。本着回馈社会的目的和一偿多年的兴学宏愿,徐有庠又在1989年兴办了元智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元智大学。创办初期,徐有庠还专门派人前往韩国对当地同类性质的大学进行考察,将学到的经验更好地用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已经从最初的15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近万人的规模。在硬件建设上,学校也尽心尽力,力求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多培养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

    徐有庠成长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他凭借着坚毅的性格和诚信不欺的人格特质,堪称一位谦和勤谨成功的企业家。如今,这位老人已经故去八年,但他的经营风格和发展事业的魄力以及对公益和教育事业的贡献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

  相关稿件
· [史话]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四 2009-03-27
· [史话]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三 2009-03-20
· [史话]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石凤翔[图] 2009-03-13
· [史话]台湾化纤工业的奠基人:石凤翔 2009-03-13
· [史话]刘铭传:"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 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