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刘铭传:"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
——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纪实之一
    2009-03-06    作者:曹博    来源:经济参考报

  提要
  刘铭传作为台湾第一任巡抚,成功地在台湾推行了改革,被誉为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台湾近代化之父、工业化的先驱。他在治理台湾任内,整顿吏治、协调民族关系,开发资源、创办铁路、发展邮电业,在繁荣经济和勃兴教育文化诸方面都取得卓越成效,为台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铭传(1836-1896)

第一任台湾巡抚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世代耕织务农的农家。自幼托身陇亩,生活非常窘困。但为人刚毅任侠,耿介勇敢,平时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一身武艺。曾杀土豪、劫富户,闯荡江湖,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清咸丰四年(1854),接受官府招安,在乡兴办团练。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刘铭传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1859年率团勇攻陷六安、驰援寿州,因功升千总。1862年,率练勇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刘铭传因凶悍善战,战功显赫,很快由千总、都司、参将、副将提升为记名总兵,成为李鸿章麾下的第一大将,颇受李鸿章的赏识。1865年因在山东镇压捻军而提升为直隶提督,并获得清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及一等男爵的封赏。1885年,清政府决定台湾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任命抗法有功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创办铁路

  铁路之于近代国家犹如血脉之于人体。血脉畅通,则人体健康;血脉壅阻,必然患病危亡。早在1880年(光绪六年)刘铭传便上奏朝廷请开造铁路。条陈中说:铁路不仅有利于工商业,矿产业和旅行者,更对用兵大为有利。有了铁路就不用部署数量巨大的军队,可以裁兵节饷,组成劲旅,枪炮军火的转运也可以朝发夕至,18个省联成一体,一兵可以抵以前数兵之用,这样一来,兵权和军饷就尽可以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用被封疆大吏所节制了。但在当时顽固派的坚决反对下,这一奏折被封杀了。

  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后,1887年他又剀切陈词,奏请兴办铁路。奏疏中以台湾防务与商务的迫切需要出发,再度吁请修筑铁路。奏中说台湾孤悬海外,四傍无倚,由北而南,长有千里,新竹、彰化一带地形复杂,不可能全都部署军队……若修成铁路,调兵非常方便,哪个地方有情况,军队可以瞬息长驱,直接进入。又从经济民生来看,台湾山险路仄,只有修建铁路,才能使货物运输通畅,地方上才有利可图,故兴铁路才是“富强之计”。这次上奏在形势有利的情况下,以李鸿章为首的改革派鼎力支持,终于获准。1887年7月,刘铭传在台北成立了“全台铁路商务总局”,筹划修建一条纵贯南北的铁路。为修筑铁路筹集资金,刘铭传从多方面入手,除投入“官股”外,又动员绅商投资而设“民股”,另特派有信誉的候补知府李彤恩前往东南亚,联系各埠华侨,吸收侨资入股。此举颇有成效,新加坡、西贡等地福建籍侨商陈新泰、王广余等人率先响应,不到两个月,便从南洋招股70万两,收现金30万两;又在台湾发行铁路股票,以铁路营运摊还本息,一时购买铁路股票成风。这些筹款措施,创意可嘉可贵,着实解决了铁路建设资金的难题。
  在解决筑铁路的技术力量方面,一是聘请外国专家,一是招聘国外华人专家。前者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敢于延用外籍人才。他聘用了墨希尔为工程总督,请设计工程师碧如负责工程设计,又请玛礼逊作营业顾问等。在延请海外华人专家方面,措施更是周详。凡来台湾的华裔专家,当局拨专款接送,负担其赴台的旅费,并豁免船费。这些举措鼓励了华裔专家赴台湾效力的积极性。如美籍华侨专家张家德,身怀绝技,是桥梁涵道专家,来台后,刘铭传委以监督之职,负责铁路沿线桥梁建设。台湾地质情况复杂,张家德率领从旧金山归来的许多筑路华工,建成大小桥梁70余座。在这些桥梁中,有跨度达448米的淡水河大桥,其上通火车,其下通舟船,可以随时启闭,由此闻名遐迩。
  筑路工程前后历时六年,终于完成了基隆至新竹全长106.7公里的铁路,成为中国人自行集资、自行主办、自行控制全部权益的第一条铁路。台湾铁路开创了维护民族经济主权的先例。刘铭传从御侮图强的目的出发,力主修筑台湾铁路,妥善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台湾铁路的兴筑,便利了台湾的交通,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传播了近代化观念。

发展邮电业

  中国自古是个幅员广袤的东方大国,驿递邮传受到朝野高度重视。“烽燧报警”、“羽书告急”显示了信息机制的多样性。1886年,台湾建省不及一年间,刘铭传便在台北设立电报总局,引进外资,由德商泰东洋行承办台北至基隆和台北至台南的电话线路。又铺设两条海下电缆,一条自淡水连接福州,一条从安平抵达澎湖。计水陆线共长700多公里。从此与大陆间消息瞬间相绶,也和国际资讯连接,大有利于台湾商务的发展。
  在电讯成功的基础上,1888年台湾创设了新式邮政,在台北首府建立邮政总局。各地设支局。总局以候补道张维卿任总办,颁立章程,发行邮票,计程收费。原驿站的站丁则录用为邮递人员。又将购置的两艘轮船“南通”和“飞捷”作邮船,往来于上海、福州、厦门、香港等埠,传信递物,公私皆受其益。这是我国最早的自办邮政业务、比清政府成立的邮政官局早八年。邮政业务的开展,挽回了邮务被外商独揽,利权外溢的损失,也提高了国人自主办邮政的信心。刘铭传在台湾创设邮政系统,开近代中国之先河,并在台湾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辟交通、航运

  刘铭传从发展台湾经济,开发台湾资源的大局着眼,就任依始,便着力于交通、航运业的开辟。当抗法战争一结束,便将军队转化为筑路大军,修筑从集集到水尾的公路,这是一条横穿台湾高山峻岭的公路,从测完路线到施工完成,都十分艰苦。但这182里的山间险道终究被打通,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后人多称道蒋经国为台湾修筑穿越阿里山公路,深入丛莽林菁考查,迷路不归的往事,但很少人知道刘铭传在台湾筑路,条件更艰苦,历险更多。台湾的东海岸,陆路交通不便,刘铭传任内开辟了宜兰至苏澳、台东至花莲的公路,使东部山区的特产茶叶、樟脑等品得到转输之利。
  在台湾兴办铁路的同时,航运业也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往,台湾的航运受英国公司控制。刘铭传莅任后,1886年,在新加坡设立招商局,向侨商募集资金,投资者踊跃。他以这些款项,购置轮船8艘,其中以两艘作为邮船,另六艘则作为海路运输之用。这些船舶,往来于台湾与东南沿海各埠,甚而远驰吕宋、日本和新加坡,推进了台湾的商贸发展。据统计,在1876年时台湾淡水港入口的轮船仅为44艘,而刘铭传就任五年后的1890年,淡水港入口船舰增加到126艘,增幅为两倍半还多。
  另外,还有一细节足以说明刘铭传对交通业和港务的深入具体。今台南市旁的安平港,清时是闽、广往台湾的入口,但此港往往淤积泥沙。刘铭传任内,为之购置挖泥船,疏浚航道,使船舶进出自如。百年后的今天,安平港却淤塞报废,不可复用了!

农、商、实业的振兴

  为政之道,以民为本。考查官员的政绩,首先在于是否能让百姓富起来。管仲治齐国,标榜的原则就是“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他让齐民丰衣足食,因而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七强五霸之首。刘铭传治台湾,虽声名不及管仲,但他以民众利益为依归的主旨却是相通。他在台湾八年间,除了前面所述政绩外,对农、商、实业的振兴,也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由于兴办了铁路,在台湾东西部皆开通公路,又发展了航运,使得台湾宝岛的丰富物产得以外运流畅。商业由此茂兴,商民百姓的荷包里钱多了,变富了!台湾农民广栽桉树,为金鸡纳霜制剂提供了原料;台湾的乌龙茶,名驰海内外,刘铭传根据台湾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鼓励台民种茶并为之提供便利条件。一时茶园繁兴,扩大规模,使困穷的山民衣食丰足,同时也促进近代台湾茶业的健康发展。
  台湾的煤炭蕴藏丰富,刘铭传仿开平矿务局之例,设立煤务局,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开发基隆煤矿,并投资40余万两,购买新式采煤机,每天可产煤百吨以上。另外,又在各矿区开发了些中小型煤矿,至1891年时,全台煤产量已达七万余吨,矿民获利,税源也扩增。同时期又开发硫磺矿,在他任内,生产硫磺百万余斤,每年收纯利逾四千两白银。其他实业也积极兴办,设立蚕桑局、伐木局、樟脑局、煤油局等。这些机构都是以往官府所未有的,它体现了刘铭传的“工商立国”新思想,他和郑观应等学者相呼应,走在中国改革派的前列。
  1886年刘铭传在台湾设立商务局,先后向英、德购买威利、威定两艘旧轮作为商船。派李彤恩等到新加坡设立招商局(后改为通商局),通过向华侨招募股份购买轮船,设立轮船公司,航行于台湾与大陆各埠,远至新加坡、西贡、吕宋等地。1886年设立樟脑总局,实行专买制度,获利颇多。
  由于农、商、实业的蒸蒸日上,台湾的对外贸易额,由1886年的八百多万两上升到1890年的九百多万两。增幅之大,显示了刘铭传任期中经济政策合乎实际的正确性。
  刘铭传起自合肥民家,出身行伍,虽然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机会并不多,但他却善于学习,抓着机遇,不断提高执政能力与从业水平,在同时期的督抚疆臣中,堪称佼佼者。刘铭传的眼光不仅仅以台湾为限,他还希望“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以台湾“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他在台期间振兴工商业、引进外资和培养新式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即使在今天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有人说刘铭传“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实创中国未有之奇”,而其最伟大的成就,最值得后人景仰的功绩则为“建台省”——建设一个近代化的台湾。正因此,他被称为“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今天,台北的新公园里,仍然竖立着刘铭传的铜像,台湾各地有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和街道,反映了台湾人民对这位为台湾的繁荣富强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的爱戴。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

  相关稿件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十 2009-02-20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九 2009-02-13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八 2009-02-06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七[图] 2009-01-23
· [史话]从秦到清财政史探秘之六 200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