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8月1日以来,北京秀水街每天客流量最高达5万人次,丝绸、服装定制的销量比往年同期翻了一番。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
北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就在举世关注精彩赛事的同时,“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究竟影响如何”这个复杂的课题也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
奥运经济直接拉动力有限
根据多届奥运会实践,奥运会举办国的经济总量大小决定了其受奥运经济波动的程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北京筹办奥运会,主要是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有明显带动,对全国经济的影响不大。 北京奥运会筹备开支大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奥运会运行资金,北京奥组委最新公布的预算资金额为20多亿美元;第二部分是奥运会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预计总投资不会超过130亿元人民币;第三个是城市的总体建设,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能源交通、水资源和城市环境建设,七年来大概投入2800亿元人民币。综合来看,从2002年到2008年,北京为奥运会直接间接的投资平均每年438亿元人民币。 根据吕政计算,2002年至2007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平均每年投资额为84259.1亿元。北京为举办奥运会平均每年的投资只相当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年均投资额的0.52%。 从体育场馆建设规模看,北京新建了12个奥运场馆,6年竣工总面积为71.83万平方米,只相当于2007年全国房屋竣工面积的0.0139%。 旅游业方面,北京市旅游局预计奥运会期间将有四五十万人次海外游客和上百万人次国内游客到北京。而2007年仅“五一黄金周”我国旅游规模就达7376万人次。奥运会期间增加的游客占全国旅游者总量的比重不大。 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政府为了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近年来实行信贷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投资快速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到2007年年底,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建总规模已超过30万亿元,在不增加任何新建项目情况下也需要3年完工。
“后奥运”经济不能只看奥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宏观经济短期表现并不受奥运会太多影响,因此分析“后奥运”中国经济走势,更多应该跳出奥运会本身。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认为,和七年前申办奥运会成功相比,中国的经济运行格局已发生很大变化,世界经济的波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深层问题日益显现,将中国经济运行引入更加复杂的局面。 2001年奥运申办成功时,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触”不像现在这么深;七年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程度大大加深,经济对外依存度加大。2003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8.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 与此同时,中国对铁矿石、石油等进口物资的需求猛增,国际能源、资源市场的波动,以及金融市场的动荡都触动中国经济神经。 季铸认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并不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现代化的国家,也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完成。
奥运长远推动力不容忽视
专家指出,尽管直接刺激不大,但奥运会带来的可持续、高附加值、国际化等理念,从长远看将转化为一种软实力。 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陈剑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相当程度以资源消耗为代价,提出“绿色奥运”对中国有现实意义。在普遍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大环境中,重化工业在北京淡出,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工厂关停并转,北京成为万元GDP能耗下降达标地区,看似经济结构调整,其实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将推动中国其他地区转变增长方式的步伐。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宋慰祖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产品设计创意一直是产品附加值提升的软肋,北京奥运会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源自中国文化元素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祥云火炬、奥运奖牌,以及旅游纪念品不仅张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激活了中国设计行业的国际知名度和自信,预计在奥运会后将形成一股中国创意设计产品向海外输出的潮流。长远看,中国本土的设计行业与制造企业结合,还将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奥运会还将开阔中国企业的国际视野和开发国际市场的动力。奥运前夕,携程旅行网推出瞄准外籍人士的中国境内游的英文网站,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 此外,奥运还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公众文明素质及国际视野,提升中国消费者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国内市场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