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4-07 作者:杜晋华 韩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近期,贵州遵义市茅台镇一家酒厂以“遵义会议”为白酒商标的申请已经被国家商标局受理,使用“TM”(表示商标局已受理申请,但仍处于异议期)标志的“遵义会议酒”开始投放全国市场。
此举引发民众的热烈讨论。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1636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9.3%的人对此持反对态度。问到具体看法,67.8%的人认为“遵义会议”注册为白酒商标有损遵义形象,亵渎了历史,也亵渎了红色文化,39.4%的人认为,“遵义会议”是一种公共资源,不应该被个别企业独占。
众所周知,商标是商业文化的脸面,新颖独特、具有文化含量的商标势必会为它所代表的企业和产品树立良好形象。然而,近年来国内类似公共资源被抢注成商标的事件日渐增多。
2005年12月,四川省苍溪县旅游局申请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渡”注册为商标,却发现早被人抢注。这时,苍溪“红军渡红色旅游基地”已完工80%,总投资预算5亿元。最后,“红军渡红色旅游基地”不得不改名为“川陕苏区红军文化”旅游景区。
更有甚者,据2006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报道,“屈原”被注册成猪饲料商标。对此,多数公众感到愤怒,伟大诗人屈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将猪饲料与屈原强行捆绑,不啻为对严肃文化传统的一种恶搞和亵渎。
由此看来,一场商业开发与公共资源保护之间的博弈正拉开帷幕。
针对大部分游客和市民对注册事件的质疑,酒厂负责人回应说,注册“遵义会议酒”是企业认真思考过的,不存在侵权抢注一说。另据贵州省遵义市工商管理局介绍,现在企业注册商标都不经过工商局审查,商标注册已市场化,由各地代理商直接向国家商标局申报。那么,该商标实际上已经合法的履行了大部分注册程序,只要在三年受理期内没有人提出异议,他们的使用申请即可获得通过。
不同意见者认为,用遵义会议注册酒商标,法律上不予支持。遵义会议分别是地名和通用名词。我国商标法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使用。“遵义”为通用名词,属不能注册范畴。
注册事件刚发生不久,遵义会议纪念馆就已出面与酒业公司进行交涉,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异议。不过,遵义会议纪念馆下属红色旅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力说:“注册此商标,该企业不算侵权,也没有违法。如今,已和该企业进行了协商,希望他们退出。”
调查中,也有15.5%的被访者对该厂家的行为持赞成态度。他们认为,用遵义会议的影响力带动地方经济,让百姓受益是好事。
据报道,一些当地干部听说此事的第一反应是“肥水没流外人田。”他们暗自庆幸“遵义会议”是被本地白酒企业抢注的,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吧。
众所周知,在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的转折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中国革命从此翻开新的一页。
正因为“遵义会议”四个字承载着这样重大的历史价值且为百姓家喻户晓,一位当地网友发帖称赞了这家酒业公司眼光独到,但他同时也担心该公司如果没有好的策划,可能把这个格调很高、含金量很高的商标低级化!他建议,“遵义会议酒”的包装上应当配一个关于遵义会议的注释。这样,让“遵义会议酒”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效益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传播遵义会议所代表的红色文化。
据了解,白酒是遵义地区的优势产业。今年春季在成都召开的糖酒会上,遵义参加糖酒交易会的白酒企业签约客户达1660家,总签约资金达12.74亿元。尽管战果辉煌,但是参展的董酒、鸭溪窖酒等国内著名白酒品牌,都曾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沉寂多年。当地居民担心,如今的“遵义会议酒”只是占了个好牌子,能否保住这块金字招牌还是需要真工夫的。
近年来,类似抢注事件层出不穷,公众关注此事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资源,这些优势资源现在面临什么问题?他们应该怎样被开发和利用?
调查显示,64.7%的人认为,公共资源正面临“被盗用和被掠夺式的粗暴使用和过度开发”,75.8%的人认为目前公共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法律体系不完善和保护措施不明确。
在如何开发和利用方面,多数公众持较为宽容的态度。64.9%的人认为,“公共资源可以有限制地进行商业开发,但不能损害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24.2%的人认为,“历史、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挖掘才能展现其价值,商业开发和保护可以并行不悖”。
在保护公共资源和文化方面,政府再次被公众寄予厚望。调查中,有65.3%的人要求政府将此纳入规范管理。
事实上,遵义会议被抢注一事原本可以避免。两年前,遵义多位专家提出,“优秀的旅游资源、历史品牌,可以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带动效应。”他们建议将区内红军山、娄山关等旅游景点,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历史事件,尽快进行注册保护,用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未能引起相关重视。”遵义市文化局一位干部说,这不能不说是遗憾。
在这方面,浙江绍兴的做法值得借鉴。2006年,绍兴地区的历史文化品牌资源已经被外地企业和个人分别在691类商品上注册了108个商标名称,针对这种情况,绍兴市政府出资百万元,委托商标事务所将绍兴尚未被注册的名山、名景、名水、名产、名人和老字号等历史文化商标全部进行了注册,以防止当地历史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大量流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