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神话如何嬗变
    2007-07-25    本报记者:李亚彪 裘立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浙江成就了一个发展奇迹。但是,当先发优势逐渐消失,浙江经济又将如何嬗变?

先发优势

  1982年,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县工商局悄悄地给牧屿工艺品厂核发了“联户企业”营业执照——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合作企业正式诞生。当时大胆的发证者和领证者也许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手上的这张纸片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开始: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开始解冻,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民营经济扬帆起航。
  20多年后,昔日“七山二水一分地”、穷得丁当响的浙江,如今已经成了中国大地令人炫目的富庶之地,这个陆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的“小省”,在中国坐了经济总量的第四把“交椅”。2006年,浙江GDP达到1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GDP达到了31684元。浙江城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2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连续22年位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可说同具“强省”和“富民”两大特征。
  “资源小省”和传统农业省份浙江超越先天不足并获得飞跃,其神奇动力来自哪里?答案就是:最早“激活”了浙江人“敢为天下先”和“既聪明又肯吃苦”的人文“基因”,从而率先拥有了经济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先发优势”。最直接的表现是,在浙江的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的比重超过了70%。民营工业多数集聚在一个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充分竞争,相互合作,从而形成独特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统计显示,目前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出现了块状经济。

成长的烦恼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渐入“深水区”,浙江民营经济内在的矛盾开始显露,并对原有的先发优势构成冲抵:量的扩张带来了土地、能源以及水的全面告急,浙江成为全国头号缺电、缺煤、缺地大省;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下游的产品因为竞争过激,涨势微弱甚至不涨反跌,不少产业赢利能力越来越低。同时,高增长、高消耗带来的高排放引致巨大的环保压力,使浙江工业“雪上加霜”。再者,在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浙江的产品从上世纪末开始就蜂拥出国门寻找出路。然而,贸易纠纷又日渐增多。与此同时,那些猛然觉醒的地区开始学习浙江,形成争夺之势,浙江靠打时间差获得的先发优势不再风光无限。
  据统计,目前浙江人在外经商的达到400万人,所创造的GDP同样不亚于浙江本省。外省的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对于浙江资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使得浙江资本外流有加剧之势。

腾笼换鸟

  面对“先发优势”不再、粗放式发展“难为继”的严峻新形势,浙江民营经济下一步该怎么走?
  经济学家周其仁曾在一次浙商大会上说,浙江该改的差不多改完了,只剩下核心的部分了。他所指的就是现在难以撼动的民营经济的禁区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浙江一直在默默地破冰。去年年底,浙江省经贸委下属的国防科工委从处级单位提升为副厅级单位。此举被认为是浙江省希望民营经济能够进入高不可攀的军工产业的实质性一步。而在当年,浙江参与军工制造的民营企业也从15家迅速发展为87家。此外,浙江还在探索建立城市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制度,公交、供水、排污等市政公用事业产权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除了体制创新,浙江还在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方面继续寻找先发优势。浙江“腾笼换鸟”战略中的最重要一招,就是以鼓励自主创新、提升科技水平为中心,推动传统制造业这只最大的“家鸟”脱胎换骨。为此,浙江在今年投入2000亿元进行技术改造。此外,浙江“腾笼换鸟”战略的最大手笔还在于用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置换传统产业中一些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部分,从而使得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前不久结束的党代会上说:“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浙江经济的整体素质,要完善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进一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创建和谐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相关稿件
· 浙江省公车采购排量突破“国标”引发争议 2007-07-23
· 浙江省茶叶出口大面临“外忧内患” 2007-07-23
· 浙江部分“调剂商行”成问题商行 2007-07-23
· 浙江:对种粮农民补贴实行“一折通” 2007-07-20
· 迎接党的十七大系列特别策划•浙江篇 天津篇 200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