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 | 在刚过去的9月份,贵阳市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8场招聘会共提供2万多岗位。在招聘会现场,许多大学生发现,当初报考就读的一些热门专业,毕业后求职门路并非想象的那么宽广。
现象:热门专业求职遇“冷”
刘培东是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学类的毕业生,想在贵州发展。来到贵阳他共参加了6次现场招聘会,但他发现没有对口的岗位。一个月的经历让他有些心凉:当年报考时这个专业是很热门的,就业却成遭遇了冷门。他对记者说,全班32名同学,毕业时只有10人找到了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大部分人都还在人才市场转悠。 记者随机采访中了解到,招生受追捧的艺术类、法学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等热门专业,求职“门路”也不多。张静是贵州师范大学法学专业2008年毕业生,她找了几个月的工作,发现特别难,“原来报考的时候,我想毕业后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她在人才市场逛了一圈,发现与法学专业有关的职位就一个,并且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 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田兰平把简历投向了一个行政文员岗位,她无奈地说:“我们学校今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有600多人,加上省内其他医学院校和省外医学院校回来就业的学生,人数就更多了,但各家医院共招考200多人,一些人不得不暂时放弃所学专业,选择其他行业碰碰运气。”
原因:高校专业结构失调考生填报志愿感性
记者调查发现,高校专业设置失调,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造成了一些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以艺术类专业为例,麦可思公司对2007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数据显示,艺术类专业就业率处于低位。尽管这样,有的高校仍在新设艺术类专业。据了解,贵州一家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新设置艺术专业,计划招生250人。 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也没有引起一些高校的重视,进而缩减招生规模。据了解,贵州一家师范大学法学专业2006年计划招生52人,2007年增设经济法等方向,计划招生增加到154人,2008年又呈扩大趋势,计划招生180多人。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所谓的热门专业招生同样没有因为就业难而“降温”。 “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充足,并且学费高,高校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迎合学生需求,忽略了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贵阳市人才市场常务副主任刘润生说。 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这也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的难度。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应届毕业生面试的成功率都不高,他们有理论知识,但缺实操经验。对于仪表工、操作工等实操性强的工作,他们所学的东西基本用不上。”“工程管理不懂工程结构”、“经济管理对品牌战略缺乏了解”等也是用人单位常有的抱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大学毕业生当年大多是出于个人的偏好以及父母的意愿填志愿,显得十分感性。“我喜欢法律,并且在基层很多老百姓不了解法律,也许是出于一种责任,我就报考了法律专业。”北京科技学院毕业生唐俊回忆说,“但现在找工作时犹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出路:高校应围绕市场做文章
据了解,教育部在2003年就提出要以就业、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实践环节教育教学,保持同经济和社会的直接、密切的沟通与联系。“现在就业供需错位现象严重,企业需要的,高校没有毕业生;企业不要的,高校却大量生产。”刘润生表示,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设置,根据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养,控制招生量。“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份,完全可以结合本省药业、磷业、煤矿业等优势产业来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对于管理、哲学、法学等人文类专业进行必要的压缩,减少招生人数。” “现在,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流于形式,只注重正确的就业观塑造的‘学校指导’,缺乏了解社会和市场的‘社会指导’。”刘润生说。他认为,高校应该与人事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对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就业指导,围绕市场需求来开辟见习实习基地,使自身就业指导工作有所作为。 贵阳市人才市场的一些工作人员还建议,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要理性,高校招生简章中也应该有专业内容、专业要求、专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相关情况的分析,最近几年的用人需求,给高中毕业生考生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使他们在明确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志愿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