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政策动向课题组向本报独家提供的报告认为,2008年受粮价、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价格上涨影响,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较大。建议加大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使用频率,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协调配合,以应对通胀。 报告指出,物价周期性震荡上行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将成为一种常态。世界农产品价格今后一个时期将会高位运行。在粮食及其他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推动下,国内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将呈现不断上移趋势。同时,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也将成为未来推动整体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此外,2008年消费需求拉动物价上涨的动力将明显大于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再次走高也可能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新一轮上涨。 报告建议,对通胀的调控政策应“以粮为纲”,从源头性和体制性因素入手,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同时,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适当控制粮食出口总量、增加进口,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建立“猪粮”价格联动机制,使“猪粮”比价动态维持在略高于5.5的水平,以此来保证养猪户的正当养殖利润,同时又不至于对整体物价造成过大冲击。此外,应充分发挥市场平抑价格的内在机制,减少价格管制以避免供给短缺和黑市交易;政府应建立重要商品供应和储备的预警系统,并将信息及时公开发布,稳定消费者通胀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