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碗族”风靡校园 公务员如同“独木桥”
    2008-01-16    作者:许群 商意盈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持续火暴升温的公务员考试已经在大学校园里“催生”出了一个特别的族群——“考碗族”,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被称为“金饭碗”,直辖市省级公务员是“银饭碗”,地市级是“铜饭碗”,镇街道一级最起码也是“铁饭碗”。多数“考碗族”的价值标准是:多考级别高的,多考经济发达省份的,离家越近越好的。
    面对如火如荼的公务员考试,不少“考碗族”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甚至甘愿放弃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开出的高薪聘请条件。不但让旁观者迷茫,“考碗族”自己也纳闷:花这么大的投入甚至是牺牲值得吗?公务员的工作真的适合自己吗?考公务员就是最好最稳妥的出路吗?
    公务员考试的有关书籍在各大书店的销售量居高不下,公务员培训班场场爆满,“公务员考得怎么样?”目前成了许多大学校园里一句最流行的问候语。公务员考录打破了身份、户籍、地域、专业等多方面的限制,降低了报考门槛,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其中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据人力资源网站调查显示,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都对公务员工作青睐有加。
    据人事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人数创历年之最,全国共有64万人通过审核参加考试,人数相较去年增加12%。与人事部提供的近1.4万个招录职位相比,2008年国家公务员的考录比约为46∶1,高于2007年的42∶1。此次考试竞争最激烈的是中央党群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竞争比例平均为1∶162。
    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也是热火朝天,据省人事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计划考试录用公务员4228名,注册报名人数超过25万人,比2007年多了35000余人,平均一个职位有60人报名。其中最火暴的当属浙江省某省级机关推出的1个职位,报考人数高达864人。
    就读于香港大学的浙江新昌籍学生李莉在省考开始前匆匆回到了杭州,准备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她告诉记者:“我是浙江人,今年就研究生毕业了,想回杭州工作,所以就赶过来了。这次考试报了省级机关的一个文秘职位。时间很紧,一考完就准备飞回香港。”
    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大四学生钱强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的同时也参加了许多大型公司的面试,因为自身条件出色,已经拿到了淘宝网、施耐得等多家公司的录用通知。“国考、省考我都参加了,自己感觉还不错,想等结果出来。如果都不行,那就选择现在手头的外企职位。”
    “公务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随机采访了参加今年公务员考试的50位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两个字:稳定。其中31位学生将公务员列为找工作的首选对象,他们普遍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收入逐年升高,医疗、养老都有保障,没有失业压力”。
    相较于对考取公务员有着明确目标的同学,大部分同学对公务员持着多一次机会的心态,在报考过程中,也有相当部分同学流露出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态度。有关人员调查发现,在报考公务员的学生中,30%的人“十分明确考取公务员的目标,并认真备考”;28%的人抱着“考考看,让自己多一次选择机会”的心态参加考试;42%的人“看到别人都考,自己也跟着考,对录取不抱希望”。
    面对大家一窝蜂争当“考碗族”的现状,就职于某机关单位的于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告诉记者:“我是2006年考取公务员的。本来觉得自己能从几百个人中脱颖而出非常幸运,可是工作了几个月后就发现公务员生活非常机械和无趣。现在觉得做不做公务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的工作,然后努力做好。”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陈雨蝶同学3年前考进公务员,待遇都还不错,工作两年后,她却辞职不干了。问起原因,说这项工作很沉闷,不具挑战性,不适合她性格。再干下去,已经看到30年后的自己了。所以辞去职务,到海南创业去了。
    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金海燕老师认为,面对公务员考试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学生们应该理性对待和理性选择。他说,年轻人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首先不能被官本位的传统思想所左右,要明白做公务员不等于做官。而且获得社会地位、他人的尊敬也并不只有当官一条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认同会越来越趋向于个人的能力和他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不能盲目听从家长和亲友的意见,在进行职业规划以前,要多思考自己以后想走的路以及要达到的目的,合理规划自己的职场生涯。
    据新华社杭州1月15日电
  相关稿件
· 公务员浪费大缘于缺少成本考核意识 2008-01-04
· [随笔]日本青年考公务员也讲“随行就市” 2008-01-03
· 江苏3.8万考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2007-12-10
· 64万人争考公务员 2007-12-10
· 带着行政处分当不上公务员?法院说“是” 200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