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上市只是“道阻且长”的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一步。中国银行业要想成为广受尊敬且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亟待在公司治理、业务创新和国际化能力建设方面拿出实质性改革举措;并稳步提升对国内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回报和服务品质;否则,一旦美欧同行恢复元气,运气恐怕再难眷顾中国银行业了。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主角同时也是打造金融强国重要支撑的国内银行业,一段时期以来带给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似乎是忧大于喜。且不说业已上市的中行、建行、工行和交行近期总额达287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给市场投下了不少阴影,至于名目繁多且“跟风式”涨价收费,若不是被银监会和国家发改委及时叫停,恐怕普通消费者的成本支出又要再度增加了。
当心好了伤疤忘了痛
从农行(601288)不久前的轰轰烈烈上市,到如今战战兢兢的走势,折射出在国有独资银行的内在机制未作根本性改造情况下,农行匆忙上市之后出现的银行与股市之间的风险传递。其实,对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一直有着清醒认识的刘明康,近期就不断警告:国有商业银行股改至今,容易做的都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就很难了。银行业是背水作战,逆流而上,不进则退。 从1994年开始启动国有银行改革,到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再到如今的四大银行悉数上市,国内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迄今为止已走过了16年的历程。应该说,成绩还是比较显著的。一个显性的证据是国有银行指标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在衡量银行业竞争力的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方面,四大国有银行均有显著提升,有的甚至超过了国际一流银行水平。而在“入世”以后的5年间,国内银行业不仅是欧美同行的嘲笑对象,而且对5年过渡期结束后如何应对国际竞争根本没底。因此从银行业的改革路径来看,基本方向显然是正确的。不过,中国银行业取得的不俗成绩主要是在2003年至2007年的经济黄金周期实现的。目前,主要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尚未经历过经济不景气周期的真正考验。可以说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仍只是迈出了关键一步,后续的挑战无疑更大。工行、建行和农行的市值跃居同业前列并不代表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与管理已臻世界级水准。戴上“全球最赚钱银行”的帽子也并不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已是业内寂寞高手。 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既是中国银行业做大做强的后盾,也是银行经营风险的植根者。众所周知,尽管上市被普遍认为是四大国有银行在过渡期内增强竞争力的最优安排,但上市本身不是救命稻草。如果中国银行业不在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冀望通过上市毕其功于一役,实际上是要激励了坏的银行,会产生道德风险,因为这种银行本身不大可能创造太高的价值。
真正危险仍在于制度缺失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真正危险仍在于制度缺失,在于中国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迄今尚未真正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尽管银行上市并将少数股份售给国外机构稀释了政府的所有权,但得益于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决策层对银行反而拥有更大的控制权。政府控股银行管理高层的最终任免权仍掌握在政府而非银行董事会手中。由于有了更大的控制权,使得决策层在经济不景气时候确实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而在经济下滑时可以增加放贷,为国家的扩大内需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而这正是西方国家的政府最期待他们金融机构所做但又力有不逮的事。但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需要加强制度建设,以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信贷文化,即贷款决策应建立在借款人的信用可靠性以及对贷款风险的分析评估上,不能仅靠银行与贷款人的关系或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银行改革的关键不在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否因为先前的政府注资或如今的再融资而减少,而是银行是否建立起了一套防止新增不良资产的有效机制。假如银行业间接发放给地方政府的7.77万亿元贷款中的1.55万亿元,真的存在违约风险,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银行业迄今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和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没有一个内控严密、运营安全的运营机制。
抓紧构筑内生性竞争优势
笔者认为,改制上市只是“道阻且长”的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一步。中国银行业要想成为广受尊敬且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亟待在公司治理、业务创新和国际化能力建设方面拿出实质性改革举措;并稳步提升对国内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回报和服务品质;否则,一旦美欧同行恢复元气,运气恐怕再难眷顾中国银行业了。 的确,相较几年前的市场竞争压力,目前正是中国银行业者抓住机遇、培育内生优势、做大做强的难得时机。尽人皆知,中国银行业的昔日偶像,无论是花旗、汇丰还是苏格兰皇家和德意志银行,经由本次金融危机冲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预计美欧银行业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元气。但留给中国银行业抓紧构筑内生性竞争优势的时间大概也只有这3年了。时不我待,志在打造世界级银行体系的中国金融业者,切莫看重再融资和增加收费额度这类短期行为,而应把握这段难得的时间窗口,切实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力争将自己打造成具备合理的股权结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真正适应市场化的世界级金融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