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2000亿元资本金缺口如何解决
    2010-03-03    作者:徐以升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银行业2010年2000亿元级别的资本金缺口,未来发展的资本金补充空间——中国银行业的这一“长痛”如何解决?

  浦发银行与中移动的结合,开拓了中国银行业资本金补充的一种新方式——产融结合。
  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至今十余年的改革发展过程,很大程度上即是一个补充资本和资本结构多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流资本是三类:以财政或外汇储备注入的国家资本;以金融类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主体的海外金融资本;以上市融资为形式的公众资本。
   这其中,产业资本也在尝试金融银行业。比如2004年建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成立时,宝钢、长江电力、国家电网即和汇金公司一起成为了发起人。但这时,产业资本对银行业股权持有的整体态度是观望。
  而两年之后,在宏观经济和银行业整体以及银行上市受到认可的背景下,更多产业资本掀起了进入银行业的热潮,无论是以中石油、国家电网等央企为代表的国有产业资本,还是以雅戈尔、杉杉股份为代表的民营产业资本。
  当前,在信贷扩张、巴塞尔资本新规、转型等共同压力之下,银行业已启动了资本补充的集体行动。但在当前环境下,除了未改革的政策性银行等个别银行外,国有资本再大举进入已非现实之选;危机之下再大规模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也非市场共识;股票市场融资则压力明显。因此,允许更多国内产业资本进入银行业,已成为银行业资本高额补充最为可行的一个战略通道。
   在德隆案后,防范产业资本入股或入主银行后掏空银行,成为政策考虑的主流。即便目前,华夏、民生、中信、光大等银行也一直存在产融关联交易问题。而且2007年1月,中国台湾地区爆出了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产业资本掏空控股银行的案例,力霸集团掏空旗下“中华商业银行”的案例。
  但随着银行业和大型产业公司在管理和公司治理上的提高,“信贷掏空”已不是当前产融结合的主要风险。产融结合的主要风险领域,是以美国安然、中航油、中信泰富等为代表的衍生金融交易风险。
  更主要的还在于,产业资本进入银行业,其目的已不再是借此获得信贷便利,而是在看好银行业长期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寻求股权投资回报。产业资本股东和其他股东一样,有将入股银行做好的内在动力。
  截至目前,城商行和个别股份制银行是此轮产业资本主动进入银行业的主要平台。国电电力成为石家庄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中石油是昆仑银行的控股股东等。国家电网也在寻找可以控股的城商行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允许扩大产业资本投资银行业股权,不同于允许产业资本发起设立自己控股的新的银行。银行新牌照的门槛没有放开,而是在已有框架下,丰富银行业的股权结构。
  产业资本想分享银行业的高回报,尤其是在利率管制等利润容易保障的行业背景下。产融结合成为“你情我愿”的好结合。
  在产融结合的问题上,国资委高层在去年初即开始抛出绣球。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屡次指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必须充分认识产融结合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中移动的结合,浦发不仅得到了资本,还将得到一个新市场的行业巨大优势——手机银行,目前业界评估手机支付业务已达近百亿元,在这样一个新兴市场,浦发行引入了战略投资者。

  相关稿件
· 对中国银行业转型比增加资本金更重要 2010-01-15
· 资本金比例下调房企今后“不差钱” 2009-06-05
· 资本金下调15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曲线“振兴” 2009-06-01
· 降低资本金难刺激房地产投资 2009-06-01
· 调整资本金鞭策调整投资心态 200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