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未必是美国贸易保护伎俩
    2009-08-03    徐昌生    来源:新快报
  这个话题有为美国人评功摆好的嫌疑。不过,假使我们不存偏见,心平气和地对碳关税一事进行抽丝剥茧,您会发现碳关税并非完全凭空臆造,其背后同样蕴藏着严谨的经济学逻辑。
  何谓碳关税?这是奥巴马执政白宫以后的一项能源新政,全称叫《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该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美国将对不接受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对从这些国家的进口产品开征一项新税种即碳关税,从而使这些国家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丧失竞争力。这一条款涉嫌“以环保的外衣设置贸易壁垒”而遭到质疑。
  可是,美国的“气候法案”刚刚通过,法国也来凑热闹,他们也要对那些在生产、运输以及使用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的产品征收“能源-气候”税,其本质与美国的碳关税如出一辙。据悉,加拿大的碳关税政策也呼之欲出。
  看来,征收碳关税是全球的大势所趋。我们在一味声讨美国人进行变相贸易保护的时候,也应当冷静地分析奥巴马的能源新政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否真的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的代价是否真的是中国损失巨大而美国坐享其成?
  经济学认为,平等自愿的交易,能够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前提是交易不能妨碍第三人。若妨碍第三人,则双方增加的财富极有可能不是来自于双方的创造,而是来自于对第三方财富的转移。
  有一个现象司空见惯:原来无论是超市还是小摊,他们都愿意对购物者免费派送塑料袋。对购物者来说,也很方便。既然是一项双方自愿的交易,政府为什么还要颁布“禁塑令”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废弃的塑料袋不易降解,在大自然中需要几百年才能被完全消化。超市免费赠送塑料袋的行为,固然能够给超市带来利润,也给消费者带来方便,但却给全社会带来了环境隐患。换句话说,超市与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实际上是来自对全社会利益的转移。
  现在,美国人对未遵守污染物减排标准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既不涉及他国内部事务,又能通过经济杠杆对高耗能企业进行遏制,迫使他们要么进行技术改造,要么减少盈利水平,客观上有利于人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减少,这未必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需要说明的是,美国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表面上看是对出口产品国家进行惩罚,使发展中国家的高耗能企业无钱可赚,似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责任全部落到了发展中国家身上。
  其实不然,美国人同样也付出了代价,因为该法案一旦实施,美国的消费者将无法购买到质优价廉种类齐全的中国货,他们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本国或者其他国家的低能耗产品,这意味着他们同样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付出了真金白银。(作者系江西博能实业集团副总裁)
  相关稿件
· 碳关税干扰气候变化合作 2009-07-31
· 欧盟环境部长会议拒绝法国碳关税提议 2009-07-27
· 美民间团体呼吁取消“碳关税” 2009-07-24
· “碳关税”关的是哪扇门? 2009-07-22
· 能源会谈绕不开“碳关税” 200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