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然而,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是有着严格定义的。按照规范的表述,“通货膨胀是价格持续上涨的一种过程,或者从等同意义上说,是货币不断贬值的一种过程”(莱德勒和帕金,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一般来说,认定通货膨胀需要具体考量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价总水平上涨;第二,这种价格上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涉及到所有产品,至少是大部分产品;第三,这种价格的普遍上涨要持续一段时间,不是短期的;第四,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是价格普遍上涨,则一定是以较多的货币供给为前提的。但是,如果是受外部因素如国际政治、战争、自然灾害或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因素冲击,引起了供给短缺,从而引发物价上涨,并不能认为就是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一些物品的价格上涨不直接等于通货膨胀。
自2007年年中以来,CPI出现持续上涨的趋势,CPI的上涨率由2006年的1.5%,上涨到2007年的4.8%。进入2008年以来,这种上涨势头不减。今年一季度CPI上涨率为8%,其中2月份曾达到了8.7%。在这种形势下,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担忧,是不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持续的通货膨胀的周期?
本轮物价上涨的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众所周知,本轮物价上涨初期,价格上涨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特别是肉类,并传导到食品类产品上。2007年末至今,基础原材料和能源产品价格也开始持续大幅度上涨。今年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然而,非食品价格上涨一直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今年一季度非食品价格上涨率为1.8%。由此判断,截至目前,中国经济中出现的物价上涨并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中国官方对此称之为结构性通货膨胀。政府当局也是将控制物价上涨的目标定位为,防止由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为普遍的通货膨胀,也表达了这层意思。
认清这一点,对我们分析判断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以及选择治理通货膨胀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对个别产品的物价上涨,政府应采取的政策或政策的着力点,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同的。
二、当前出现物价上涨主要是供给冲击型的,而不是需求拉动型的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是与总需求膨胀联系在一起的。当总需求超过了当期潜在的供给能力,就会引起瓶颈部门如能源、交通及基础原材料的供给短缺,推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进一步拉动物价总水平的全面上涨,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典型的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超高速的投资增长;第二,货币供给急剧扩张;第三,出现大幅度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第四,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1993-1996年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1994年物价上涨率一度曾达到27.4%,见表1。为了辨析总需求因素对本轮物价上涨所起的作用,下面就从投资、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及贸易赤字和经济增长等方面,与1993-1996年进行对比分析。
投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国家来说,投资膨胀是推动总需求膨胀的最主要动因。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992-1994年经济过热期间,投资增长率超过了40%,个别时期达到了70%。从当前情况看,2007年全年各季度投资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5%-26%左右,大大低于1992-1994年经济过热期间的投资增长率,同时也低于2004年上半年。并且,投资增长平稳,与上年增长速度相比略有增长,但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2008年1-3月,投资增长速度为24.6%,增长速度略有回落。如果说目前投资增速仍然偏快,这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增长所引起的。在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而且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投资增长率维持在25%左右是合理的。因此,从总体情况看,目前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投资膨胀的情况,投资过热只是局部的,主要表现在房地产领域。
货币供给。总需求膨胀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货币供给增长过快。从1992-1994年情况看,这一时期,M2的增长率大约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速度。在这一阶段,货币供给增长过快是投资倒逼机制形成的。这就是说,企业及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倒逼银行发放贷款,导致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反过来,银行信用过度扩张又支持投资进一步膨胀。从目前的情况看,与实际经济增长速度相比,M2的增长速度仍然偏高,增长率在17%左右,但是,与历史上的增长高位相比(见表3),还不能说是目前已经出现了货币信用的膨胀。2008年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长有所下降,同比增长率为16.23%。
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就当期而言,当一国的国内总支出大于总收入,必然表现为或者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大增,或者是贸易赤字大增,也可能出现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的情况。财政赤字结果是政府“逼迫”中央银行超经济规模发行货币,向财政赤字融资,导致货币扩张速度过快。另一方面,贸易赤字结果是引发汇率贬值,加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1985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最明显的那两年,均出现过贸易赤字大幅增加的情况。由于在1997年以前,中国政府一直秉持财政平衡的理财理念,财政赤字规模控制较严,所以财政赤字规模并不大,但在1992-1994年经济过热期间,也出现了财政赤字大幅增长的情况。从1990年到1995年,5年间财政赤字年均增长率约31%。与此同时,在贸易赤字的潜在压力下,人民币汇率一路大幅度贬值。外汇调剂市场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由1991年底的5.82元,上升到1993年5月的8.1元,其间黑市的汇价已经达到10元。这就迫使政府采取通过汇率制度并轨、一次性贬值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贬值至8.7元。
作为对比分析,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是连年下降的,由2003年的2.4%降到2007年的0.8%,而贸易盈余是连年上升的,贸易盈余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1.5%,上升到8.1%。贸易盈余的大幅上升,政府赤字减少,表明目前中国实际上仍存在着消费与投资内需不足的现象。
经济增长速度。从经济增长的水平来看,目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迹象。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达11.9%,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个高点(前两个高点分别发生在1984年和1992年)。近30年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一旦经济增长速度突破10%,就很容易发生经济过热即需求膨胀的情况。然而,也应该看到,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处于高位运行,确有回调的必要,但是,每年的增长幅度并不大。由表3可以看出,从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的9.5%,到2007年的11.9%,增幅为2.4个百分点,经历了5年时间,平均每年的增幅并不大,并没有出现大起的情况。而1993年经济增长速度从1990年的低谷迅速达到了14.2%,仅用了两年时间,增幅为1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小幅攀升可以用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供给结构的改善来解释,而经济增长率的迅速提高,则一定是需求膨胀的结果。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本轮物价上涨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但并不是主导因素,还不能算作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至少目前还没有演变成为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目前中国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基本是平衡的。单纯从总需求的角度解释当前出现的物价上涨,是缺乏解释力的。因此,需要更多地从总供给层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006年夏季,一方面在我国出现了生猪生产周期的低谷,猪肉因生产过剩导致价格低于成本,从而导致生猪存栏率减少。另一方面,在全国12个省份爆发了“猪蓝耳病”疫情,之后又蔓延到全国22个省份,进一步打击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使生猪的供给突然减少,从而引发了2007年初猪肉价格的暴涨,这就成为了本轮物价上涨的导火索。这种由自然灾害引起的物价上涨是典型的供给冲击型的物价上涨。
根据一般商品供求规律,价格上涨将会刺激供给增加。但由于猪肉供给的周期较长,产业化、规模化的生猪饲养,其生猪出栏的周期一般为5个月到6个月,家庭散养的生猪则需要10个月,如果再加上仔猪的生产周期,时间将更长。所以,从猪肉价格的上涨到猪肉的供需达到新的平衡,有一定的时滞,大约为1年以上。
由于猪肉及相关的食品在人们饮食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其他肉类和蛋禽食品对猪肉有较大的替代效应,所以猪肉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2008年初,中国南方地区出现大面积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引起的商品供应紧张,大幅推高了2月份的CPI指数,这也属于短期供给冲击因素。
另外,受自然灾害、战争和国际关系紧张的影响,石油、大宗商品及农产品供给的突然变化,也可以是一个重要的短期供给冲击因素。例如,近两年国际粮价的上涨与澳大利亚、东欧的大面积干旱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本轮物价上涨仅仅是生猪疫情、国际市场局部变化和雨雪冰冻灾害所引发的短期供给冲击在起作用,那么,大约到2008年下半年以后,这种短期供给冲击将会逐渐减弱,物价上涨率将会有所回落。虽然短期供给冲击只会引起物价波动,不一定引发通货膨胀。然而,从目前的物价形势看,这并不排除由短期供给波动引起的局部价格上涨,向通货膨胀方向演化。这种演化力量主要来自于长期因素。
三、引发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而不是中国内部
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一定要以货币超经济扩张为基础,否则,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只能改变各种商品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提高。因此,短期供给因素可以解释物价的波动,但不能解释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物价总水平的上涨一定是货币超经济规模扩张的产物。然而,这种货币扩张的来源不一定来自于国内,也可能来自于国外。而目前美国就是全球货币扩张的最大来源国。
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就进入了长期经常项目赤字时代。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这种情况有所改善,1991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首次出现了贸易盈余。但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经常项目赤字大幅增长,经常项目的贸易赤字由1992年的50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06年的8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6.5%。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也进入了长期政府财政赤字时代,除了在1998-2000年美国经济高涨时期,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年份外,政府财政赤字问题一直困扰着美国。到2004年美国的财政赤字曾达到4200亿美元的高点,其后有所回落,2007年降至1580亿美元。
财政贸易双赤字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形成赤字融资性的货币扩张。这种赤字融资性的货币扩张是以向外输出美元的形式进行。即美国通过输出美元,弥补其巨额的贸易逆差,形成了“美元泛滥”。这些海外美元(相对于美国),又以资本流入的方式,回流到美国,以维持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2006年,美国的净资本流入高达7191亿美元,占经常项目赤字的84%,占贸易赤字的94%。
“美元泛滥”对中国经济的一个后果是,导致汇率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中国,被动地增加货币供给,造成流动性过剩。这种流动性过剩,产生了两种结果:或者引起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经济泡沫;或者引起物价上涨。中国经济在前一阶段主要表现为由流动性过剩引起资产价格膨胀。目前所出现的情况是,过去长期累积的流动性过剩成为支持本轮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
“美元泛滥”的另一个后果是美元的持续贬值。自2006年以来,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欧元、英镑和日元等汇率进入了长期下降的通道。由于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资产存在形式,美元的持续贬值必然促使国际资本寻求其他保值和投机品种。石油以及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成为国际资本的追逐对象,从而推动了石油以及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
目前中国对石油、铁矿石和其他有色金融的对外依存度提高,这些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攀升,成为中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输入因素。另外,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得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在经济上成为可行,增加了对工业用途的农产品特别是玉米的需求。玉米是主要的猪饲料,猪饲料价格上涨,造成养猪成本的上升,最终传导到食品价格上。
总之,引发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外部,是属于输入型物价上涨。
四、控制当前物价上涨演化为通货膨胀的关键因素是控制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过去几年,虽然央行采取了各种手段(主要发行央票)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但是由于央行在2007年以前主要是以短期的手段(发行短期央票),对付长期的问题(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流入实际上是长期问题),所以,央行的对冲操作并不充分。这就形成了长期的货币超经济规模发行的局面,即M1和M2的增长长期超过了名义GDP增长。这就是说,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至于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关键是取决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通常来说,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有多种类型。在低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是“朴素的(naive)”,“朴素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指公众预期未来的物价上涨率是恒定不变的。“朴素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未来物价上涨没有什么影响,是中性的,并使潜在通货膨胀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这就是中国经济前几年经历的情况。当物价总水平上涨率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如3%或5%),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改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外推的(extrapolative)”通货膨胀预期。公众一旦形成了“外推的”
通货膨胀预期,就会预期物价上涨率还会沿着目前的上升轨迹不断地提高;第二种是“回归的(regressive)”通货膨胀预期。在“回归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公众认为当前出现的物价上涨是不正常的,预期未来的物价总水平将回归到正常水平。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一旦社会公众普遍形成“外推的”通货膨胀预期,物价的上涨就有可能向各个领域扩散,引起各类商品价格攀比和轮番上涨的连锁反应。同时,还可能导致出现农民及粮食经销商囤粮惜售的行为,制造出人为的产品短缺,这不仅会进一步推高粮食类的食品价格,而且,还会造成生猪、家禽饲料成本的上升,陷入“猪粮循环”的困境。更为严重的是,“外推的”通货膨胀预期一旦不断地“自我实现”,公众对货币信任将下降,开始从银行提款扩大当前的支出,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正常情况下存在银行中的货币存量的一部分就会转变为当前的需求支出,由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就会发生,潜在的通货膨胀将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并难以控制。这正是我们当前要十分警惕的事。
我们的基本判断是:因生猪短缺、冰雪灾害引起的短期供给冲击,其效应在2008年下半年将逐渐减弱,高企的食品价格上涨率有望回落,加上环比的因素,2008年下半年CPI上涨幅度将会显著地下降,预测2008全年的CPI上涨率将达到5.5%-6%。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课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