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突出位置[图]
    2008-05-15    记者:王宇 姚均芳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资料照片

  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对外发布了2008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央行当前货币政策将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报告指出,要增强调控的预见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注重引导预期,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动态变化,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适时适度微调,努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说,要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投放。继续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调控金融机构贷款扩张,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确定工具组合方式和对冲力度,提高对冲效率。 
  报告指出要合理运用价格型工具。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稳妥运用利率工具,在抑制需求膨胀、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发挥作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供求的作用,增强汇率弹性,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抑制物价上涨的作用。 
  报告同时指出,要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均衡放款,防止贷款过度波动。优化信贷结构,坚持有保有压,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报告认为,以上对冲流动性及加强信贷调控等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而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必须加大结构改革力度,尽快在平衡增长的治本方面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电(记者王宇 姚均芳)2008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目前国际经济运行及其对国内经济影响仍有不确定性,但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以及产业和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
  央行报告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投资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由于外部需求增长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但总体看,支持投资相对较快增长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产业升级和转型、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住房保障、加大节能减排以及灾后重建等客观上都会产生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将稳中趋升。近年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认为这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的提高。 
  贸易顺差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报告称,从近期情况看,外需减弱尚未对对外贸易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体仍有一定增长动力,贸易多元化发展有助于缓解部分区域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对总体贸易带来的影响。总体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贸易顺差增长可能继续放缓,但在国际分工格局调整、国内储蓄率较高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的背景下,贸易顺差可能将维持较高水平。 
  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报告指出,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物价仍然可能高位运行。未来价格走势需密切关注。
  报告认为,总体看,国民经济将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仍面临价格总水平处于高位的突出矛盾,制约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比较多,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仍然存在,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大顺差,流动性依然偏多,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尚不稳固。
  相关稿件
· 治理通胀需破除四大认识误区 2008-05-14
· 专家:地震对物价和通胀影响不大 2008-05-14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治通胀吗? 2008-05-13
· CPI走高反通胀要启动财税措施 2008-05-13
· PPI上涨增加全年通胀压力 20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