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上了一味紧缩货币的当
    2008-03-26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人以及听命于美国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转型经济开出的药方是内外有别的。如果我们一味听从美国的药方,就会上大当。
  在东亚金融危机时,他们开出的药方是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在信用市场与货币紧缩中,进行经济结构与经济政策的痛苦调整。这一政策当时就遭到了严厉的抨击,克鲁格曼等人有专著指出,这样的政策是不顾所在国人民的死活,拉长了金融危机的痛苦周期。
  风水轮流转,如今美国深陷次贷危机的泥潭。他们开出的药方截然不同,美国政府、美联储救市之急切,被美国国内媒体形容为 “发了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号召全球财政部全都实行扩张政策,以共同应付危机。
  我国目前治疗经济结构顽疾的办法是紧缩之下的扩张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相配套,紧缩政策蔓延开去,不仅体现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方面,也体现在对于股市市值的控制。
  一些食洋不化者强调中国应该加息,这将给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致命一击。我国目前的转型期存在市场的内在紧缩性,而政府对于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也使紧缩性反应在实体经济方面,从劳动要素成本的增加到市场利率的急速蹿升,都表明经济在遭遇阵痛。而外围的局面是,由美联储领头,各国央行在纷纷释放流动性,花旗预测,美联储将在年中前将基准利率从2.25%下降到1%,欧洲央行可能从目前的4%下降到3%,而日元汇率的上涨,已经使日元降息预期越来越浓。如果美国经济走稳,那么欧洲央行的降息预期可能会落空,否则会对欧洲的经济造成较大影响。2月份美国的成屋销售数据增长,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可以视为美国经济暂时企稳的信号。
  从理论上说,次贷危机反应美国经济出现了结构性问题,过于依赖金融与信贷市场,金融杠杆长到完全脱离了行政与市场的监管范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给予美国忠告,让他们把对弱势美元与金融游戏的依赖症降下来,起码降到可以监管的安全范围之内。但事实如何呢?
  美国人在忙两件事,一是忙于清算那些标准评级公司,投资者忙于为次贷损失打官司,因为这些机构没有尽到信托责任,对投资者撒了谎,让投资者为本不该承认的信用风险买单。他们转而乞灵于法律救济,希望通过天量的民事赔偿让这些机构长长记性。实际上,这是用法律规制手段实现社会公义,同时将缺乏信托责任者通过民事赔偿制度扫地出门;二是扩张,大举扩张:向所有的投资者继续推销他们的投资产品,从优质的市政债券到美国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与此同时,美国监管者在提高市场效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考虑让美国投资者更便捷地投资于海外市场。可能采取的举措包括,根据不同监管体系的差异同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签署协议,考虑采取正式程序讨论承认欧盟等其他监管机构,降低目前参与外国经纪业务所需的最低1亿美元的资产额要求。美国是以其他市场的份额来取代次贷市场,资产一样,资产内容调包。
  简言之,美国人不打算对经济进行伤筋动骨的大调整,更不打算放弃已经用得非常稔熟的金融工具,他们只是在清扫战争,将两类败坏市场的人人赶出市场,一是用谎言伪装自己的掠夺者,二是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投资者,贝尔斯登重组的核心在于把所有人股东扫地出门,这些股东已经证明了他们没有能力在市场上生存。
  一味以紧缩货币与做大大型企业作为现代经济战的应对之道,那是一些洋买办的拙劣模仿,他们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没有从美国取到真经。有一种流传甚广的谬误,必须将中国股市控制在低位上,以达到抑制通胀与抑制海外热钱出入的目的。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了,全球通胀与国内有竞争力企业融资遭到扼制,才是本轮通胀的主因,用打压国内市场的办法,是以自杀应对疾病,绝不可取。
  在目前我国转型期间,必须尽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央行加大服务业融资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通过降息或者减税提供市场流动性,以足够多的竞争主体增强市场活力,接下来以民事赔偿制把不合格的市场参与者扫地出门,对洗钱者给予严厉的惩罚,让他们无法在市场生存。

  相关稿件
· 东施效颦的货币政策遏制不了物价 2008-03-26
· 重新审视储备货币 2008-03-25
· 滨田宏一:货币合作有利于增进双边福利[图] 2008-03-24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加强监管主权财富基金 2008-03-24
· 余斌:从紧货币政策要留有弹性 200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