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是抑制失信的一块基石
2013-10-21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叶檀

  只要有助于市场准确定价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就是好改革,只要加剧市场信息不对称、扩大失信者浑水摸鱼空间的改革,就是坏改革。

  10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IPO重启,必须对过去IPO的办法进行较大的改革,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投资者需要的不是特殊保护,投资者需要的是公平的待遇,以相对准确的及时信息为公司定价,与大股东一样受益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为自己的投资负责。

  对信披的强调达到空前的程度,未能侥幸过关的造假上市者,同样受到惩罚,使信用得到强调。10月1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天能科技、新大地两家公司虽未取得发行核准,但其IPO申报材料有虚假记载或重大遗漏,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监管秩序。相关中介机构在开展保荐业务或证券服务业务过程中,也未勤勉尽责。证监会对两家公司分别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两公司高管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等处罚,相关保荐代表人也被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并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严厉的惩处显示监管部门对造假的容忍度在下降,拟上市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必须为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监管层希望市场参与者敬畏法律,收到防患于未然、降低社会成本的效果。

  处理违规公司速度加快。2012年8月28日、9月14日、9月21日,证监会先后对新大地、万福生科、天能科技涉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稽查,今年9月24日、9月25日、10月15日分别对万福生科案、天能科技案、新大地案的涉案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从调查完毕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历时5个月左右,处罚效率较之以往同类规模案件大幅提升。

  这样的处罚已算严厉,相对于造假的程度、逆激励的程度又不算严厉。以天能科技为例,拟上市公司高管、中介机构、地方政府某些官员均涉足其中,造假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

  工作底稿互相矛盾,出库单前后不同,同样的笔迹出现在不同壳公司的信封上,这样粗糙的造假不仅仅是造假,还是对监管者、对行政规章、对法律赤祼祼的嘲弄。既然抱持轻视的心态,公司虚增利润之大也就不足为奇,2011年1月到9月,天能科技通过伪造作为入账凭据的工程结算书和虚构销售回款等,通过三项政府工程虚增财务报告收入8564万元,虚增利润合计381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53.18%。

  更糟糕的是逆淘汰机制,擅长造假者找到了生存的沃土。天能科技董事长特别助理刘俊奕曾担任ST北生的财务总监,ST北生在A股市场可谓臭名昭著,掏空上市公司资产、违规关联交易,多次重组失败,这家奄奄一息的僵尸公司至今生存。2010年刘俊奕被天能科技董事长秦海滨引入天能科技,聘为董事长特别助理。在某些人的眼中,类似于刘俊奕这样的可算是杰出人才,能够做出具有特色的大胆的财务处理。刘俊奕这样的人才在A股市场越多,市场就越不会好转,他们掏空了市场的基础。

  严惩是抑制失信的一块基石,改变圈钱市的激励是另一块基石。

  造假上市侥幸成功会有什么好处?财富日进斗金,一辈子可以通过再融资寄生于二级市场。据胡润研究院第三次发布 “创业板富豪榜”,截至2013年9月27日,创业板355家上市公司,上榜门槛保持2009年第一次发榜时的5亿元,上榜人数达到337位,是四年前创业板富豪榜上榜人数的10倍。相当于每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都创造了一位财富超过5亿元的富豪。如果创造出中国的科技牛市倒还罢了,而向日葵这样的公司疯狂套现,信披与股价离奇配合,激发了市场强烈质疑。而另一些上市公司则亲朋好友全都沾光。

  造假的最严厉惩罚是终身不得入市,造假上市成功的激励是事实上的不退市、成为亿万富豪的大概率,最差的也有卖壳收入。

  改变新股发行机制,除了敬畏规则严惩造假,还应包括减少非流通股数量,削减人为溢价。只要套现者疯狂,刘氏就会成为紧缺人才,两者相辅相成。新股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绝不仅仅是证监会的事,而是对顶层设计者公信力、市场理念的试金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议事坛]失信黑名单公开才有威力 2013-10-16
· 国务院将设“黑名单” 公布失信食品企业
2013-04-16
· 中国将建"黑名单"制度 公布失信食品企业名单 2013-04-16
· 湖北宜城高科技项目招商失信 矿权办给死亡公司 2013-03-28
· 提高失信成本比媒体考问更重要 2013-03-1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