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大幅放开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经营的影响也再次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对银行息差收缩的担忧成了挥不去的阴影。即便是乐观的投资者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也觉得,这是个大概率的历史趋势,因为台湾地区和近邻日本都在利率市场化后面临长期的利差低迷局面。但也有人指出,美国的经验显示利率市场化后,长期而言还是相对平稳,而且通过多元化维持了较好经营状态,但无论如何利率市场化的确带来了银行间的竞争压力。 这次央行的措施虽然是改革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但其公布的问答文中也坦承,由于风险较大,更为关键的存款利率开放尚需时日。有意思的是,我们也看到通过CD(大额可转让存单)之类的产品给银行提供减轻资金成本压力之类的措施也在稳步推进,而日本当年引入CD恰恰是其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象征性事件(实际上CD几乎就是发达国家的标配措施)。这是否也意味着央行实际上已经开始稳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呢? 实际上从管制结构而言,比之美国,日本的经验更合适比较和分析中国的情况。很有类似性的特点是,日本当年也是从稳定大局的立场出发,严重的制约和限制了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并保留了很大部分公共性质的金融机构机能。很多事后研究显示,经济减速后的许多问题的确和早前改革措施的不彻底或者改革时机的延误相关。 实际上日本在1990年代以来长期的低息差更多是其市场结构与政策扭曲,以及金融机构经营层面的问题叠加造成的。具体而言,市场结构与政策层面主要有以下问题:1)银行供给过剩(即所谓的Overbanking),2)邮储和住宅金融公社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出于社会政策层面考虑的经营在客观上对市场利率的扭曲。跟美国相比,日本金融机构经营层面的问题包括:1)面向消费者的高利差贷款占比太少,2)传统商业习惯导致银行更重视与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关系,因此贷款利率没能反映真实的信用风险(而美国贷款会根据每笔性质不同单独测算)。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所谓的银行供给过剩问题。这个概念曾经引起很多争论,很多学者批评银行作为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企业群,其差别性网点分布从国民经济厚生(即所谓的Credit
Access问题)的角度而言不是过剩反而是不足。但从宏观金融体系稳定和监管的角度而言,日本的教训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因为至少有以下两点可能在中国发生。 首先是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低收益的界限性银行的市场退出或者产业重组可能不顺利,这不是存款保险制度等安全网措施可以自动解决的,比如地方政府对本地银行的经营干预。其次是存款利率解除管制的滞后可能导致营业网点得不到合理化。法国人CHIAPPORI
Pierre-André(现在哥伦比亚大学)等人在1995年就指出,存款利率的放开会带给银行收缩网点的压力,这在西班牙等国得到印证。但日本却因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滞后和金融行政保护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历史原因,其后渐近化的存款利率市场化措施反而导致大银行营业网点的报复性扩张,去吸引存款来满足其面向工商业的贷款(占60%),结果也成为压迫银行利差的一个原因。 而中国当年改革建农工商等国有银行时,曾撤销了很多县级机构,其后经济飞速发展资金需求和利益驱使他们回去时,不少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就很悲伤的感叹,说是当年贱卖资产如今花大价钱去租网点回来等于是一种败家行为。这种个体的抱怨可能无法说明问题,但它的确反映了一个现实,从上而下的改革措施必然要企业从下至上的经营变革与之配合,走向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针对地区特性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措施去促进金融机构的经营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