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乱局下的黄金迷雾与选择
2013-05-23   作者:陈克新(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受国际投行大举做空的影响,近期黄金价格大幅下挫。预计未来一段时期金价仍将弱势运行,并有可能创下新低。在多国央行采取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竞相贬值的金融环境下,究竟应该怎么看待黄金?尤其是各大经济体都在滥发货币,势必引发未来严重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中国央行怎么办?这是一道棘手的课题。由于黄金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仍具有持久影响,因此适时适度并有条不紊地增持实物黄金,改善外汇储备结构,分散市场风险,将是一项需要有战略眼光和勇气的选择。

  中国大妈购金与国际投行投机性质不同

  今年4月份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一度暴跌,由此引发中国大妈扫荡实物黄金,一些地区甚至出现“金荒”。但进入5月后,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在大幅反弹之后再次大跌。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退出QE预期氛围浓厚,国际投行大举做空黄金行情跃跃欲试,一些观点认为黄金作为工业原料百无一用,持续12年的牛市行情已经结束,中国大妈因此套牢。这是不全面的,不能用完全投机的眼光打量中国大妈。
  的确,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后一段时期全球黄金市场将会弱势运行,继续跌落,甚至击穿1200美元/盎司关口也并非没有可能。因此,中国大妈实物购金不能急躁,盲目冒进。需要冷静观察,耐心等待,把握节奏,分期分批进行,尽可能降低持有成本。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大妈购金与国际投行投机性质完全不同。一是以实物为主,大量购买金条、金币、首饰等;二是长期持有,代代相传,很少出售,主要目的在于实用与分散风险,而非低吸高抛,赚取投机利润。因此,黄金价格高低更多只是心理感受,并无太多实质意义,当然也就无所谓“套牢”之说。
  从历史看,中国大妈的上述黄金实物需求几百年来一直存在,只不过金价暴跌提供了很好的入市机会罢了。而据相关资料,目前我国民间黄金储量人均只有4.6克,与全球人均20克的数值有很大差距,具有很大增长空间。因此可以预计,如果今后黄金价格继续暴跌,达到一个心理价位后,还会刺激更大规模的中国大妈实物购金行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大妈扫金行为在持续进行,中国民间黄金储量迅速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一段时期内囤积量超过产量,市场中可供流通的实物黄金数量相应减少,将会极大地影响黄金市场的行情以及国际投行的投资行为。

  全球“货币乱世”之下黄金将有什么表现

  “乱世黄金”,这个观点一点不错。中国大妈之所以要将部分积蓄购买实物黄金,主要出于对未来全球“货币乱世”,即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的恐惧,因此需要对未来家庭财产安全购买一份保险。
  全球“货币乱世”局面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都在疯狂印钞注入流动性。这不仅在于需要印钞偿还天文数字债务,需要印钞继续“救市”,而且还因为世界储备货币国家,尤其是美国难以抵御无上限印钞全球购物,不劳而获的巨大诱惑。
  二是主权国家货币信用基础极大动摇。世界各国,尤其是具有世界储备货币国家不负责任的任意印钞行为,并且缺乏有效回收手段,只能任其到处泛滥,势必极大动摇主权国家货币的信用基础。
  三是可信任的真正世界储备货币难以产生。自从美元与黄金脱钩,施行浮动汇率,而且其他国家货币亦脱钩美元以后,二次大战以后所建立的美元核心世界货币体系已经分崩离析。虽然人们对于新的世界储备货币苦苦追求,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更好的美元替代物,只能无可奈何地任凭美元价值缩水,并引发欧元、日元等其他国家货币仿效。
  由于以上几方面因素的影响,旧的全球货币体系风雨飘摇,“我差,它比我更差”,趋向崩溃,而新的、稳定的、可信任的世界货币体系难以形成,这就将人类今后的经济活动,置于混乱的货币体系之中。而值此全球“货币乱世”,黄金作为保值手段,其对抗通货膨胀的需求势必旺盛,黄金的意义和价值还会体现出来。

  美联储QE退出并非改变弱势美元战略

  近期,随着美国经济露出复苏迹象,美国股市屡创新高,尤其是房地产、汽车市场改善,就业率提高,使得美联储开始试探退出QE。甚至有观点认为,随后美联储还会加息,吸引更多资金回归美国,由此引发美元汇率进入持续大幅扬升周期。美联储退出QE,亦成为国际投行做空金市的重要理由。
  而美元汇率走强,有利于中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含金量增加,有利于减轻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还有利于舒缓人民币升值,稳定出口竞争力,增强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空间,明显利大于弊,我们当然乐观其成。但是,美元的持续性大幅升值,却不符合美国长远经济利益。
  对美国来说,美元升值的结果,首先是加大既有债务负担;其次是增加国内成本,相应降低美国出口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减少美元印刷势必使得美国失去重要收入来源,被迫实施财政紧缩。而这几方面都会损害美国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打击国内就业,这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
  因此,从大的趋势来看,美联储绝对不会放弃弱势美元政策。美联储目前所以暂时容忍日元、欧元大幅贬值,不过是寄希望这些地区经济重归增长,自己从中获得好处,同时也为了造成美元暂时性的强势地位,为美债发行争取更好条件。包括此次释放退出QE信息,今后还会有更多动作,其实这都是美联储在掌握美元贬值节奏,所实施的“温水煮青蛙”长期贬值策略而已,并不意味着弱势美元战略方针的改变。
  可以预言,随着美元升值告一阶段,美国将会以更大规模的印钞发债来应对。美联储更大规模印钞发债,势必使得流入这个市场的美元货币越来越多,使其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实际物质财富数量越来越少。在这种形势之下,黄金的保值功能将重放光彩。

  央行应适时适度审慎调整外汇储备结构

  由于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央行采取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上已经累积了太多货币,还由于今后进入市场的纸币量有增无减,因此全球财富面临着超发货币的“黑洞吞噬”威胁。正是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恐惧,中国大妈们才有实物购金的行为,为未来财产安全购买一份“保险”。对中国大妈的警觉,中国央行应当向她们学习,逢低适度增持实物黄金,也为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购买一份“保险”。
  而中国央行之所以要增持实物黄金,首先是因为中国外汇储备中黄金占比太低,由此隐含很大风险。现阶段中国央行实物黄金储备不过1000多吨,外汇占比不到2%,远低于全球平均10%的水平,与美联储75%左右的占比更是相差悬殊。如此之低的黄金占比构成,主要集中于外国债券及现金,这就置于中国数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于险境,不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所引发的贬值风险。
  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已经损失不少,同等数量的外汇所能购买的贵金属与石油、矿石、橡胶等大宗商品数量与十年前相比大为减少。可以预言,十年之后单位货币所能买到的上述商品数量还会更少,即使加上利息也是如此。
  其次是中国央行增持实物黄金正面临一个较好的入市时机。以前人们反对增持实物黄金,改善外汇储备构成,一个重要理由是惧怕国际市场黄金价格因此暴涨。但是,现今却出现了一个可以从容不迫地增持实物黄金的时机。这个时机就是目前国际投行正在黄金市场上大举做空,他们认为全球黄金牛市已经结束,开始踏入漫漫熊市。近期金价反弹后再次大跌,基金在期货市场上的净多头持仓仍处于2007年以来的绝对低位附近,而黄金ETF基金大量流出,显示空头势力大增。如果美联储决定退出数量宽松,还会对于金价形成更大压制。为此目前国际投行及一些对冲基金仍看空金市,因此在期货市场上大举建立空单。
  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央行从容不迫地增持实物黄金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我们要借助国际投行的做空能量,利用每次金价跌落,尤其是大幅暴跌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度增持实物黄金,要有计划地逐步进行,有长期准备,坚持逢低买进。
  央行增持黄金还要坚持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两个方面的同时购进,并以实盘为主。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惧怕国际投行的超级空单,金价越低越买。现今全球累计实物黄金量也就是17万吨,市价大约8万亿美元,即使其中四分之一运来中国,也不过耗费现有外汇储备的一半左右。总之,我们要通过数十年时间,将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实物黄金占比,逐步提高到合适水平,至少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央行增持实物黄金,还要坚持双向并举,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在国家层面加大国际市场中国黄金购买与进口力度,消化过量现金外汇;另一方面,将所购买黄金的相当部分出售给城乡居民,同时回收人民币外汇占款,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近期在货币泛滥之下出现的贵金属与大宗商品价格逆势跌落,这是一种异常情况,难以持续长久。鉴于未来全球“货币乱世”之下商品价格将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央行未雨绸缪审慎增持实物黄金并无太大风险。设想,如果央行将手中外汇现金与他国债券中的相当部分转换为实物黄金,将因此占据全球实物黄金储备的相当部分,为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提高中国综合国力打下坚实基础。如果在此过程中,真的出现所谓黄金熊市10年,那也不必担心,因为这将显著降低中国黄金增持的成本。就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这也是合适的做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全球货币政策变数是中国经济一大挑战 2013-05-14
· 全球货币战缺少推动暂时偃旗息鼓 2013-03-06
· 警惕全球货币宽松的溢出效应 2013-02-21
· 全球货币贬值依然是主旋律 2013-02-18
· 从全球货币宽松看中国政策应对 2013-02-06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