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人大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党的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两个最重要的会议,十三亿中国人对此寄望甚殷。
从诸多民意调查和新闻报道看,对于此次全国两会,公众期待的议题包括完善社会保障、改善收入分配、打破经济垄断、推进反腐倡廉、稳定物价房价、遏止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改革户籍制度、实现教育公平、落实新闻立法等。而与这些期待相对应的,便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健康、文化开放、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的美丽中国的愿景。
平心而论,这些期待中的议题大部分都是“老面孔”,这说明在公众的期待与愿景之间,尚缺乏切实有力的达成机制;正因为如此,熟悉的期待年年都有,美好的愿景迟迟难来。而打破这一僵局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行全方位的改革。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些论断,表明了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全方位推进改革的决心。
知不易,行更难。改革决心既定,贵在以行动落实。如果长期迷恋纸上谈兵,改革就会错失最佳的时间窗口,让小问题积累成大矛盾,甚至让大矛盾积重难返,从而为日后的改革增加难度。这方面,世界历史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值得今天的中国汲取。
应该说,现在口头上公开反对改革的人不多,无论是开会还是饭桌闲谈,举座皆是改革派,大家似乎都认同“民主是个好东西”,也鼓吹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公与腐败深表痛心,但是,有改革行动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都指望安全无虞地搭乘改革启动后的“顺风车”,而忘了自己也应该为改革出一份力。
改革,尤其是包括经济和政治等维度的全方位的改革,其本质是改变既有的利益格局,建立新的利益格局。这就必然带来相应的风险。其中,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乃至反击是首要风险;此外,改革有可能产生磨合期的阵痛,在一定时期内伤害改革者及其拥护者的利益,这也是需要考量的风险因素。正是在这两大风险考验之下,绝大多数口头改革派选择了裹足不前或袖手旁观,导致有行动能力的改革者势单力薄。这是近年来中国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
从运行机制上看,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这也是顶层设计被看重的依据。而实际上,自上而下的改革从来离不开自下而上的推动,这是基层探索被强调的理由。证之于中国改革历史,安徽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大胆探索,让最高决策层先震动后认可继而作出相关制度安排,最终掀开了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幕,就是上层与基层良性互动、共同成就改革大业的经典案例,而这样的案例并非孤证。从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解放思想、回归常识对于改革的重要意义,更看到了行动对于落实改革的关键作用。
“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这种激昂的口号宣传固然有用,但其边际效用也在递减。当务之急是以行动为改革助力。对于决策层而言,拿出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很有必要,这将使得改革有明确的预期,有利于强化改革共识,消除口号式改革的空谈疲劳,从而在行动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形成改革合力,克难攻坚。而身在基层的民众,也可以在推进改革方面有所作为,譬如,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普通市民主动参选地方人大代表、草根族开展网络反腐运动、在校大学生申请发改委公布油价调整依据等,都是以行动促改革的榜样。
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一度是勇于改革的先行者,并因此备受世界瞩目。然而,最近一些年来,由于中国对改革上半场摸索出来的发展模式形成路径依赖,使得一些后发改革的国家在某些领域走到中国的前头。与此同时,国际上看空中国的言论也逐渐增多。对此,中国应有清醒的认识,并以开放的胸怀善待来自各方的批评,多一些忧患意识,多一些反躬自省,力求在改革下半场中重新发力,内启中国现代化转型新引擎,外树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形象。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近年来日益加剧的分配不公,以及逐渐增多的裸商、裸官现象,正是给中国改革“不进则退”的局面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切实深化改革,建立以公平正义为旗帜的经济、政治体制,改变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并消除劫富济贫的潜在风险,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会缺乏幸福感与安全感。因此,以改革行动促使一个美丽的中国尽早落地生根,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利益所在。让我们趁2013年全国两会所激荡的改革东风,驾驶充满发展后劲的中国大船,在改革下半场的广阔海域中扬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