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须完善配套产业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总经理陈进行谈节能减排
2013-03-04   作者:记者 李新民/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既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总经理陈进行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电力行业而言,则亟须加快完善配套产业政策。

  雾霾天气再敲警钟 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陈进行说,“十一五”期间,以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为标志,拉开了我国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序幕。发电企业通过优化电源结构,高参数、大容量、节能环保型火电机组的比例大大提高,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发电行业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特别是二氧化硫及烟尘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发电生产对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然而,去年入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强雾霾天气,再为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环保工作敲响了警钟。”陈进行分析说,这些都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这表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包括发电行业在内的工业结构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须进一步加大。
  陈进行指出,在我国煤为基础的能源格局下,火电仍是未来一个时期的主力电源。但火电企业在生产清洁能源的过程中,既消耗大量煤炭,也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通常情况下,火电厂每消耗1吨煤炭会产生约2.6吨二氧化碳、17公斤二氧化硫、9公斤氮氧化物、200公斤烟尘。

  节能减排责无旁贷 发电行业负重前行

  据了解,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立足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大了节能减排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更高、更严的标准和措施。
  对此,陈进行认为,作为能源加工企业和排放大户,发电行业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努力有所作为。比如,进一步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火电机组结构调整,促进煤电的高效清洁发展;加强设备综合治理改造升级和环保设施建设,全面降低电力生产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加强水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建设中的生态保护等。
  “但是,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需要巨大的投入。”陈进行分析说,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预计全国需要完成脱硝改造的现役燃煤机组容量高达6亿千瓦。每千瓦投资约150元至200元,全国脱硝改造费用达1000亿元,并由此每年增加运行费用约400亿元。
  陈进行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煤价持续高位运行,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2008年至2011年,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业务累计亏损逾900亿元。2012年,煤价有所回落,但火电业务的利润也仅有40亿元,难以承担巨额的脱硝设施建设和其他环保设施改造及运营的费用。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须配套产业政策支持

  “要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电力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建议国家给予配套政策支持。”陈进行呼吁说。
  首先,要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使之真正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补偿成本。比如,对火电机组,要在规范核算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容量、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燃煤机组的差异,合理确定其配套电价政策,以弥补改造和运营成本。
  其次,建议国家给予环保改造工程专项资金支持。可从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资金,并提供专项的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支持脱硝等环保改造工程建设,降低项目投产后的运营成本。同时,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全部返还企业,用于脱硝、除尘等设施的改造。
  其三,建议借鉴粉煤灰综合利用经验,参照《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将火电厂烟气脱硫副产品——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纳入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范围,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提高火电企业和脱硫石膏用户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其四,加大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范海涛代表:建设美丽中国呼唤排放空间资源化 2013-03-04
· “美丽中国”概念延续“美丽” 2013-02-26
· 美丽中国从空气和水开始 2013-02-18
· 首届美丽中国•绿色文化艺术展举办 2013-02-04
·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 2013-01-29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