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是不是来了
|
——从全球货币宽松看中国政策应对(之一)
|
|
2013-02-04 作者:项峥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1月31日,美联储宣布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直至失业率降至6.5%以下;此前,日本央行宣布重大政策转向,引入2%的通胀目标,自2014年起实施无限量宽松措施。一时间,“货币战争”之说甚嚣尘上。 客观地说,虽然目前并没到“货币战争”的程度,但主要发达经济体不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破坏了国际间汇率均衡结构,大大增加了各国竞争性汇率贬值的可能性,至少是引发了人们对全球货币战争的担忧。 国际间汇率均衡结构,是各国在全球分工体系内比较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差异的集中反映,也是各国长期经济发展此消彼长以及政治经济势力动态博弈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注入大量流动性,提高本国通胀率,进而通过购买力平价作用于汇率,引发本币贬值,推动出口增长。其政策逻辑是,他国不会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政策,甘愿忍受经济失衡、失速代价。 历史经验表明,在全球经济动荡或危机中,通过竞争性货币贬值推动经济复苏往往成为不少国家的不二法宝。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政府宣布民间拥有黄金非法,将所有黄金收归国有,促使美元大幅贬值41%。1985年,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让美元贬值,逼日元升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各经济体均相继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策略应对危机。 理论上分析,如果各国均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策略,那么通过本币贬值扩大出口无疑是天方夜谭。即使他国基于经济稳定考虑而未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策略,也会采取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予以回击,不仅导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还将极大地阻碍全球自由贸易发展。 货币理论自有其逻辑依据。如果简单地从货币功能分析,货币就是交易媒介,本身不会增加经济体的内生增长动力。按照宏观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形成、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源。虽然货币大量投放可促使微观经济主体产生货币幻觉,短期内可能会促使消费增加、需求扩大;而一旦货币幻觉消失,微观经济主体理性预期占据主导,刺激消费效果被抵消,大量流动性注入只会增加潜在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泡沫。从政策实际操作效果看,QE1到QE4期间,美国经济复苏动力并不显著,去年第四季度GDP萎缩0.1%,创下2009年以来最差表现。 欧洲、美国和日本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以去年数据统计,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是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欧美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将对我国出口产生重要影响,增加我国资本流入压力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对此,需要密切观察并积极应对。 综合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显著增大,国际间政策协调的要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如果有关国家看不清这一简单道理,“货币战争”就会真的爆发。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