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地方投资冲动带来新一轮产能过剩
2012-08-24   作者:段树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号
  8月23日,有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7月份以来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涉及金额约7万亿元。市场人士指出,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新一轮投资潮来临。
  此前,有统计显示,截至8月2日,除湖北外,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其中,贵州增速最高,为58.1%。值得注意的是,全国有26个省(区、市)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各地投资的升温引发了人们对地方版“四万亿”的担忧。之所以担忧,是因为如此大规模投资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隐患。据相关统计,2009年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已经造成了20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尤为严重。
  近期,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的讨论最为热烈。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12年全球汽车业高管人员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闲置产能高达600万辆,相当于德国汽车市场规模的两倍,预计到2016年,闲置产能将上升至900万辆。虽然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凸显,政府、专家学者不停发出警告,但我们不断看到各大汽车厂商仍在扩大产能。今年上半年,新增加的产能就超过200万辆,但销量同比增长仅为几十万辆。
  笔者前不久同一位国内知名的汽车研究专家探讨中国汽车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时,这位专家认为,真正的产能过剩指实际产量低于设计产能的70%。目前,国内销售好的企业不存在产能过剩。但我国有上百家中小型汽车生产厂家,这些厂家庞大产能是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隐患所在。然而,地方政府仍对这部分无效产能进行扶持,使其继续存在甚至扩张,其背后主因就是受到政绩观指引以及财税利益的驱使。因为汽车产业对地方GDP的拉动规模相当大,自然成为地方政府全力扶持的对象。另外,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税收集中在生产端,汽车产地在哪里,该地方政府就能获取巨大的财税收入,这样的税制安排无形之中推动了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汽车项目。
  最近曝光的首钢迁钢投产8年才获批的新闻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一个总投资100多亿元,年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的重点工程,尽管在2004年10月就已经竣工投产,却直到今年5月份才拿到国家发改委的“准生证”。类似迁钢这样的非法产能扩张仍可畅行无阻,除了国有企业具有和相关管理部门博弈的能力外,地方政府出于GDP增长和就业的现实考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主要原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能过剩已成为投资拉动经济产生的顽疾。据估计,在全国超过7亿吨的钢铁产能中,有完整批文的估计一半不到。另外一个产能过剩的大户水泥行业也是“未批先建”的重灾区,仅云南一省就有已建成的60多条生产线无生产许可证,因为竞争加剧,云南水泥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并处于限产、停产状态。
  一些新兴的热点区域和热点行业也陷入了“未批先建”的怪圈中,例如,随着新疆被确定为未来中国煤制气产业的最大区域,如今至少有30个项目在设法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核准,而目前官方相对明确的消息表明,最终能够获批的项目不会超过4个。
  可以说,地方政府如何在新一轮调控中摆脱投资依赖、摒弃产能过剩,在稳增长和产能过剩之间寻求平衡,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预防地方投资大跃进负面效果 2012-08-24
· 合理引导地方投资 2012-08-01
· 央企去年地方投资超11.38万亿 四年增长42倍 2012-03-07
· 地方投资冲动加剧石化产能过剩 2009-10-22
· 谨防保增长变成地方投资奥运会 2009-05-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夏斌:人民币汇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刘宇:转型,还须变革户籍制度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