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江苏有个体工商户反映,减税后当地税务部门调高了税收定额,税负较原先增加了两倍多。这并非个案,有学者调研后发现,在“结构性减税”的口号下,一些地方却出现普遍增加税费的趋势。
此前,上海作为结构性减税试点城市,曾有纳税企业哭诉:结构性减税实施后税负不降反升,苦不堪言。当时,笔者包括许多关注中国经济的人士都认为,既然是试点就可能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并且极有可能是个案,没有太在意。现在看,这种情况并非个别现象,这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了。
近年随着经济明显减速,要求减税的呼声此起彼伏。国家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出台了多项减税措施,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减税措施。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结构性减税政策正在全力推进。在经济低迷时期,实施宽松的财税政策包括大幅度减税政策是各个国家的惯用做法。在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很少利用放水货币信贷的做法刺激经济,主要依靠的是财税政策。当然,与货币政策不受政府干预的独立性关系很大。
应对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减税降费可谓对症下药。中国经济的症状是,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并且下行压力继续增大,同时,通胀又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特别是酿造通胀的货币性因素犹在,大肆放水货币信贷冲动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过度使用货币调控工具,虽然能够刺激促进经济增长,但会推高通胀。相比较而言,实施大幅度减税降费政策更为恰当。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企业扭转不景气的状况;减税降费减轻了百姓负担,起到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最终刺激了经济增长。同时,减税降费降低了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成本,降低了整个商品成本,进而降低了最终销售商品价格,对于抑制物价、平抑通胀有釜底抽薪之效果。这就是在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大力度减税降费的极端重要性。
减税降费能否做好,能否落到实处,不是多收少收几个税收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中国经济是否能够成功应对经济下滑,能否顺利渡过当前堪比2008年时期经济状况的难关问题。在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两部门“一把手”日前在调研财政工作时强调绝不收“过头税”。这是从中国经济大局着想的。但事实是,有些地方面对财税增速下降,税务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加大了稽征力度,按照上限征收,使得纳税人负担不降反升,确实收了“过头税”。
当然,反映最为强烈的是结构性减税变加税。各地虽然上调增值税、企业税起征点至国家公布的调整范围的最高上限至2万元,但由于许多中小微型企业纳税额度都是税务部门估计的,一些税务部门就在起征点提高的前提下,将纳税定额随之估高。使得企业纳税不降反升,大大加重了企业税负。这种做法对纳税人来说,无疑是开了一个国际玩笑,对百姓来说,则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对中国结构性减税政策更是一大讽刺,对中国下行压力越来越大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好经还需好和尚来念。一定要将结构性减税的好经念好,好事办好。要坚决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特别是在去年国家提高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后,不能随意调高税收定额。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同时,应该尽快探讨缩小税务部门自由裁量权,从制度法规上约束征稽人员的政策,决不能“让猫设计一条不吃鱼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