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在线访谈时说,今年将继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其中,财政部将公开2011年中央预算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中央预算部门相应公开本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 公费出国(境)、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三公消费”一直居高不下,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社会舆论多有诟病。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和中央电视台曾先后披露,全国“三公消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比公共安全经费预算、国防预算经费都高出一大截,相当于年财政预算的30%。这个数字在社会上引起很大震动。有关部门很快辟谣,称报道严重失实,但对每年“三公消费”的数字究竟是多少,却讳莫如深。近几年,社会上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呼声日渐高涨,“三公经费”能否如实公开,被视为预算公开改革能否大力推进的“试金石”。现在财政部决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情况,以实际行动做出积极回应,值得称道。 面对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呼声,以往有关方面总是强调技术上的困难,说“三公消费”涉及事项过于分散和复杂,在目前财务制度下,预算编制上无法进行单列,统计难度太大,很难做到全面准确。按这种逻辑,既然对“三公经费”无法进行全面准确统计,也就无法向社会公开。其实,这种逻辑一开始就不能成立。就在有关方面强调“技术困难”时,这几年中央纪委、财政部、审计署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压缩“三公经费”的专项工作,向社会发布压缩“三公经费”的数字,取得了积极的治理效果。 压缩“三公经费”工作本身足以证明,有关部门对每年“三公经费”进行了全面、准确的统计。事实上,把分布在不同部门和事项下的“三公经费”单列出来,主要是在预算编制上增加一道手续,最后把涉及“三公消费”的费用进行综合单列,不存在实质困难。财政部最近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将“公务用车购置”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在预算中单独列示。既然公车购置及运行经费能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公费出国(境)和公务接待两项经费同样也能单列。既然对“三公经费”的统计在技术上没有困难,那么,现在“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在技术上也是没有困难的。 之所以强调“三公经费”公开在技术上没有困难,是为了说明另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三公经费”公开固然迈出了预算公开改革重要一步,但这项改革不能流于简单的形式,公开的“三公经费”不能只是一个大而化之的“粗线条”账目。“三公经费”公开根本目的,是让公众知情、接受公众监督,通过公众监督促使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更加规范、合法。如果只公布某中央部委去年公费出国花了多少个亿、某省去年公务接待花了多少个亿,更细化的账目全不见踪影,公众既看不到具体的部门、单位及具体事项花了多少钱,也无法判断这些钱到底花得合不合理。这样的公开没有实际意义。
既然对“三公经费”的统计能够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事项的明细账(否则统计结果不能做到全面准确),那么,“三公经费”向社会公开时,也完全能细化到每个单位、每个事项的明细账。人们只要沿着一定方向逐步查阅下去,就能了解“三公经费”中每一笔钱最终去向,真正达到监督“三公消费”进而监督政府预算的目的。 预算是政府活动的中枢,预算公开是民主政治的精髓。以推动“三公经费”全面、详尽公之于众为新起点,在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监督约束、扩大预算信息公开、严格预算违法问责等多个领域齐头并进,中国的预算改革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