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公支出”明明白白,政府花钱就变成了一种“鱼缸行为”,会受到公众无数双眼睛的打量。即使公开的只是一个整体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对各地各部门起到警示作用。 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政府的“三公支出”备受各界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这三项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透露,今年将公开中央财政“三公支出”的整体数据。 对于这个“整体数据”,早已有种种不同说法。2006年,有研究机构推算这一数字为9000亿。去年底,中央纪委发布数据显示,各地各部门“三公支出”的财政预算,2009年缩减158.06亿元,2010年又压缩57.51亿元。仅从缩减程度,也可推想其庞大的规模。 公众关注“三公支出”,并不仅仅因为其数额巨大。类似“到沙漠考察海洋”事件,名为因公出国,实为公款旅游,时有发生。曾掀起网络讨论热潮的“公车专拍哥”,也暴露出公车私用问题的严重。与“三公支出”紧密相连的,是对政府的监督问题,更是政府形象、工作作风的问题,因而必然会引来广泛关注。 让人欣慰的是,公众的关注与政府的回应,正形成日渐良好的互动。2010年,共有74个中央部门亮出账本,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收支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公众的关注,作为一种政治参与的方式,体现着权利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政府的回应,则是对公众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的尊重,是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现代政府应有的认知和责任。 让“三公支出”明明白白,政府花钱就变成了一种“鱼缸行为”,会受到公众无数双眼睛的打量。即使公开的只是一个整体数据,也不可避免地对各地各部门起到警示作用:无论数额大小,公众都可以进一步质询和监督,随心所欲的花销,将可能成为无法抹去的污点。 更重要的是,“三公支出”的公开透明,体现出建设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姿态。这种“自缚手脚”,无疑能够提升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和信任。 除了公开整体数据,高强还表示,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预决算全面公开的预算法修正案,也正在研究制定中。制度建设,无疑将是“三公支出”公开化、合理化最有力的保证。然而,在这个层面上,也还有难题待解。预决算的编制、人大的监督、公布的时间等,都直接关系到公开的效率与效果。 去年初,四川巴中白庙乡政府开支“全裸”,影响巨大,却也带来令人意外的后果:不仅上级部门来乡的工作人员少了,招商引资工作也陷入停滞。一个小小的乡镇尚且如此,遑论更大范围内的公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公开“三公支出”,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决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