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之下没有受益者
2011-02-12   作者:郝洪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从“感情留人”到“权利留人”,“用工荒”让那些曾经屈辱于血汗劳动地位的低端产业打工者,有了站立起来的机会。我们为农民工待遇的提高、权利的被尊重而鼓掌,同时,也当认真思索,该如何才不至于在这样的“用工荒”怪圈中越陷越深。
  重庆市地方官员今年春节有一项新工作,就是设法把返乡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下来,以确保今年该市不出现“用工荒”,而当地企业也采取高薪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挽留返乡农民工。
  一年一度,“用工荒”再次来袭,和以往所不同的是,争抢农民工——中国劳动力市场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从企业之间上升到地区之间,从珠三角、长三角局部地区蔓延到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全中国。
  在这场几乎波及全国各个角落的用工之争中,谁会是最终的赢家?
  有人说,农民工将是最大的受益者。表面看,的确如此。报道说,为了争抢劳动力资源,各路企业及其所在地城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企业提高工资待遇,提升福利水平,政府承诺社会保障和就业、入学的公平权利。从“感情留人”到“权利留人”,“用工荒”让那些曾经屈辱于血汗劳动地位的低端产业打工者,有了站立起来的机会。但他们真的能从此立足于城市,立足于中国经济大潮之中吗?
  “用工荒”之于中国经济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用工荒”背后,有中国产业结构之痛和教育不公之殇,而这两种伤痛,遏制着中国经济发展,引发经济危机,并最终使低端产业劳动者沦为经济危机的牺牲品。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你争我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雷同,意味着东部在“腾笼换鸟”,将低端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同时,并没能够有效地实现产业的升级——笼子倒是翻新了,可换来的鸟还是老品种。徘徊于低端产业的中国经济,一旦劳动力红利出尽,就会彻底丧失竞争力,那些低端产业链上的农民工,将大批失业,沦为城市贫民。
  “用工荒”真的是劳动力不够吗?不是。据报道,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主力的年龄结构是18岁到35岁之间,约占劳动力市场的70%-80%。一旦超过这个年龄,他们就得回到农村。年轻时被企业争抢,年老时带着一身病痛回归家乡,这是许多农民工的宿命。即使获得了在城市安家的权利,赢得了就业平等和社会保障,但是,这仍然无法改变他们被抛弃的命运——不再年富力强的他们已无法在高强度的低端产业岗位卖苦力,曾经的教育缺失又令他们无法达到技术岗位的要求。
  也许,“用工荒”能够倒逼一些企业提高工资水平、提升福利待遇,倒逼地方政府打破城乡藩篱,给农民工以平等社会待遇。
  但是,“用工荒”并不能给这些农民工以真正的权利和尊严。只有走出低端产业的怪圈,转变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给予农民工更多的教育投入,提升他们的内在素质和劳动力价值,让他们的竞争力得以持续,他们才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站立。
  在纷乱的“用工荒”呐喊声中,我们为农民工待遇的提高、权利的被尊重而鼓掌,同时,也当认真思索,该如何才不至于在这样的“用工荒”怪圈中越陷越深,以至于今天对底层劳动者的种种承诺,随着经济危机到来而烟消云散。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用工荒”问题应作更清晰区分 2011-02-10
· 节后再现“用工荒” 光涨薪资难留人 2011-02-10
· 网民:“用工荒”是挑战更是机遇 2011-02-09
· “用工荒”为啥只逼出“请假扣三倍工资” 2011-01-27
· 东莞提早一个月出现“用工荒” 2010-12-2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吴敬琏:改革要让老百姓富起来·[思想]周其仁:“伊拉克蜜枣”与治理通胀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