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拥堵须充分发挥新城功能
2010-09-26   作者:冯兴  来源:中国经济网
 
    京城“惊天大堵”之下,人们开始认真讨论和反思京城治“堵”之路到底该如何走?因为北京城的拥堵问题已经到了经不起一个节日和一场小雨的考验,只有“大刀阔斧”地予以改革,方能根治“拥堵”之病。
    北京城如何走出“拥堵”困境?笔者曾撰写《限制汽车数量就能摘掉“堵城”帽子?》《惊天大堵下,北京公共交通如何“突围”?》两篇文章,提出限制汽车数量既不现实,也于事无补,须大力发展公共轨道交通,并对如何大力发展公共轨道交通提出了建议。
    然而,笔者认为,大力发展公共轨道交通,只是治理京城“拥堵”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尚需大力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特别是要将城市中心的商务、金融、医院等功能大力向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进行转移,从而使北京城形成一个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型。
    “大力发展公共轨道交通”和“转移城市中心功能到新城”,这两手必须同时抓,两手都不能软,偏废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京城“拥堵”难题。
    北京城目前主要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这吸引了大量的车流和人流,每天早上,蜂拥的人流开始往城市中心区流动,傍晚,人流大潮又开始返回城市外围和郊区。
    长此以往,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与日益增长的向心交通特别是小汽车交通形成了难以调和的供需矛盾。城市功能过度积聚在城市中心区,也成为了北京市交通拥堵的首要关键因素。这种状况必须予以改变。
    2005年,国务院就批准了新的北京城市规划,这个规划当时提到要调整城市结构,致力于发展新城,特别是顺义、通州、亦庄三个新城。如果新城发展起来,不仅能够起到疏解转移城市中心压力的作用,更能通过城市功能转移,从而缓解北京城交通拥堵问题。
    然而,五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大规模的建设还是集中在中心城区,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就业的建设,比如CBD东扩,金融街西扩等等。即使为了把项目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方必须付出拆迁四合院和老楼房的巨大成本,但他们还是不愿意将项目转移到新城。
    拆迁四合院和老楼房本身就是不断在加剧北京交通拥堵的矛盾。因为不仅强化了中心区的商务、金融、就业等功能,更通过拆迁把中心区的人口转移到城市外围或郊区去居住,这更加剧了人流在中心城区和外围的流动,很多人又不得不乘坐交通工具来市中心上班。
    如果按照这样“摊大饼”的城市发展理念继续进行下去,最终北京城将会因为交通问题而失去活力,大家把更多的时间和生命浪费在路上,生活成本也在日益增加,不利于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伦敦曾在二战后开始注重郊区新城的建设,并把市中心的就业功能转移到郊区新城,通过这些措施,市中心的人口从1200万减少到现在的700万,交通拥堵问题也随之缓解。巴黎也同样如此,巴黎市政府在塞纳河两岸规划了9个新城,也是把中心区的很多就业功能转移到新城,最终整个城市可以平衡发展,减少了跨区域交通的发生。
    鉴于此,笔者建议,为了北京市的未来,北京市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充分发挥好政府在城市功能转移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商务、金融、医疗等新建项目切实向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转移,努力打造一个多中心的北京城市,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最终建设一个绿色宜居的北京城。
【字号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西北进京“行路难” 拥堵日益常态化 2010-08-27
· 陕晋运煤大通道频现拥堵 2010-06-22
· 收拥堵费不符合中国“车情” 2010-05-28
· 拥堵费难解堵城之困 2010-03-29
· 治理道路拥堵 杭州问计于民 2009-11-09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央行盯的或许不是CPI·[思想频道]地产已成投资业“鸦片”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