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07 作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石建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
|
去年以来,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并引发了职工工资大幅上扬。今年以来,以东部地区企业加薪和中西部地区政府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为标志,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信号”不断闪现。 面对这一新的经济现象,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还能持续多久?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不会影响中国吸引外资? 首先,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今年以来的“涨薪潮”既是中国劳动力结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补历史的欠账。以珠三角地区为例,那里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期维持10%以上的增长率,企业利润实现快速增长,但劳动者工资上升的幅度相当小,基本没有增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为全世界贡献了物美价廉的产品,而留给自己的,却是十几年不变的工资待遇和日渐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经济影响深远,是一把“双刃剑”。从短期来看,工资的上升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这对于仅靠廉价劳动力成本竞争的代工企业来说尤甚。但从长远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则有助于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降低经济增长对低级出口和外国投资的过分依赖,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第三,尽管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升,但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全球范围仍具有竞争力。据日本通商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为4%,而中国则为3.5%。这说明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在快速上涨,但从亚洲的整体水平上来看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且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另外,中国还有约1.5亿剩余劳动力,可随时进入劳动力市场,在未来10年,中国仍很难出现“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仍然具有很大潜力。 第四,在投资环境评价中,劳动力成本只是投资成本中的一部分。一项针对全球数百家跨国企业的问卷调查反馈表明,吸引跨国企业投资的因素排在前三位的是市场机会、政治风险和法律环境。工资水平排在第五,与工资水平重要性相近的是劳资关系和税收优惠。另一项针对1500家在华外资企业的调查显示,为抵消沿海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多数外资企业仍然选择继续向中国内地进行产业转移。显而易见,中国在市场的机会、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区域发展的空间、经济成长性、产业配套、劳动力素质、政治风险和政策法律环境等方面具有整体综合竞争优势。在综合优势没有下降的前提下,工人薪资的适当上涨并不会导致外商投资明显下降。据商务部外资快报统计,今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要保持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还需要今后不断的努力,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引导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要素质量,扩大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创造更加开放、更加优化的投资环境。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